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00 KB
- 2021-05-22 发布
第 19 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11916 年,俄国农业经济陷入困境,全国播种面积比 1909 年下降 85%,马匹减少 500 万匹,粮食价格上涨 50%。
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在于( )
A.农奴制残余的大量存在
B.欧洲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
C.世界大战影响农业发展
D.遭受严重经济危机的打击
答案 C
2 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
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
是指 ( )
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C.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
答案 D
3 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短短 8 天之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自
由”的含义是( )
A.俄国人获得了和平和面包
B.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D.俄国建立了新型人民政权
答案 B
4 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俄罗斯著名的历史文物之一。该巡洋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主
要因为它是俄国( )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A.布尔什维克党诞生的见证
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的见证
C.十月革命获得胜利的见证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见证
答案 C
5 某同学设计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
马克思主
A.英国“光荣革命” B.《共产党宣言》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 C
6 列宁指出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
史的新时期,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列宁的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发表于( )
A.二月革命中 B.宣讲“四月提纲”时
C.七月事件中 D.十月革命胜利后
答案 D
7 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其中,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巴黎公社的诞生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 D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7 年11 月6 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开进涅瓦河,停泊在尼古拉桥下,把炮口对
准了冬宫。1917 年 11 月 7 日晚 9 时 45 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政委别里什夫下令开炮,发出向冬宫进攻的信
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轰击冬宫的炮声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后,舰上水兵还参加了莫
斯科武装起义和国内战争。1948 年,列宁格勒市的苏维埃政府做出决定,将该舰永久性地固定在涅瓦河上供
游客参观。
(注: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1914 年更名为彼得格勒。1924 年列宁逝世后,更名为
列宁格勒。1992 年再次更名为圣彼得堡。)
(1)“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击的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府?
(2)“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轰击冬宫的炮声为俄国揭开了怎样的历史新篇章?
参考答案(1)是俄国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政府。
(2)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取得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结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历史,使
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1917 年,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向全体工人发出了“人人都起来斗争,人人都上街去”“彻底推翻沙皇专
制政府”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俄国( )
A.掀起了二月革命
B.爆发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发表了“四月提纲”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A
21917 年 4 月,列宁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回到彼得格勒,他在火车站广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其演讲肯
定涉及( )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A.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迫切性
B.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迫切性
C.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迫切性
D.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的迫切性
答案 D
★3“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论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
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答案 B
41917 年 4 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
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解析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革命存在着和平发
展的可能,因此,列宁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参战。战争给俄国人民带来的是物价飞涨,生活痛苦不堪。政府
官僚只知道中饱私囊,却不能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仓促上阵的俄军士兵人数虽多,但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步
枪,有的士兵只拿着一把绑在木棒上的刺刀。俄军在战场上连连失败。一个士兵在集会上愤慨地说:“我们在
前线挨饿,我们都冻僵了。我们白白地在送命,死得毫无意义。”显然,这时的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除了起来
革命以外,已经别无选择。而到 1917 年 3 月,一场革命犹如火山般爆发了,在短短的几天里就推翻了统治俄国
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材料二 政府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协约国签订的协定。在采取措施保
卫国家打击国外敌人的同时,政府认为其首要任务就是使民众有可能对建立何种形式的政府发表意见。
——俄国临时政府宣言
材料三 人民委员会已经受工人和士兵代表苏维埃全俄代表大会的委托掌握政权,同时负责向所有交战国
人民及其政府提议要在一切战线上立即停火,并且为了在民主基础上缔结和约,立即举行谈判。……外交人民
委员已向彼得格勒的盟国所有全权代表发出相应的通知。
——人民委员会给最高总司令杜鹤宁的命令
(1917 年 11 月 20 日)
(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俄国的哪一事件?此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变化?
(2)材料三中的人民委员会在对外关系上奉行什么政策?与材料二相比,我们得到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1)事件:二月革命。变化: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和平外交政策。认识:人民委员会决定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停战并进行和平谈判。这说明了人民委员
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想尽快结束战争,减轻人民的苦难。
相关文档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期中检测卷(含2021-05-22 16:58:0010页
- 九年级下册部编版期中综合检测卷2021-05-22 16:54:5857页
-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12021-05-22 16:52:436页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一2021-05-22 16:52:0221页
-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2021-05-22 16:49:0415页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2021-05-22 16:47:2819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单元检测2021-05-22 16:46:4010页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卷2021-05-22 16:45:116页
- 高中生物第4章基因的表达检测新人2021-05-22 16:44:4614页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呼2021-05-22 16:44:2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