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 MB
- 2021-05-22 发布
第五章 第一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2017·广东五校联考)读下图,回答 1~3 题。 导学号 70292372
1.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向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
因是( B )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补充气源
C.为贫困的山区人民提供天然气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解析] 本题考查西气东输管道走向原因的分析。图中西气东输管道绕道宁夏、陕西北
部与山西,主要是因为这里是我国陆上天然气分布区之一,可以为西气东输补充气源,但这
会增加管道建设成本,与保护东部生态环境无关。
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A )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油气资源消费西多东少
D.油气资源消费东西平衡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从图中可以直接判断出我国油
气资源分布特征为西多东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油气资源消费量大,我国油气资源的消费
特征为西少东多。
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B )
A.欧洲 B.俄罗斯
C.新加坡 D.日本
[解析] 从图中可知,①线路来自于我国以北地区,源地应为俄罗斯。
(2016·东北四校联考)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为 48.3 亿立方米左右;白龙江
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在甘肃省境内河流长 475 千米,流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 69.1
亿立方米。读“陇东跨流域调水路线示意图”,回答 4~5 题。 导学号 70292373
4.相比调水线路甲,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 A )
A.可调水量大 B.水质好
C.施工难度小 D.投资成本低
[解析] 读图可知,白龙江属于长江流域,径流量大,可调水量大,故调水线路乙具有
的明显优点是可调水量大。
5.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B )
①有利于陇东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②解决陇东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③武都段白
龙江的年径流量增大 ④促进陇东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陇东地区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人为破坏植被引起的,跨流域调水不会解决水土
流失问题,②错;白龙江武都段位于引水口的下游,调水工程将导致该段年径流量减小,③
错,故选 B 项。
(2017·湖北荆门调研)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项目,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起
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乌审旗后进入靖边、延安北、韩城北,经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湖
北襄阳、荆门、荆州,湖南岳阳后止于江西吉安,全长约 1 860 千米。结合下图,完成 6~7
题。 导学号 70292374
6.华中地区煤炭调入的最佳方案是( D )
A.从贵州调入
B.从东北地区调入
C.从新疆调入
D.从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调入
[解析] 贵州省地质结构复杂,不适宜大规模开采;新疆调出煤虽潜力巨大,但路途遥
远,前期工程量大、成本高、见效慢;东北地区距离也较远。因而,可供选择的最佳方案是
从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调入。
7.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D )
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矛盾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 ④降低
运输成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建设北煤南运大通道可以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矛盾,缩短运距,降低运输成本,
使更多的煤炭运往华中地区,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
(2016·江苏连云港期末)继西气东输之后,2012 年我国又启动了疆电外送工程,预计到
2018 年,将新疆电网建成以 750 千伏骨干网架为支撑、能够支持大规模“疆电外送”和接纳
大量新能源的交直流混联电网。读“疆电外送线路图”,回答 8~9 题。
8.新疆地区优势能源资源有( A )
A.天然气、石油 B.地热、核能
C.风能、潮汐能 D.水能、生物能
[解析]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是将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而西
气东输的起点为新疆,故新疆地区优势能源资源有天然气、石油,A 项对。新疆经济落后,
资金不足,技术力量弱,不适合发展核能,B 项错。新疆位于内陆,没有潮汐能,C 项错。降
水少,植被稀疏,水能、生物能缺乏,D 项错。
9.疆电外送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C )
A.工程建设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B.工程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C.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D.解决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
[解析] 疆电外送产生的有利影响是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C 项对。工程
建设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占用大量耕地,是对当地的不利影响,A、B 项错。疆电外送只能
缓解而不能解决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D 项错。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
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 10~11 题。 导学号 70292375
10.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
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能加剧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京杭大运河北段已经淤塞,
