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9.00 KB
- 2021-05-22 发布
第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经线(度)和纬线(度)
[识记—基础梳理]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 371千米,极半径A约为6 357千米,赤道半径B约为6 378千米,赤道周长C约为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
(1)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特
点
形状
半圆
圆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长度
都相等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其他
任意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它能平分地球
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2)经度和纬度
①经度的划分
[易误点拨]
0°经线向西到20°W的区间,在经度上属于西经度,但位于东半球;而160°E向东到180°的区间,在经度上属于东经度,但位于西半球。
②纬度的划分
[理解—要点突破]
1.根据分布规律判断经纬度
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向北增加是北纬“N”,向南增加是南纬“S”;向东增加是东经“E”,向西增加是西经“W”。
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
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图1 图2
(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纬线为北纬(图1);若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该纬线为南纬(图2)。
(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小为西经(图1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只有西经)。
3.球面上几组对称点的经纬度关系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如下图中的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纬度相同。如下图中的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数之和为180°但东西经相反;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如下图中的A(40°N,20°W)与D(40°S,160°E)。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 经纬度的判定及应用
(2018·长沙模拟)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南半球 D.④位于北温带
1.D 2.D [第1题,根据对跖点的含义可知,乙地的地理坐标为(30°N,135°W)。读图知④地符合条件要求。第2题,读图知:①地经度为110°E,位于东半球;②地纬度为40°S,位于中纬度;③地位于赤道;④地纬度为30°N,位于北温带。]
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各地,位于中纬度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4.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20°E,50°N)
B.②地以南位于低纬度地区
C.③地以东为东半球
D.④地所在经线,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
3.B 4.D [第3题,中纬度是位于南北纬30°~60°之间的区域,据此结合图示判断位于中纬度的地点。第4题,读图可知,①地位于(20°W,50°N)。②地纬度为30°N,②地以南至30°S均位于低纬度地区,
但赤道以南还有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③地经度为160°E,结合东、西半球划分知其以东为西半球。④地所在经线为180°经线,其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
考点二| 经纬网及其应用
[识记—基础梳理]
1.经纬网的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经纬网的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距离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易误点拨]
在各种类型的经纬网图中,有两点是值得特别注意的:一是经线永远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永远指示东西方向;二是经线和纬线是垂直相交的。
[理解—要点突破]
1.常见两类经纬网图的判读
侧视图
俯视图
常见例图
演变简图
①截取一段纬线,在其上标注经度,如图:
②截取一段经线,在其上标注纬度,如图:
截取极地投影图中的一部分,如下图:
判读要领
①横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纬线,由南向北增大为北纬度,反之为南纬度
①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纬线为圆弧线,经线则是从圆心出发的射线
②竖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经线,由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
③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纬)线之间经(纬)度差一般是相等的
②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极点,确定纬线是南纬度还是北纬度
③依据自转方向及经线经度值的变化特征,确定经线是西经度还是东经度
2.经纬网的主要应用
(1)定“距离”
①同一条经纬线上的距离:
②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也不在同一条纬线,可先分别计算两点之间的经线上的距离和纬线上的距离,再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③不规则线(如河流、铁路等),可用直尺分段量出总长度,再与经线对比,标出所跨纬度数,然后用总长度所跨纬度数×111 km。
(2)利用经纬网定“范围”
①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②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③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如图中A、B两区域相比,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A>B。当A、B两区域的图上面积(即图幅)相等时,则比例尺大小为A
相关文档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2 00:00:4643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1 12:22:57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1 11:31:061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5:30:344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4:23:5834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5-20 12:10:4011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1:55:02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0 02:07:187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13 03:09:5943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42021-05-12 15:50:23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