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6.67 KB
- 2021-05-22 发布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来中学 2019-2020 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 50 分 )
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再到高科技集约农业转变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
A. 环境、科技 B. 科技、市场
C. 市场、环境 D. 成本、人才
2. 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 )
A. 农业产值在减少,工业产值在增加
B. 农业部门在减少,工业部门在增加
C. 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D. 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3. 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未来最可能的是 ( )
A. 农业经济消失
B. 影响演进的因素趋于复杂
C. 整个社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D. 对产业转移影响变小
【答案】1. A 2. D 3. B
【解析】
【1 题详解】
石油农业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为了减轻石油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始发展资源消耗少、废
弃物排放少的生态农业。而由生态农业到高科技集约农业,必然要以科技为先导。故 A 正确,
B、C、D 错误。故选 A。
【2 题详解】
图示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以科技提升为前提和基础的,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工农业
产值和部门都在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必然越来越高。故 D 正确,A、B 错误。 经济发
展速度应是波动上升,故 C 错误。故选 D。
【3 题详解】
图示农业经济时代,影响演进的因素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要素,而到
了后工业经济时代,除了自然要素外,各种科技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可看出,随着产
业结构的演进,经济部门越来越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则影响演进的因素也必然趋于复杂,
B 正确。故选 B。
生物制药是指借助生物工程合成制备有药物活性的蛋白质产品并应用于制药工业部分
的技术和过程。生物技术药物具有毒副作用较小、疗效确切,附加值较高等特点。我国生物
技术制药业起步较晚,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以基因工程药物为核心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
已具备一定规模,具备空间集群效应的产业园是实现我国医药产业“续航能力”的助推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生物制药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技术 B. 劳动力
C. 原料 D. 市场
5. 目前我国生物制药前景广阔,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研发力量雄厚 B. 协作条件优越
C. 市场前景广阔 D. 制药历史悠久
【答案】4. A 5. C
【解析】
【4 题详解】
根据材料,生物制药产业指借助生物工程合成制备有药物活性的蛋白质产品并应用于制药工
业,因此生物制药产业以药物的研发为核心,并快速应用和生产,因此集聚效益明显,故答
案选 A。
【5 题详解】
根据材料,我国生物制药起步较晚,因此在研发力量、协作条件、制药历史上不占优势,都
不是其前景广阔的原因,因此 ABD 不对;根据材料,“生物技术药物具有毒副作用较小、疗
效确切,附加值较高等特点”因此生物制药受到人们的欢迎,市场前景广阔,C 对。
故选 C。
物流业是现代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重要支撑。下图为我国中部五省物流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6. 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
B. 区域合作和交通发展
C. 交通发展和信息通畅
D. 信息通畅和区域合作
7. 图中代表武汉的序号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6. C 7. C
【解析】
【6 题详解】
交通发展和信息通畅可以使货物在不同区域之间能够快捷流通,促进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
所以选 C。
【7 题详解】
武汉作为中部五省的中心,位于综合物流网的中心,图中③代表武汉市。所以选 C。
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8. 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
A. 交通发达 B. 单位面积产量高
C. 水热条件好 D. 人均耕地面积广
9.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 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 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 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 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10.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十分贫瘠 B. 开发的成本太高
C. 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8. D 9. B 10. 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环境概况,并能结
合区域地理环境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8 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河流、轮廓的分布判断,该平原为东北平原,由于地广人稀,人均
耕地面积广,故商品率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D 正确。故选 D。
【9 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东北平原地广人稀,是我国主要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地区,故农业生产主要
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模式,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广,故商品率高,故 B 选项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
