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2.00 KB
- 2021-05-22 发布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中学2020-2021学年
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20个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015年7月18日晚,我国各地观看到双星伴月的有趣天象。弯弯的蛾眉月与金星和木星近在咫尺,交相辉映,十分引人注目。读图回答1~2题。
1.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为( )
A.恒星和卫星 B.行星和卫星 C.恒星和行星 D.小行星和卫星
2.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 )
A.金星 B.木星 C.月球 D.太阳
【答案】1.B 2.C
【解析】1.金星、木星与月球组成一张笑脸。金星、木星是行星,月球是卫星,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为行星和卫星。故选B。2.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卫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故选C。
“超级地球”-巨蟹座55e位于银河系之外(距地球约40亿光年),围绕着某星系的类太阳恒星巨蟹座55A运行,该“超级地球”的直径是地球的2倍,质量是地球的10倍,没有自转运动,公转周期18小时。昼半球的最高温度将近2426.8摄氏度,昼夜半球的温差高达1300摄氏度。完成3~4题。
3.该“超级地球”可能位于(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4.据材料推测,该“超级地球”温度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距恒星近 B.没有大气层 C.公转周期短 D.质量庞大
【答案】3.B 4.A
【解析】3.“超级地球巨蟹座 55e”位于银河系之外,距地球约40 亿光年,银河系半径约4万光年。该“超级地球”可能位于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属于银河系。故选B。4.该“超级地球”昼半球的最高温度将近2426.8摄氏度, 昼夜半球的温差高达1300 摄氏度。温度高的原因最可能是距恒星近对。夜晚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可能有大气层。公转周期18小时,质量是地球的10倍,公转周期短,质量庞大,但不是气温高的原因。故选A。
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赛正向深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个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读表,回答5~6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a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0
23小时56分
有
火星
0.11
0.15
3.96
1.9
24小时37分
有
5.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A.重力加速度大小 B.公转周期长短
C.表面温度高低 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6.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
D.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
【答案】5.D 6.D
【解析】5.由表可知,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自转周期。故选D。6.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最有可能适宜生命存在,因此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故选D。
UFO全称为不明飞行物,也称飞碟(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简称UFO)是指不明来历、不明空间、不明结构、不明性质,但又漂浮、飞行在空中的物体。一些人相信它是来自其他行星的太空船,有些人则认为非天外来客。阅读材料,回答7~8题。
7.如果这种现象属实的话,这说明太阳系之外有高级生命现象的星球( )
A.温度变化幅度很大 B.体积和质量类似天王星
C.近邻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D.距离其最近的恒星发出的光照较暗
8.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体积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 B.既有自转又有公转
C.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的行星 D.质量是八大行星中最小的
【答案】7.C 8.C
【解析】7.如果存在生命,该星球应该温度适宜,A错;体积和质量适中,应类似地球,B错;近邻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生命的存在提供安全的宇宙环境,C对;距离其最近的恒星应该光照稳定,D错。故选C。8.木星体积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A错;八大行星均既有自转又有公转,B错;地球的特殊性表现为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的行星,C对;水星质量是八大行星中最小的,D错。故选C。
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下图为家庭屋顶太阳能发电站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
A.促使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灾多发 B.扰动电离层,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
C.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 D.为生物繁衍生长、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10.上海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能取之不尽,无污染 B.上海经济发达,能源不足
C.上海技术先进,土地充足 D.太阳能稳定,不受天气影响
【答案】9. D 10. B
【解析】9.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相关知识。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等的活动,为生物繁衍生长、水体运动提供能量,D正确。地球各地降水和洪灾和太阳辐射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B错误。太阳辐射不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C错误。故选D。10.本题考查太阳能资源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太阳能资源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环保无污染,但这不是上海推广其利用的主要原因。上海土地资源比较缺乏,利用现有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可以避免占用有限的土地。太阳能受天气影响,不稳定。上海经济发达,但是能源短缺,因此为多元化提供能源供应,才大力发展太阳能利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对地球影响最大的一颗恒星。据此回答11~13题。
11.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关系较密切的是( )
①生物的生长 ②大气的运动 ③火山的爆发 ④煤、石油的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耀斑是出现在色球层中的能量爆发现象
B.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22年
C.黑子与耀斑是没有联系的
D.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层
13.下列现象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A.全球变暖 B.昼夜长短变化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D.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答案】11.C 12.A 13.D
【解析】11.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辐射,①正确;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②正确;火山的爆发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与太阳辐射无关,③错误;煤、石油是古代生物储存的太阳能,与太阳辐射有关,④正确。故选C。
