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 MB
- 2021-05-22 发布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第2讲 数列的求和及综合应用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高考定位 1.高考对数列求和的考查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
出现,通过分组转化、错位相减、裂项相消等方法求数列
的和,难度中档偏下;2.在考查数列运算的同时,将数列
与不等式、函数交汇渗透.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 题 感 悟
1.(2016·全国Ⅱ卷)等差数列{an}中,a3+a4=4,a5+a7=6.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设bn=[an],求数列{bn}的前10项和,其中[x]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0.9]=0,[2.6]=2.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2.(2017·山东卷)已知{x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
等比数列,且x1+x2=3,x3-x2=2.
(1)求数列{xn}的通项公式;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依次
连接点P1(x1,1),P2(x2,2),…,Pn+1(xn+
1,n+1)得到折线P1P2…Pn+1,求由该折线
与直线y=0,x=x1,x=xn+1所围成的区域
的面积Tn.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考 点 整 合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2.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的交汇
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问题一般是利用函数作为背景,给出
数列所满足的条件,通常利用点在曲线上给出Sn的表达
式,还有以曲线上的切点为背景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
的关键在于利用数列与函数的对应关系,将条件进行准
确的转化.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一般以数列为载体,
考查最值问题、不等关系或恒成立问题.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热点一 数列的求和问题
命题角度1 分组转化求和
【例1-1】 (2017·石家庄三模)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
2,前n项和为Sn,等比数列{bn}的首项b1=1,且a2=b3,S3
=6b2,n∈N*.
(1)求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
(2)数列{cn}满足cn=bn+(-1)nan,记数列{cn}的前n项和为
Tn,求Tn.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探究提高 1.在处理一般数列求和时,一定要注意运用转化
思想.把一般的数列求和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进行求和.
在利用分组求和法求和时,常常根据需要对项数n进行讨论.
最后再验证是否可以合并为一个表达式.
2.分组求和的策略:(1)根据等差、等比数列分组;(2)根据正
号、负号分组.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命题角度2 裂项相消法求和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探究提高 1.裂项相消法求和就是将数列中的每一项裂成两
项或多项,使这些裂开的项出现有规律的相互抵消,要注
意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
2.消项规律:消项后前边剩几项,后边就剩几项,前边剩
第几项,后边就剩倒数第几项.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命题角度3 错位相减求和
【例1-3】 (2017·天津卷)已知{an}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
Sn(n∈N*),{bn}是首项为2的等比数列,且公比大于0,b2+b3
=12,b3=a4-2a1,S11=11b4.
(1)求{an}和{bn}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a2nbn}的前n项和(n∈N*).
解 (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等比数列{bn}的公比为q,
由已知b2+b3=12,得b1(q+q2)=12,
而b1=2,所以q2+q-6=0,
又因为q>0,解得q=2,所以bn=2n.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由b3=a4-2a1,可得3d-a1=8,①
由S11=11b4,可得a1+5d=16,②
联立①②,解得a1=1,d=3,由此可得an=3n-2.
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n=3n-2,{bn}的通项公式为bn=2n.
(2)设数列{a2nbn}的前n项和为Tn,由a2n=6n-2,bn=2n,有
Tn= 4×2+10×22+16×23+…+(6n-2)×2n,
2Tn=4×22+10×23+16×24+…+(6n-8)×2n+(6n-
2)×2n+1,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探究提高 1.一般地,如果数列{an}是等差数列,{bn}是等
比数列,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时,可采用错位相减法
求和,一般是和式两边同乘以等比数列{bn}的公比,然后
作差求解.
2.在写“Sn”与“qSn”的表达式时应特别注意将两式“错项
对齐”,以便下一步准确地写出“Sn-qSn”的表达式.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训练2】 (2017·衡阳模拟)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n+
1>an(n∈N*),a1=1,该数列的前三项分别加上1,1,3后
成等比数列,且an+2log2bn=-1.
(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Tn.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热点二 an与Sn的关系问题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探究提高 1.给出Sn与an的递推关系求an,常用思路是:
一是利用Sn-Sn-1=an(n≥2)转化为an的递推关系,再求
其通项公式;二是转化为Sn的递推关系,先求出Sn与n之
间的关系,再求an.
2.形如an+1=pan+q(p≠1,q≠0),可构造一个新的等比
数列.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1)证明 ∵a1=3,且Sn=an+1+2n-3,n∈N*,①
当n≥2时,Sn-1=an+2n-5,②
①-②得:an=an+1-an+2,
整理可得:an+1-2=2(an-2),
又当n=1时,S1=a2+2-3,所以a2=4,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热点三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的综合问题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探究提高 1.求解数列与函数交汇问题注意两点:(1)数列是
一类特殊的函数,其定义域是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
在求数列最值或不等关系时要特别重视;
(2)解题时准确构造函数,利用函数性质时注意限制条件.
2.数列为背景的不等式恒成立、不等式证明,多与数列的求
和相联系,最后利用数列或数列对应函数的单调性处理.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1.错位相减法的关注点
(1)适用题型:等差数列{an}乘以等比数列{bn}对应项得到
的数列{an·bn}求和.
(2)步骤:①求和时先乘以数列{bn}的公比.②把两个和的形
式错位相减.③整理结果形式.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 归纳总结·思维升华
相关文档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4-28 15:52:5188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4-28 01:34:12105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基础保分强化2021-04-25 23:33:0129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4-25 19:34:5684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4-22 19:14:3587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4-21 19:22:16115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4-20 23:26:0980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仿真模拟卷二2021-04-17 18:02:1866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仿真模拟卷三2021-04-15 20:02:1465页
-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2021-04-15 01:30:34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