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 MB
- 2021-05-22 发布
1
黄冈市 2012 年九年级调研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l:35.5 S:32 Na:23 Fe: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7~14 小题,共 16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7.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 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
无水 CuSO4,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
( )
A.物理性质 B.制法 C.用途 D.化学性质
8.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D )
A B C D
9.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
再生能源;③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
推广使用无氟冰箱防止“臭氧空洞”;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其中说法完全正确的组合是
A. ①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 D.①④⑤
10.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 2”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 水与 1L 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 2L
B.室温下,1g 镁与 1g 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 2g
C.室温下,1g 硫粉在 lg 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2g 二氧化硫
D.20℃,l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 1g 氯化钠固体能得到 2g 氯化钠溶液
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N、P、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
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18 1 32 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12 2
A.反应后物质 M 的质量为 13g B.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反应中 N、P 的质量比为 5∶4 D.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2.美国《Science》杂志曾报道合成和分离出含高能量正离子 N5+的化合物 N5AsF6,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化合物 N5AsF6 中 F 的化合价为-1 价 B.N5+ 中可能含有氮气
C.化合物 N5AsF6 中 As 的化合价为+5 D.N5AsF6 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13. 甲 、 乙 、 丙 、 丁 分 别 是 氢 氧 化 钙 溶 液 、 硝 酸 钾 溶 液 、 碳 酸 钠 溶 液 、 盐 酸 中
的 一 种 。 已 知 甲 和 丙 可 以 反 应 , 甲 和 丁 也 可 以 反 应 , 则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B )
A. 甲 一定 是 氢 氧 化 钙溶 液 B. 乙 一定 是 硝 酸 钾 溶液
2
C. 丙 不可 能 是 碳 酸 钠溶 液 D. 丁 只能 是 盐 酸
14.U 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
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C.充分反应后 U 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
D.充分反应后 U 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五、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19 分。)
36.(9 分)从 C、H、O、N、S、P、Cl、Na、、Ca、Fe、K、Ag、Cu 等 13 种元素中选择恰当
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3 个碳酸氢根离子_________ (2)磷酸钠中磷元素显+5 价___ ___
(3)含三种元素的汽车燃料是__________;(4)含硫元素的氮肥是_____ _;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6)中和反应
(7)有氧化物参加的还原反应 (8)有单质银生成的置换反应
(9)有钾肥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37.(6 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
步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1)右图是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有(写二条即
可)
。 实 验 室 制 取 氧 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至少写三种) 。
(2)改良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测定出某块农田的土壤
pH<7,则土壤呈 性,要改良此土壤应该施加适量的 。
(3)科学家们不断研发新能源。“神舟七号”飞船的运载火箭所用的高能燃料是偏二甲肼(化
学式为 C2H8N2),在点燃的条件下,它与 N2O4 反应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4 分)A、B、C、D、E、F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B 是植物进行光
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C 是金属氧化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
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有关反应条件和其他物质已略去。)
氢氧化钠
稀溶液
稀盐酸
滴 有 酚 酞
的蒸馏水
3
(1)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已知反应④、⑤、⑥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没有明
显现象。B、E 不含相同元素,D、F 只含一种相同元素。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六.计算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5 分)
39.(5 分)在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来吸收官兵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产生氧
气,供给人的呼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现有质量分数
为 80%的过氧化钠样品 975g 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氧气?
