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 MB
- 2021-05-22 发布
王戎不取道旁李25
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 陈先云理事长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培
训报告中亮明了一个观点:要教好部编本
教材,必须增强国家意识。在任何一个国
家,母语都在传递着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
取向。部编本语文教材以语文核心素养统
领,从六个方面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体
现“国家意识”。其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的传承尤为重要。
课文讲的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
许多小孩一起玩耍。其他小孩看见路边李
树上果实累累,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
子,只有王戎没有动。他认为:李树在路
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什么是实词?
•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
词等。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
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
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
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什么是虚词?
• 文言虚词包括常见文言虚词20个。(在文言
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
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
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象声词、代词七类。
• 取:摘取
• 尝:曾经
• 诸: 很多
• 小儿:小孩子
• 游:游玩
• 折枝:压弯树枝
• 竞走:争着跑过去。
• 唯:只有
• 曰:对……说
• 必:一定
• 信然:的确如此。
• 1、之:诸儿竞走取之。(代词,李子)
• 人问之。 (代词,王戎)
• 取之,信然。 (代词,李子)
• 2、而:树在道边而多子。 (连词,表转折)
• 3、然:取之,信然。 (如此,这样)
1、引导学生在再读课文的过
程中体会实、虚词的不同意义。
2、体会实虚词在课文中的作
用。
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 尝与诸小儿游。 ( )
②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 )
③ 诸儿竞走取之。 ( )
④ 唯戎不动。 ( )
⑤ 取之,信然。 ( )
C
D
E
A
B
A.只有。 B.的确如此。 C.曾经。
D.压弯树枝。 E.争着跑过去。
• 本节课我们通过《王戎不取道旁李》
这篇课文了解了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意
义及区别,这个知识点会在我们以后的语
文学习中尤其是文言文学习中一直运用到,
希望同学们课下认真体会并不断学习,掌
握更多的文言实、虚词的相关知识,这不
仅关系到我们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更重要
的是我们肩负着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同学们,加油!
相关文档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2盘古开2021-05-20 15:13:5721页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8蝴蝶的家2021-05-20 00:37:0817页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7纪昌学2021-05-12 22:38:3811页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3花牛歌2-2021-05-12 20:17:5714页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1.蟋蟀的2021-05-12 10:26:1512页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6麻雀27-2021-05-11 01:11:5011页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习作:小小2021-05-10 18:59:2027页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走月亮-2021-05-08 14:25:5637页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5女娲补2021-05-06 12:34:5228页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习作:小小2021-04-27 15:57:06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