- 432.98 KB
- 2021-05-22 发布
v
字
太
白
,
号
青
莲
居
士
,
中
国
唐
代
伟
大
的
浪
漫
主
义
诗
人
,
被
后
人
尊
称
为
诗
仙
。
泾源一中 陈炜琴
2、简介写作背景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
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
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
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
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
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
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
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解句
v荆门:荆门山;外:过了荆门山
v从:伴随
v一个“从”字,凸显了诗人的大气魄。本是
诗人乘船顺江东下,可在诗人眼里,竟是长
江跟着自己游览
解句: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
下的天镜。
云生结海楼——海楼:海市蜃楼。这里
形容江上的美丽景象。这句说,云气簇
拥而来,像那海面上楼台倒影一样的清
新美妙。
解句
v仍怜故乡水——乘船的客人依旧怜爱那江中
的流水,
v万里送行舟——陪伴他远行万里。
找出诗中的写景句,
说说它们的妙处。
景观壮阔,远近景结合;
给人空间感和流动感。
诗中流露了诗人什
么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通过写出游途中的景
观,流露诗人欣喜、激动的
感情,并以此引出他远别故
乡的思乡之情。
思考
v 题目中的送别能否去掉? 理解了全诗我们不难发
现,这里既非朋友在送
别诗人,也不是诗人在
送别朋友,而是故乡之
“水”在送别他远游的
儿子——李白,所以题
中“送别”二字是理解
全诗的关键,尤其不能
缺少。
诗文赏析
诗人远渡荆门,眼望一派壮丽的大
好河山,心生豪放。抒发了自己的
胸怀与进取精神,生气勃勃,意气
风发。诗的前三联描写的是渡过荆
门山时诗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最
后一联写的是诗人在欣赏荆门一带
的风光时,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
江水,所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没
有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
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
对面写来,愈发显出自己对故乡的
思念。
v全诗想像瑰
丽,意境高
远,充满了
生活的光彩。
再 见
相关文档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17-紫藤萝瀑布_人2021-05-22 19:16:1333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国宝—大熊猫》2021-05-22 18:55:3723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诗四首 使至塞上2021-05-22 18:41:3725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为梦想,相会在北2021-05-22 17:01:3515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大自然的语言 (6)2021-05-22 17:01:2410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诗四首 使至塞上2021-05-22 15:43:3822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就英法联军远征中2021-05-22 15:29:5832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列子一则》 (2021-05-22 15:23:0225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诗四首 游山西村2021-05-22 14:57:2215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芦花荡 (2)_鲁教2021-05-22 11:21:4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