七、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0 分)
40.(4 分)如图所示的是常用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为了制取和收集干燥的氧气应该选择的
装置有(填序号) 。
(2)实验室可用 装置(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来制取二氧化碳。
(3)实验室可用①、⑥装置进行组装来制取 (填化学式),请写出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41.(6 分)已知木炭粉(假设木炭粉中不含其他杂质)和 Fe2O3,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浓
硫
酸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水
4
兴趣小组同学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
I 生成固体组成分析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有黑色固体生成,小亮认为生成了铁粉,但小灵却有不同看
法,理由是 。
(2)为进一步确定黑色固体成分,小欢将生成的固体溶于足量稀硫酸,发现有大量气泡
产生,若同时出现 的现象,则生成的黑色固
体全部是铁。
Ⅱ 生成气体成分分析
【提出假设】生成气体的可能组成有三种:
假设 1: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
假设 2:生成气体是一氧化碳;
假设 3:生成气体是 。
【设计实验】为确定生成气体的组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中通入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 N2,分析不通入空气的主要理由是 (填
序号)。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使石灰水变浑浊
B.空气中的氧气会和木炭粉反应生成 CO 或 CO2 而干扰实验结果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会和木炭粉反应生成 CO 而干扰实验结果
(2)定性研究:若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反应生成的气体中
一定含有 。
(3)定量研究:现准确称取 16.0 g 氧化铁与 2.4 g 木炭粉混合,在上述装置中完全反应。测
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11.2 g,且能完全溶于稀盐酸。
【实验结论】处理上述实验数据后可知,假设 正确。
5
黄冈市 2012 年九年级调研考试
(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D D C B B B C
五、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19 分。)
36、(每个 1 分,共 9 分,化学式书写错误得 0 分,化学方程式不全,得 0.5 分)
(1)3HCO3-
+5
(2)Na3PO4
(3)C2H5OH
(4)(NH4)2SO4
(5)CaCO3+2HCl==CaCl2+H2O+CO2↑
(6)NaOH+HCl==NaCl+H2O(合理就行)
高温
(7)Fe2O3+3CO======2Fe+3CO2(合理就行);
(8)Cu+2AgNO3=Cu(NO3)2+2Ag
(9)AgNO3+KCl==AgCl↓+KNO3
37、(每空 1 分,共 6 分)
(1)氧原子有二个电子层;氧原子核内有 8 个质子;氧原子核外有 8 个电子;氧原子
最外层有 6 个电子等……(合理即可)(1 分)
2KMnO4 K2MnO4+MnO2+O2↑ 或 2H2O2 2H2O + O2 ↑ 或
2KClO3 2KCl+3O2↑(1 分)
甲烷、二氧化碳、臭氧(CH4、CO2、O3)(1 分)
(2)酸 (1 分) 熟石灰(或生石灰)(书写的化学式正确可给分)(1 分)
(3)C2H8N2+ 2 N2O4
点燃
===3N2+4H2O+2CO2 (1 分)
38、(每空 1 分 共 4 分)
(I)2Ca+O2==2CaO(1 分) C + O2
点燃 CO2 (1 分)
(2)Ca(OH)2 +Na2CO3 =CaCO3 ↓+2NaOH (1 分)
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 ↑ (1 分)
六.计算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5 分)
39.解:设生成氧气质量为 x
根据化学方程式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2×78 32
975g×80% x (2 分)
即有:2×78×x=975g×80%×32
x=160g (2 分)
答:可生成氧气 160g (1 分)
6
七、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0 分)
40.(1)②③⑤(少选、错选不得分)(1 分)
(2)①⑤(1 分)
(3)H2 (1 分) Zn+H2SO4===ZnSO4+H2↑(1 分)
41.(每空 1 分 共 6 分)
I . (1)有木炭粉剩余或生成四氧化三铁均为黑色(1 分) (2)固体全部溶解(1 分)
Ⅱ. CO 和 CO2 的混合物(1 分)
(1)BC(1 分) (2)CO2 (1 分) (3)3(1 分)
相关文档
- 人教版化学九下《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021-05-22 01:58:252页
- 人教版化学九下《化学元素与人体健2021-05-22 00:50:428页
- 人教版化学九下《有机合成材料》同2021-05-22 00:37:433页
-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8单元检测卷2021-05-22 00:27:499页
-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10单元 测试题2021-05-21 11:29:088页
-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12单元测试题2021-05-20 21:44:406页
-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9单元单元检测2021-05-20 20:54:007页
- 人教版化学九下《常见的酸和碱(四)》2021-05-20 13:03:502页
- 人教版化学九下《生活中常见的盐》2021-05-20 10:26:583页
- 人教版化学九下《生活中常见的盐》2021-05-20 01:58:1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