特点,符合题意。故选 B。
【10 题详解】
三江平原是我国沼泽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沼泽地有强大的生态环境功能,故为了保护湿地,
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D 正确,故选 D。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 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
和高原约占 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 3 000 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读图并结合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11. 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 )
A. 有很多大河流经 B. 离海洋较近
C. 纬度较低 D. 地处山地和高原
12. 图中地区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土壤盐碱化 B. 沙尘暴
C. 水土流失 D. 洪涝灾害
【答案】11. D 12. A
【解析】
【11 题详解】
塔吉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洋远,境内河流规模并不大。但因多山地和高原,冰雪
融水和山地降水相对较多,水资源相对丰富。故选 D。
【12 题详解】
塔吉克斯坦位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再加上蒸发旺盛,
盐分物质在地表积累,从而导致土壤盐渍化严重,故选 A。
南沙岛礁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如今利用玻璃温室成功地解
决了这一难题。读南沙群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南沙岛礁种植蔬菜主要限制性的自然条件是( )
A. 水分条件 土壤条件 B. 热量条件 光照条件
C. 热量条件 土壤条件 D. 水分条件 光照条件
14. “南沙温室”安装了活动遮阳棚,其主要作用是( )
A. 减少暴雨的影响 B. 减少强烈的光照
C. 有利于增加空气湿度 D. 减少热量损失
【答案】13. A 14. B
【解析】
【13 题详解】
考查提取信息能力、南海岛礁自然环境。分析得知南海岛礁自然环境恶劣,主要是石灰岩地
貌,存不住水土,所以环境恶劣。
【14 题详解】
一般温室主要建设在较为寒冷的地区,主要起保温、保湿作用。“南沙温室”地处热带海洋,
太阳光照强烈,高温、高湿,因而“南沙温室”不侧重保温、保湿作用,而是调节过强的太
阳光照和过高的气温以及过高的空气湿度。所以,“南沙温室”具有调节太阳光照的强度气
温和大气湿度的功能。此外,由于缺少淡水,淡水主要来源于雨水,因而“南沙温室”通过
特殊的顶部设计,还具有收集雨水的功能。
韩国位于朝鲜丰岛南部,总面积约 10 万年方千米,总人口约 5100 万,是世界发达国家
之一。韩国信奉宗教的人口数量众多,其信奉的主要宗教有佛教、基督新教和天主教等。从
2020 年 2 月 20 日后,韩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集中基发,感染人数迅速增长,政府
开始采取多种防控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推测导致韩国此次疫情集中暴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高 B. 医疗防护条件差
C. 宗教活动额繁 D. 新冠病毒容易存活
16. 我国向韩国捐助的加急生产的 1 万套医用防护服运往韩国,最适宜采用( )
A. 海洋运输 B. 航空运输 C. 铁路运输 D. 公路运输
【答案】15. C 16. B
【解析】
【15 题详解】
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人传播,结合材料可知,韩国信奉宗教的人口数量众多,宗教活动造成
大量人口近距离集聚,并缺乏必要的防护,从而导致疫情集中爆发,C 正确;韩国属于发达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疫情的防控能力较强,A 错误,B 错误;新冠病
毒在不同国家的环境条件一样,不可能在韩国容易存活,D 错误。故选 C。
【16 题详解】
疫情防护时间就是生命,我国向韩国捐助的加急生产的 1 万套医用防护服必须在最短的时间
运往韩国,属于急需的医疗用品,最适合采用航空运输,B 正确;航洋运输速度慢,我国和
韩国之间没有直达的铁路运输,A、C、D 错误。故选 B。
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间、物品价值大小、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
具体如下图所示。
工业机器人制造业是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积极抢占的高科技工业中的尖端领域。根据
中国工业机器人年新增量的趋势,2016 年的年新增量达到 35000 台,较 2011 年增长近 60%,
而 2020 年更会达到年新增 63000 台的水平。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已处在“爆
发式增长”的初期,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如图为
2009-2012 年中国各行业应用工业机器人销量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 中国工业机器人将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的原因不包括( )
A. 劳动力数量多 B. 资金雄厚
C. 劳动力价格提高 D. 劳动密集型产业多
18. 下列企业最需要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的是( )
A. 时装厂 B. 甘蔗制糖厂 C. 汽车制造厂 D. 软件工业
【答案】17. A 18. C
【解析】
【17 题详解】
结合材料分析,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将会代替部分人工从事的工作,劳动力充足不会促进工业
机器人快速增长,A 错误;工业机器人价格昂贵,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积累了雄厚的资金,
B 正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劳动力价格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快速增加,促进了工
业机器人的增长,C 正确;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替代人工需要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大,D 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选项,故选 A。
【18 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的领域主要在焊接、搬运、装配、清洁、喷涂等,时装
厂、甘蔗制糖厂、软件工业与这些领域相关性不大,而汽车制造厂与这些领域联系密切,故
选 C。
下图所示为我国华北地区特殊的耕作方式,称为“垄沟耕作”,即第一年将作物种在高
起的垄上,第二年则将原来的垄挖成沟,作物仍种于垄上。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 此种耕作方式的产生是由于该地区( )
