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39 KB
- 2021-05-22 发布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李晓飞 2007230115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3)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
(2) 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 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学生关心和重视生活中的物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能力。
(3)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
应对策略:通过思考和讨论,举例分析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应对策略:让学生充分思考,通过理论推导获数形结合两种方法得出速度于时间的关系式,促进学生的思维扩散。
【教学方法】
从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开始,由其V-t图像入手,先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再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从而得出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概念;并通过数形结合和公式推理两种途径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最后通过两道例题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该公式的理解。
【教学用具】
黑板、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回顾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其v-t图像。
1. 利用多媒体展示匀速运动的v-t图像,引导学生思考:在v-t图像中能看出那些信息呢?启发引导学生讨论v-t图像的特点。
观看多媒体
讨论v-t图像的特点。
复习v-t图像,为下一步讨论图像特点做好知识准备,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
进入新课:
1.引导学生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2.导入上节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图像,引导学生思考图像特点。
3.利用多媒体展示小车v-t图像,组织学生讨论图像的特点:图像形状、速度、加速度等。
4. 组织学生总结图象特点,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加速度与直线的倾斜程度的关系。
5.引导学生概括小车的运动性质和特点,引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得出其特点。
讨论小车v-t图像的特点和总结汇报;
思考加速度与直线的倾斜程度的关系;
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特点:1.沿着一条直线,2.加速度不变
利用图像的方法引入匀速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学生在对规律的把握上感觉比较直观,有利于学生迅速抓住运动特点,理解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2.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类型
6.展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组织学生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均匀变化”的含义是什么?
7.引导讨论图像:的速度、加速度如何变化?是匀加速运动吗?
观看图象,讨论图象的区别及共同点,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种类型:匀加速和匀减速。
期望回答:加速度不断增大;不是。
加深学生对图像的理解和运用,明白图像描述运动的重要性。
3.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数学表达式
8. 除了图像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达物理规律?启发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来表达。指导学生推导公式。
9. 引导学生从物理角度理解公式:
式中各符号是矢量还是标量?直线运动中正负各表示什么意思?
思考“数学表达式”,根据有关知识进行公式推导。
期望回答:矢量,正号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则相反。
让学生学会从物理的角度去理解数学公式,从而更熟练的运用。
4.例题加深和巩固
10.列举例1和例2,引导学生读题和审题,理解题意,画出运动草图,挖掘隐含条件,正确应用公式及公式变形解题。(必要时可外加习题)
读题,审题,画运动草图,找出相关物理量,应用公式解题。
通过推导公式,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过程的能力和
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培养学生解题习惯。
回顾总结:
课堂小结,强调重点,解除疑惑。
本节重点学习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对公式的掌握。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强调以下几点:
1、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同,这里包括大小方向,而不是速度相等。
2、对这个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但a不能说与成正比,与成反比,a决定于和的比值。
3、而不是,即,要明确各状态的速度,不能混淆。
4、公式中v、v0、a都是矢量,必须注意其方向。
和教师一起回顾,小结,提出疑惑,交流和讨论。
课堂小结,有利于巩固学生新学到的知识,及时解决疑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案说明】
本教案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和教材的内容安排,及高一学生的一般学习心理特征来设计的,强调物理知识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教学理念;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教师只要是适当的引导,主要是学生亲自推导,独立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 小学三年级英语(人教版新课标) 多2021-05-22 02:59:142页
- 【物理】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受力2021-05-22 02:59:035页
- 人教版物理八上《熔化和凝固》同步2021-05-22 02:57:402页
-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 62021-05-22 02:57:392页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242021-05-22 02:57:3822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22 02:56:176页
-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2021-05-22 02:56:079页
-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练习:第一章2021-05-22 02:55:119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课2021-05-22 02:54:149页
-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2021-05-22 02:54:00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