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9.50 KB
- 2021-05-22 发布
01
02
03
04 思维建模
典例剖析
反思归纳
教材 高考
3.(溯源题)(2017·北京理综,8)下列变化中,气体
被还原的是( )
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
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
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
Cl2变为Cl-,被还
原
2.(2015·上海化学,18)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
+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双选)( )
A.2Na+2NH3→2NaNH2+H2↑
B.2NH3+3CuO→3Cu+N2+3H2O
C.4NH3+6NO→5N2+6H2O
D.3SiH4+4NH3→Si3N4+12H2
BC
-3 +2
还原
剂
-3
-3 0
0
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
基本概念
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
运用:
升 失 氧
降 得 还
试
题
备
选
解析 在反应4NH3+5O2→4NO+6H2O中N元素的化
合价由反应前氨中的-3价变为反应后NO中的+2价,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氨气作还原剂。在2Na+
2NH3→2NaNH2+H2↑反应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NH3中
的+1价变为反应后H2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所以NH3作氧化剂,与上述反应的氨的作用不同,A错
误。在2NH3+3CuO→3Cu+N2+3H2O中,NH3中的N
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反应后的0价,失去电子,作还
原剂,与上述反应相同,B正确。在4NH3+6NO→5N2
+6H2O中,NH3的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反应后
N2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作还原剂,与上述
反应相同,C正确。在3SiH4+4NH3→Si3N4+12H2中,
NH3的N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D错误。
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
(2)Br2+2Fe2+===2Fe3++2Br-,判断下列离
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B
【试题备选】
解题提示:
由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结合氧
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较强制较弱”
解析 反应2Fe3++2I-===2Fe2++I2中,I元素
的化合价升高,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
的还原性知,还原性:I->Fe2+,反应Br2+2Fe2
+===2Fe3++2Br-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
还原性:Fe2+>Br-,所以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
弱的顺序为I->Fe2+>Br-,故选B。
1.浓度:同一种物质浓度越大,氧化性(或
还原性)越强。
如氧化性:浓H2SO4>稀H2SO4,浓HNO3>稀
HNO3,还原性:浓HCl>稀HCl。
2.温度: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其氧化性
越强,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
的氧化性强。
3.酸碱性:同一种物质,所处环境酸(碱)
性越强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强。
根据影响因素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方法
解答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型试题的思维流程
首先分析题意的考查点,再确定用什么规
律解决问题。涉及“几种元素被氧化(或还
原)”或“谁先被氧化(或还原)”之间,必然
用先后规律解答;涉及电子转移数值或氧化
还原之间比例,必然用守恒规律解答;涉及
能否发生某某反应,一般属于强弱规律,而
判断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的物质之间反应的
化合价变化问题,则要依据归中规律。
相关文档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2021-05-22 01:11:0718页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2021-05-22 01:10:2613页
- 人教部编版语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教2021-05-22 01:09:564页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0 美2021-05-22 01:05:2956页
-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2 生物的2021-05-22 01:02:0529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8童年2021-05-22 00:56:4250页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2021-05-22 00:55:5710页
-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课件2021-05-22 00:54:4558页
-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021-05-22 00:48:4513页
-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课件做一做玩一2021-05-22 00:41:04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