A. 水利设施不足 B. 环境污染严重
C. 人口密度过大 D. 干旱少雨
20. 下列最不可能种植在垄沟耕作区的作物是( )
A. 谷子 B. 小麦 C. 棉花 D. 甘蔗
21. 如将该耕作方式应用于黄土高原地区,则有利于( )
①杜绝水土流失
②肥料集中深施,提高了利用率
③加大了地面坡度,减缓了地表风速
④加厚熟土层
⑤有效蓄纳降雨,增加土壤储水量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答案】19. A 20. D 21. C
【解析】考查学生结合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农业耕作方式的作用、影响的能力。
【19 题详解】
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多大雨、暴雨,且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易发洪
涝灾害,实行“垄沟耕作”,把低平的土地堆高成垄并将作物种植在垄上,有利于减轻洪涝
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垄沟配合还有助于阻水、蓄水,增强抗旱能力,因此这一耕作方式的
产生反映了该地区农业水利设施不足、旱涝灾害多发的状况,A 对;将平坦的土地堆高不能
减轻环境污染,且农村地区环境污染较轻,B 错;人口密度大会造成耕地资源紧张,而“垄
沟耕作”并不能增加土地面积,C 错;华北地区年降水量较大,为半湿润地区,而不是干旱
少雨的干旱地区,D 错。
【20 题详解】
该地为华北地区,属温带地区,可以种植谷子、小麦、棉花,A、B、C 对;甘蔗为热带经济
作物,甘蔗的生长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华北温带地区热量条件较差,不宜种植甘蔗,D 错,
因此最不可能种植在垄沟耕作区的作物是 D。
【21 题详解】
将“垄沟耕作”应用到黄土高原地区,堆高的垄和低洼的沟相间分布,垄有助于拦水、拦土,
沟有助于蓄水,因而这一耕作方式有利于蓄纳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增强农田水土保持能力,
减轻水土流失,但不能杜绝水土流失现象,①错⑤对;将作物集中种植在垄上,增加了土壤
的厚度,有利于肥料集中深施,提高了肥料吸收和利用率,②对;垄沟相间分布,使耕地内
部由平整的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增大了地面摩擦力,减缓了地表风速,但地面坡度并没有明
显增大(耕地所在地区整体地形并没有改变),③错;将土壤堆高,使耕作土壤厚度增大,
即加厚了熟土层,④对;故选 C。
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我省依据环境优势,形成和发展了一批在国际国内都拥有明显优
势的农产品,称为“黔优”特色农产品,包含“黔茶”、“黔酒”等十多个品牌,并初步形
成“上游种养一中游加工一下游电商销售和旅游”一体化产业链。如图示意“黔优”农产品
产业链。读图完成下题。
22. “黔优”特色农业产品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政策扶持 B. 环境独特 C. 异地加工 D. 农民自销
23. 该产业链对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A. 生产成本增加 B. 产品库存增多
C. 营销时间延长 D. 农民收入提高
24. 电商销售没有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有( )
A. 公路运输 B. 移动互联网
C. 商业贸易 D. 种养加工
25. 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
A. 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
B. 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对自然的征服
C. 人类活动都会对生物体带来灾难
D. 人类对自然的维护就是对自身的保护
【答案】22. A 23. D 24. D 25. D
【解析】
【22 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贵州省依据环境优势,形成和发展了一批在国际国内都
拥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所以“黔优”特色农业产品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优势。故选 A。
【23 题详解】
该产业链打通了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营销时间,促进了产品的
销售,库存减少,A、B、C 错误;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D
正确。故选 D。
【24 题详解】
电商销售是通过互联网完成销售的过程,涉及的地域联系包括移动互联网、公路运输、商业
贸易等;种养加工不属于地域联系方式。故选 D。
【25 题详解】
技术进步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并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A 错误;人类
的发展应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而不是征服自然,B 错误;人类活动如果遵循自然规律也可
以更好的保护生物体,C 错误;人类和自然应当和谐相处,人类对自然的维护就是对自身的
保护,D 正确。故选 D。
二 、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水河位于珠江干流—西江的上游,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流城内水
能丰富,为我国水电资源的“富矿”,目前已实施梯级开发。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港珠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
工程,全长 49.968 千米,其中海中桥隧长 35.578 千米,是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为世
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
(1)据图文材料,分析红水河实施梯级开发的原因。
(2)近年来,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原料主导型产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
边远地区产生集聚效应。简述这种转移对边远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
(3)简析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其建成意义。
【答案】(1)地处亚热带湿润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流域内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
水能资源丰富;地势落差大,可以在不同海拔高度修建水电站;实施梯级开发,可以最大限
度开发流域内的水能和水运资源。
(2)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利
于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城市化。
(3)困难:风高浪急、台风等影响;海底地质地形复杂;跨度大、技术施工难度大。
