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 MB
- 2021-05-22 发布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
核心知识通关
】
1.
三圈环流的成因
:
高低纬受热不均
___________
影响
三圈环流
①_________
圈
②中纬环流圈
③
_________
圈
地转偏向力
低纬环流
高纬环流
2.
主要气压带和风带
:
(1)
分布和成因
(
以北半球为例
)
。
①气压带。
名 称
成 因
A_____________
气流受热膨胀上升
(
热力因素
)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气流堆积下沉
(
动力因素
)
E______________
冷暖气流相遇
,
暖气流被迫抬升到冷气流之上
(
动力因素
)
G
极地高气压带
气流受冷收缩下沉
(
热力因素
)
赤道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
风带。
名 称
成 因
B
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
____________,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
D__________
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南风
F
极地东风带
___________
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
赤道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高气压
(2)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①移动原因
:___________
的南北移动。
②移动规律
:
就北半球而言
,
大致是夏季
_____,
冬季
_____
。
太阳直射点
偏北
偏南
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1)
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成因及其特征。
气候类型
成 因
特 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
_______
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受
___________
_____
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
_____________
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
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2)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成因及其特征。
气候类型
成 因
特 征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
压带控制
,
冬季受
_______
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
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干季时受
_______
控制
,
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
,
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西风带
信风带
【
图文助记
】
1.
低压带和高压带对天气的影响
:
低压带
:
空气上升
,
气温降低
,
水汽
容易凝结形成降水。
高压带
:
空气下沉
,
气温升高
,
水汽易蒸发
,
不易形成降水
,
多晴天。
2.
风对降水的影响
:
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
,
降水多
,
如西风带
;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
降水多
,
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
规律方法
】
“
三看
”
突破气压带、风带的判断
(1)
看纬度位置
:
纬线
0°
、
30°
、
60°
、
90°
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2)
看相间特点
:
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
;
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3)
看图形特点
:
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
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
【
经典例题导悟
】
(2017
·
青岛模拟
)
下图为
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示意
图
❶
。读图完成
(1)
、
(2)
题。
(1)
图中②处降水偏少的原因是
(
)
A.
多上升气流
B.
多下沉气流
C.
多气旋控制
D.
寒流影响
(2)
图中③处的盛行风向是
(
)
A.
西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东南风
【
思维流程
】
【
答案
】
(1)
B
,(2)
A
。
【
高考模拟精练
】
(2014
·
海南高考
)
甲地
(
位置见下图
)
气温年较差较小
,5
~
8
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
1
、
2
题。
1.
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
海拔较高
B.
纬度较低
C.
距海较远
D.
植被较好
2.
甲地
5
~
8
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
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
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
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
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
解析
】
1
选
B,2
选
B
。第
1
题
,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所处纬度较低
,
冬夏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较小
,
因而气温年较差较小。第
2
题
,5
~
8
月太阳直射北半球
,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北移
,
此时段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因而降水稀少。
(2014·
福建高考
)
下图示意
1
月、
7
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
(
单位
:m/s)
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
3
、
4
题。
3.
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
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
)
A.
气温分布
B.
降水分布
C.
地势起伏
D.
