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2.50 KB
- 2021-05-22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十三章 热学(选修3-3) 第1课时 课时作业
一、微观量的估算
1.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B 解析:要求平均距离,需要知道气体体积及相应分子总个数,求出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选项A的条件只能求出分子的总个数;C只能求出该气体的密度,D能求出该气体的质量和摩尔数,B项可求得摩尔体积,即可得到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就可以估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2.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kg/mol),铜的密度为ρ(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1 kg铜所含的原子数为
B.1 m3铜所含的原子数为
C.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kg)
D.1个铜原子的体积为(m3)
B 解析:1 kg铜所含的原子数N=NA=;1 m3铜所含的原子数N=NA;1个铜原子的质量m0=(kg),1个铜原子的体积V0=(m3),D正确.
3.(2018江苏盐城三模)已知氮气的摩尔质量为M,在某状态下氮气的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在该状态下体积为V1的氮气分子数为________,
该氮气变为液体后的体积为V2,则一个氮分子的体积约为________.
解析:体积为V1的氮气的质量为ρV1,则物质的量为,则分子数N=NA,该氮气变为液体后的体积为V2,则一个氮分子的体积V0==.
答案:
二、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
4.(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Ⅱ)(多选)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答案:ACD
5.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肺后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室尽量排除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如振动、空气对流等),PM2.5不会再运动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PM2.5的运动轨迹只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决定的
D.无风空气中PM2.5运动是空气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D 解析:布朗运动是由空气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与振动、对流等外界影响无关,选项A错误;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选项B错误;PM2.5的运动轨迹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
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空气的运动决定的,选项C错误,D正确.
三、分子力、分子势能的理解和应用
6.(2017福州第三次质量检查)根据分子动理论,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以及具有分子势能.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引力一定增大
B.分子间斥力一定减小
C.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增大
A 解析: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均随着分子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距离的减小而增大;由于不知开始时分子之间距离与r0的关系,因此不能确定随着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势能与分子力的变化情况.
7.(2017湖北枣阳期末)(多选)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E.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