意义:缩短了港珠澳之间的通行时间,完善了交通运输网络;促进人员和物资的交流;有利
于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港珠澳经济一体化发展。
【解析】(1)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河流水量较大,河流的落差较大。红水河位于亚热带季
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流域面积较大,河流水量大。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地势
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实施梯级开发,可以最大限度开发流域内的水能和水
运资源,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2)珠江三角洲产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有利于促进迁入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二、
三产业,推动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结构升级,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利于省内的边远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入可以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人们收入。不利影响是迁入产
业以劳动密集型或高耗能产业为主,对当地的自然资源消耗大,导致迁入地环境污染加剧,
环境质量下降。
(3)港珠澳大桥修建,通过公路桥连接港珠澳地区,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人员、货物运
输量大。有利于缩短港珠澳之间的通行时间,合理布局交通网。有先进的建筑科技做保障,
克服了自然障碍,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等。港珠澳大桥建设面临的困难是:该地夏季多暴雨、
台风天气,风高浪急,自然条件恶劣。大桥建设跨海,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水流不稳定,泥
沙沉积等增加了施工难度,工程量大。是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对环境保护要求高。
27.新西兰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被誉为“绿色之国”。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外贸易在新西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已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新
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以服装、电信设备、电子数据处理与办公设备、金属制品、化学成品
等为主;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有肉类、鱼类、水果、乳制品、毛毯、食品、造纸、
木材等。
材料二 畜牧业是新西兰农业的主要部门。第三产业以金融业、进出口贸易、通信邮电、
旅游业为主。
(1)指出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2)新西兰拥有“绿色能源”,生产生活用电多来自清洁能源。推测其主要能源,并说明
理由。
(3)新西兰发展“绿色产业”。根据提供的材料,归纳“绿色产业”的基本特征。
(4)新西兰出口“绿色产品”。概括中新两国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种贸易特点对中
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1)水运、航空运输。
(2)能源:地热能、水能、风能。(任答两点即可)
理由: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断裂多,岩浆活动频繁,因此地热
能资源丰富;新西兰全年降水丰富且均匀,国土狭长,中部为山脉,河流多向东西两侧流入
海洋,河流短,落差大,水流湍急,因此水能资源丰富;多数国土位于西风带,风力较大,
因此风能资源丰富。(任答两方面即可,但需与推测的能源一致)
(3)特征:绿色产业的特征是资源消耗小;能耗低;排放少,对环境污染小;产品安全环
保。(任答两点即可)
(4)特点: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制成品,新西兰从中国
进口的产品中,主要是附加值比较高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两国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意义:这一贸易特点可以部分满足我国人民对安全环保优质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我国增加贸
易收益;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促进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任答一点即可)
【解析】(1)动植物资源丰富与气候、地形(涉及垂直差异)、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等自然因
素有关。新西兰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新西兰为南太平洋岛国,远离大
陆,受外界的影响小,有利于植被保护和生长。
(2)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均为绿色环保能源,可结合新
西兰实际进行分析说明。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断裂多,岩浆活
动频繁,因此地热能资源丰富;新西兰受西风影响大,全年降水丰富且均匀,国土狭长,中
部为山脉,河流多向东西两侧流入海洋,河流短,落差大,水流湍急,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多数国土位于西风带,风力较大,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3)绿色产业的特征是资源主要为可再生资源为主,消耗小;生产以初级产品为主,能耗
低;排放少,对环境污染小;化肥农药使用少,产品安全环保。
(4)从两国进出口贸易的内容来总结特点。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有肉类、鱼类、
水果、乳制品、毛毯、食品、造纸、木材等,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
的制成品,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以服装、电信设备、电子数据处理与办公设备、金属制
品、化学成品等为主,主要是附加值比较高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两国贸易具有很强的
互补性。这一贸易特点可以部分满足我国人民对安全环保优质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我国增加
贸易收益;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促进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