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50 KB
- 2021-05-22 发布
_ 鸡兔同笼 教学设计
学 科
数学
课 题
鸡兔同笼
课 型
新授
课 时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是尝试与猜测活动之一。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在“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
学情
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于理解,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虽然具备了应用逐一尝试法、列表法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他们已初步接触多种解题策略,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是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培养。
教学
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中国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 方法与过程:尝试列表枚举,图示,假设等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4、 体会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历列表、图示、假设等解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
教学难点
建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表格、课件、练习。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二、 探究新知
1、激趣引入
以画画引入课题。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鸡)
圆形表示——头,两条竖线表示——脚。
再添上两只脚,它可能是——兔。
2、探究新知。
(1)化繁为简
课件出示情景图及题。(多媒体出示)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探究解法
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出隐藏条件,帮学生初步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
一、 拓展应用
二、 、全课小结
学习列表法:
A、呈现例题1
B、分析条件
C、寻找方法。
探究假设法
(1) 利用画图法理清思路。
(2) 感受假设法的列式表达。
(3) 假设法的简单应用。
(4) 教师小结。
3、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原题。
4、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5、我们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列表法虽然烦琐,但这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学习假设法的基础,因此也是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让学生以填表的方式初步体验鸡兔同笼情况下随着鸡或兔只数的调整,脚的总数量的变化规律,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假设法的算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采用画图法,数形结合地引导学生根据图较为完整、准确地说明算理,学会思考,学会解释,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假设法的优越性。
运用已学的技能去解决古代“鸡兔同笼”问题,创设课堂教学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
作业设计
数学书P105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全是鸡 假设全是兔
8×2=16(只) 8×4=32(只)
26-16=10(只) 32-26=6(只)
10÷(4-2)=5(只)——兔 6÷(4-2)=3(只)——鸡
8-5=3(只)——鸡 8-3=5(只)——兔
教学反思
“鸡兔同笼”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难”,要突破难点,就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孩子们的困难在于如何应用“列表法”进行逐一举例,以及通过表格发现“鸡兔同笼”问题中所蕴含的规律,而非合作探究出“跳跃举例”和“取中举例”这两种列举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引导学生经历逐一举例和规律探索,有了这一铺垫,学习的难点就迎刃而解。
相关文档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数学广场-编2021-05-22 10:08:083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数学广场-编2021-05-22 03:00:113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梯形的面积2021-05-22 01:38:386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简易方程(用字2021-05-22 01:10:573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平行四边形 2021-05-21 23:34:544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简易方程(用2021-05-21 23:19:365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平行四边形的2021-05-21 23:06:4210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用字母表示2021-05-21 22:21:234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小数乘除法(用2021-05-21 22:19:2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