南段能通航,而丙地位于南段,故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由图
示海拔可知,丁地海拔高于戊地,丙地海拔低于丁地,所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丁至戊段可
以自流引水,在丙至丁段无法实现自流引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经过戊地,所以能缓解戊地
的用水紧张。
1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解析]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源地在长江下游入海口附近,所以长江的水质备受社会
关注;该工程会造成长江入海水量减少,从而会使长江向海洋输送的泥沙量减少;该工程不
会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该工程会增加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12.(2017·安徽安庆)下面两图分别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
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 70292376
(1)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水资源富余,南部水资源贫乏的原因是什么?造成澳大利亚墨累
—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
理由是什么?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请分析这种现象
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答案] (1)①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降水较少;②南部城市和人口比北部多,水资源需求量大。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
要原因是农业生产需水量不断增大,且该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
(2)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难度大、投资高。理由:美国输水路线位于盆地,与山脉走向一
致;而澳大利亚输水路线与山脉相交,需开凿隧道,工程量大,投资高。
(3)西部调入区土壤盐碱化加重的原因:大量灌溉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治理措施:①建
设排水工程,做到有灌有排;②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③调整种植结构,减少耗水量
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等。
[解析] 第(1)题,水资源缺乏,主要从自然条件、市场需求两方面分析。美国太平洋沿
岸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南部是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少。且南部城市和人口比
北部多,水资源需求量大。所以北部水资源富余,南部水资源贫乏。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
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需水量不断增大,且该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第(2)
题,美国输水路线位于盆地,且线路延伸方向与山脉走向一致,难度小,投资少。澳大利亚
的东水西调难度大,投资更高。第(3)题,东水西调实现后,大量灌溉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
区域蒸发量大,水分蒸发,盐分在地表积累,导致调入区土壤盐碱化加重。主要治理措施有
建设排水工程,做到有灌有排;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调整种植结构,减少耗水量大
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等。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安徽淮南市已探明煤炭可开采量 153 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 19%。2013 年煤炭
年开采量 1 亿多吨,煤炭产业产值占全市 GDP 的 34%。特高压输电和一般输电相比,具有输
送容量大、输送距离远、电量损耗低等优点。“皖电东送”工程西起淮南,是通过特高压输
电技术将淮南的煤炭转化为电能经皖南、浙北山区,输送到沪西的重大工程,全长 656 千米,
总投资约 1 500 亿元。
(1)分析国家实施“皖电东送”的主要原因。
(2)简述“皖电东送”工程对淮南市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
(3)分析特高压输电线路选择人口稀疏和离城镇较远地区的原因。
[答案] (1)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一次能源匮乏,但需求量很大;淮南
市能源(煤炭)资源丰富,离长三角地区(上海)较近;我国已经掌握了特高压输电技术,该技
术创造的经济价值高,煤炭就地转化为电能输出,对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较小。
(2)煤炭工业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使煤炭工业迅速升级换代,煤炭资源得到综合利用,
延长了煤炭工业产业链;与(采、洗、炼)煤和煤电等相关联的机械工业得到发展。
(3)特高压输电带来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特高压输电给人类带来强电场的生
理、心理影响;对无线电及电视信号造成干扰等。
[解析] 第(1)题,主要从输入地的需求、输出的可行性和技术条件等三方面分析。第(2)
题,分析对煤炭的开发利用、技术改造升级和关联工业的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即可。第(3)题,
主要分析特高压输电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理、心理的影响及干扰问题等。
相关文档
- 高考地理万能答题模板汇总整理2021-05-22 11:13:5423页
-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四地质作2021-05-22 11:00:176页
-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选择题2021-05-22 10:58:105页
-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上海卷2021-05-22 10:55:4817页
- 高考地理18题必背2021-05-22 10:47:4227页
- 2018届高考地理(课标通用)一轮复习学2021-05-22 10:42:4712页
-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篇中国地2021-05-22 10:24:4032页
- 复习参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能达标2021-05-22 10:23:486页
- 202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检测:专题过关2021-05-22 10:17:3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