12.耀斑是出现在色球层中的能量爆发现象,A项正确;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B项错误;黑子与耀斑会同时出现,C项错误;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D项错误。故选A。13.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关,A项错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B项错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关,C项错误;耀斑爆发会干扰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D项正确。故选D。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 )
A.亚洲 B.亚洲和欧洲 C.亚洲和北美洲 D.欧洲和北美洲
15.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答案】14.D 15.C
【解析】14.从34个测站的经纬度可知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故选D。15.从图中可知,图中上半部分年均降水量与太阳黑子呈正相关,图中下半部分年均降水量与太阳黑子呈负相关,但周期大致相同,故选C。
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作用形成的浅变质岩。据此完成16~18题。
16.水平地层( )
A.下新上老 B.下老上新
C.同时形成 D.陆地缺少
17.地层不能够反映的是( )
A.生成顺序 B.新老关系
C.发展阶段 D.时间长短
18.确定某地层形成时间依据( )
A.化石种类和数量 B.组成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C.岩石的绝对年龄 D.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
【答案】16.B 17.D 18.C
【解析】16.水平地层反映岩石形成的关系和地壳运动,特点是下老上新,下面的地层形成的时间早。故选B。17.地层能够反映其生成顺序和相对的新老关系,它只表示地质历史的相对顺序和发展阶段,不表示各个地质年代的时间长短。故选D。18.确定地层的形成时间,要依据地层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计算出该岩石的绝对年龄。故选C。
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19~20题。
19.地质时期,地球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海陆变迁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20.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
A.海生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
【答案】19. D 20. D
【解析】19.读图可知,地质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下降,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植物的出现和发展,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导致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下降,D正确。海陆变迁对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影响不大,A错误。频繁的火山爆发,以及生物的呼吸作用都会使得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上升,B、C错误。故选D。20.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D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40分)
21.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八颗行星中,A表示 ,B表示 。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 行星。(3分)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 向 ,呈 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 性和 性。(5分)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2分)
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D.体积将会变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4分)
【答案】(1)水星 金星 类地(2)西 东 逆 近圆 共面 (3)A(4)稳定的太阳辐射 适中的距离(或适宜的温度)
【解析】本题在考查八大行星的位置、运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考查了生命存在的主要条件。因此,分析本题问题时,需要紧紧牢记太阳系模式图中各行星相对位置及运动特征、结构特征。还需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如第(3)小题选择题,就属此类能力。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1世纪以来,人类已经历了两次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在太阳活动高峰期,太阳活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例如,日本的通信卫星信号中断。
材料二 下图为1900—2010年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图。
(1)假设2000年是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年,那么下次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年应为 年前后。(2分)
(2)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期时,下列部门受太阳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2分)
A.机械生产部门 B.航空运输部门
C.钢铁生产部门 D.纺织生产部门
(3)太阳耀斑活动的能量来自 。 (2分)
(4)当太阳黑子爆发时,还会出现哪些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怎样的影响?(8分)
【答案】(1)2011 (2)B (3)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太阳耀斑、太阳风等。
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影响地球气候;大气层受到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现象,使罗盘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极光现象;等。
【解析】第(1)题,由材料二中图示信息可得出太阳黑子的活动是有规律的,其周期约为11年。第(2)题,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期时,太阳活动将会影响通信、航空航天等部门。第(3)题,太阳耀斑活动的能量和太阳辐射的能量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第(4)题,由于太阳活动具有整体性,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太阳风等往往会同步发生。
2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从时间尺度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下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
(1)地质时期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是: 、 、 。(6分)
(2)就冷暖状况而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时间较长的是 。(2分)
(3)就干湿状况而言,新生代就要以 期为主。(2分)
(4)恐龙灭绝时期的气候特点是 。(2分)
【答案】(1)震旦纪 石炭纪—二叠纪 第四纪(2)温暖期(3)湿润(4)干暖
【解析】(1)直接根据图示全球气温平均值处于最冷的时间可以判断。(2)根据图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冰期较短、间冰期较长,即温暖期的时间较长。(3)根据图示的干湿状况,新生代正处于湿润一侧。(4)恐龙灭绝是在中生代末期,从冷暖状况而言,处于温暖期;从干湿状况看,处于干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