洋流分布
【
解析
】
3
选
B,4
选
D
。第
3
题
,
根据图中四点的纬度位置
和高度数值
,
结合图例可以判断出①地
7
月的风向为西
风
,
风速为
10 m/s;1
月风向为西风
,
风速介于
5
~
10 m/s
。
②地
7
月的风向为东风
,
风速为
5 m/s;1
月风向为西风
,
风速介于
10
~
15 m/s
。③地
7
月的风向为东风
,
风速为
0
~
5 m/s;1
月风向为西风
,
风速为
0 m/s
。④地
7
月的
风向为西风
,
风速介于
15
~
20 m/s;1
月风向为西风
,
风速为
20 m/s
。对比分析可判断出②地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第
4
题
,
读图可知
,
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为
:
低纬度风向以东风为主
,
风速小
;
中高纬度风向为西风
,
风速大。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
低纬因受东风影响
,
海水总体向西流
,
中纬度受西风影响
,
海水总体向东流
;
风速越大
,
洋流流动速度越快。
【
加固训练
】
读图完成
(1)
、
(2)
题。
(1)
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
,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示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B.b
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C.a
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D.Q
地位于信风带
(2)
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
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
B.Q
地盛行东北风
C.a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
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
【
解析
】
(1)
选
A,(2)
选
C
。第
(1)
题
,b
处气流上升
,
应是赤道低气压带
,
结合指向标判断
,
图示为南半球的低纬环流。
b
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a
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
控制的区域干燥
;Q
地位于东南信风带。第
(2)
题
,
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
,
结合图中指向标
,b
气压带是上升气流
,
只能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
图示为北半球的中纬环流
,b
影响下气候湿润
,A
、
D
错误。
Q
地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
,
盛行西南风
,B
错误。
a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
盛行下沉气流
,C
正确。
考点二
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与季风环流
【
核心知识通关
】
1.
根本原因
:
由于
_____________
的差异
,
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
,
使原来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海陆热力性质
2.1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
:
气压中心
M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压
,
其切断了
_______________,
陆地上形成强大的高压
,
海洋上仍保留低压。
亚洲
(
蒙古
-
西伯利亚
)
副极地低气压带
3.7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
:
气压中心
N
是
_______________,
其切断了
_________
_______,
陆地上形成低压
,
海洋上仍保留高压。
亚洲
(
印度
)
低压
副热带高
气压带
4.
季风环流
: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A
西北风
C
东南风
B
东北风
D
西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
亚欧大陆内部
)
印度洋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
势力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我国西南
气候
_______
季风气候、
_____
季风气候
_____
季风气候
亚热带
温带
热带
【
图文助记
】
1.1
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
: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
;
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2.7
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
:
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
;
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
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
经典例题导悟
】
(2015·
安徽高考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
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❶
,
主要是由于
(
)
A.
反气旋频繁过境
B.
受沿岸寒流影响
C.
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
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
思维流程
】
【
答案
】
D
。
【
高考模拟精练
】
(2016
·
枣庄模拟
)
读下面等压线图
,
回答
1
、
2
题。
1.
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
)
A.
亚洲高压
B.
亚速尔高压
C.
夏威夷高压
D.
印度低压
2.
当该地气压强盛时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此时我国长江正处于枯水期
B.
此时南极洲气候正好有利于科学考察
C.
此时一艘海轮经过马六甲海峡后向波斯湾航行正好是顺水
D.
此时印度进入多雨季节
【
解析
】
1
选
C,2
选
D
。第
1
题
,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
,
该地区位于太平洋上
,
图中中心气压值为高压
,
故应该为夏威夷高压。第
2
题
,
由上题可知
,
该气压为夏威夷高压
,
该气压强盛时
,
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我国长江处于丰水期
;
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
不适合科学考察
;
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
故为逆水
;
此时为印度夏季
,
故进入多雨季节。
3.(2015
·
海南高考
)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
46℃,
内陆则高达
49℃
。读图
,
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
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
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
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
解析
】
选
D
。图示半岛为阿拉伯半岛霍尔木兹海峡南岸地区
,
夏季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西南风的影响
,
气候干热。
【
加固训练
】
图
Ⅰ
为南亚部分地区图
,
图
Ⅱ
为东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当图
Ⅰ
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
,
请在下图中画出此季节图
Ⅰ
中半岛的主导风向
(
用带箭头线画
)
。
(2)
指出图
Ⅱ
中东南部岛屿
3
月平均气温与
9
月平均气温的差异
,
并说明理由。
【
解析
】
第
(1)
题
,
当南亚河流处于枯水期时应该是降水少的冬季
,
从而确定该半岛盛行东北风。第
(2)
题
,
影响气温的因素
,
主要有太阳高度、地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方面
,
同一岛屿
3
月份和
9
月份的温度比较
,
只能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角度分析。
答案
:
(1)
如下图
