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50 KB
- 2021-05-22 发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第 5 课 《太阳系》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由于《太阳系》这一课知识点较密集,所以我根据六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
计算机操作水平的现状。这一课的教学没有像以往那样在科学教室中完成,而是
让学生们在网络教室中进行学习。因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构建“主动、
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快捷性。
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真正为学生提供了立体
式的多项交流机会,形成了“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学习——学生的群
体合作学习”三要素的优化动态组合,在网络教学中营造自主探究的宽松环境。
我将教学过程分成五个环节:创设情景——确定研究重点——自主学习——
交流汇报——知识延伸。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相关天体的特征,尽可能多地了解太阳系的其它有关知
识。(基于网络教学信息量大的优势而设计)
2、探究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
力。
3、情感目标:
形成对宇宙天体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运行情况及有关数据,能分析推理
出一些基本的运行规律。
【教学难点】
八大行星的名称和排列顺序及运行规律。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2 / 4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认识太阳系。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
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
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
的形式展示。说说:
(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
(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
(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
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
统。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
让我们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
系的模型。
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
对准确?
3、阅读课本 56 页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
4、尝试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思考:
(1)如何在桌面上将八大行星摆列出来?
(预设:把表中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按相同比例缩小,将“太阳”及“八大行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3 / 4
星”在桌子上排开。)
(2)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如何处理?
(3)试将橡皮泥球粘在铁丝制成的支架上代表八大行星,在桌面上建立模
型。
(4)建好之后有何发现?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的示意图有何不同?
5、尝试依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进行建模:
(1)如果要利用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这两组
数据来建造模型,该怎么做?
(2)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如何?我们还能在桌面上建太阳系模型吗?为什
么?
(3)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有什么好办法?
6、简单介绍一下后面几组数据:
自转周期是行星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公转周期是指行星围绕太阳转动一周
所需的时间。我们在建模过程中,可以暂时不用考虑这些数据。
(另外:轨道倾角是指行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的夹角,也就是说在公
转过程中,行星与地球不处于同一平面,如果用模型来表示就是橡皮泥球在支架
上的高低不同。建模时同样可暂不考虑这些数据。)
7、到操场上建立太阳系模型:
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 14 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径是多大呢?行星与太阳
的距离是多远呢?我们能在操场上完成这样的游戏吗?
(说明:可以按上面的比例缩小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选择水星、金星、地
球、火星这四个离太阳比较近的行星建立局部模型,让学生举着这几个行星的模
型按一定的距离围绕“太阳”转动,感受太阳系的浩渺。)
(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 14 厘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个行星的
直径按同样的比例分别缩小为 0.05 厘米、0.12 厘米、0.13 厘米、0.07 厘米;
这四个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分别是 5.8 米、10.8 米、15 米、22.8 米)
8、交流在建造模型过程中的体会。
三、小结
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吗?
(学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的太阳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八大行星
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
行星是十分渺小的。)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4 / 4
【作业设计】
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5、太阳系
一、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二、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
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 【生物】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人2021-05-22 03:17:345页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用2-6的乘法2021-05-22 03:16:122页
- 七年级上册青岛版数学教案7-4 一元2021-05-22 03:15:492页
-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2021-05-22 03:15:1354页
- 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2-6 有2021-05-22 03:15:124页
- 高中数学2_3_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2021-05-22 03:14:3711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 (教2021-05-22 03:13:2710页
-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图文转换教案(32021-05-22 03:13:0611页
- 数学数轴教案2021-05-22 03:12:413页
-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解题方法与指导2021-05-22 03:12:29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