:
(2)
差异
:3
月平均气温低于
9
月平均气温。
理由
:
位于北半球亚热带海洋上
,
气温受海洋热力性质影响
(
或增温慢、降温慢
);3
月气温回升缓慢
,9
月气温下降缓慢
,
故月平均气温
3
月低于
9
月。
类型
6: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
典型图示
】
常见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主要有平面分布图和空间分布图两种
,
一方面表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气压带、风带的空间移动规律。
【
获取信息
】
本图为气压带、风带的剖面分布图
,
考查气压带、风带名称的判断及移动规律
,
读图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
❶
是纬度分布
,
❷
是图例
,
❸
、
❹
体现了气压带相对于纬线的位置
,
可判断移动方向。
【
信息解读
】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1)
纬度判断
:
图中
❶
显示纬度自南向北增加
,
故为北半球
,
纬度范围为
0°
~
40°N,
故位于中低纬度。
(2)
图例分析
:
从
❷
图例可以看出
N
、
M
分别为两种不同的气压带
,
结合纬度可判断
N
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
,M
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进一步可以判断空白部分为风带。
(3)
季节判断
:
由
❸
可以看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
30°N
以南
,
可判断太阳直射点南移
,
为北半球冬季
;
由
❹
可以看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
30°N
以北
,
可判断太阳直射点北移
,
为北半球夏季。
【
调动知识
】
1.
借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
:
结合
0°
、
30°
、
60°
、
90°
等纬度
,
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
如图。
一般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
;
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
30°
纬线附近
;
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
60°
纬线附近。
2.
从两方面入手分析气压带成因
:
(1)
热力原因
,
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2)
动力原因
,
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3.
据季节分析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
: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
北半球夏半年偏北
,
冬半年偏南
,
以此来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及其与季节的关系
,
如上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
,
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4.
“
由因索果
”
判断气候类型
:
(1)
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
: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极地气候。
(2)
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
:
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
迁移应用
】
考向
1
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判断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
,⑤⑥⑦
表示风带
,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
)
A.①-
低气压带
-
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
低纬信风带
-
东南风
C.②-
高气压带
-
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
中纬西风带
-
西南风
2.
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时间可能一致的地理现象是
(
)
A.
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B.
华北平原正值麦收
C.
东北地区受洪水危害严重
D.
济南昼开始短于夜
【
解析
】
1
选
D,2
选
D
。第
1
题
,①
气温高
,
气流上升
;
根据风向的偏转情况判断该图示意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情况
,
故⑤处信风带为东北风
;②
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于动力原因
(
堆积下沉
);⑥
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风向是西南风。第
2
题
,
结合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特点知此时为北半球春分日或秋分日
,
四个选择项中
,
只有
D
项可能发生。
考向
2
考查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下列四幅图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读图回答
3
、
4
题。
3.
以上四幅图表示的日期属于同一季节的是
(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
受以上四幅图中的气压带的影响
,
最不可能出现的
气候类型是
(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
解析
】
3
选
B,4
选
C
。第
3
题
,
图①中风带为南半球东南
信风带
,
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
,
此时气压带已完全移
动到赤道以南
,
为北半球冬至日。图②中风带为北半球
东北信风带
,
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置相
对居中
,
为二分日。图③中风带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
,
气压带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置偏北
,
应为北半
球夏至日。图④中风带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
,
气压带
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且位置偏南
,
应为北半球冬至日。第
4
题
,①
图表示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
,
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②
图表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
,
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③
图表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
形成地中海气候
;④
图表示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
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2 17:28:43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2 00:00:4643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1 12:22:57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1 11:31:061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5:30:344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4:23:5834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5-20 12:10:4011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1:55:02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0 02:07:187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13 03:09:59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