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3 KB
- 2021-05-21 发布
授课日期: 年月 日
课
题
1.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课
时
1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物理与生物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从而培养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1.通过学习“我们自己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体现了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是“身边的物理”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能力.
2.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重点
1.人类听到声音的“物理过程”.
2.骨导的原理.
难点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关键
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并得出真实、科学的结论.
教
具
音叉(若干个)、人耳的构造挂图、录音机.
板
书
设
计
1.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流程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调 控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时间
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耳朵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
总结上述问题: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人们凭借人体的什么器官听到声音呢?
课件人耳的构造图
请同学观察人耳的结构挂图,思考生物课上介绍的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分组讨论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3
7
教学流程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调 控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时间
新
授
过
程
[想想做做]
音叉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能传声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请同学们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边,听音叉的声音.
把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上,能“听到”较弱的声音,把音叉放在牙齿上体验,“听到”的声音较强.
分组操作(两个学生一组,轮换听音叉的声音)
分组操作
学生谈体会
知道骨导的原理.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物理与生物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从而培养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15
10
5
基本练习
巩固应用
延伸拓展
本课小结
作
业
A层:
B层:
课
后
反
思
相关文档
-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2021-05-21 23:24:193页
- 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小鸟的家》2021-05-21 23:24:1819页
- 高定价高考物理试题质量分析2021-05-21 23:24:1614页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2021-05-21 23:23:576页
-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2021-05-21 23:23:469页
- 【物理】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2021-05-21 23:23:3220页
- 巩固练05一次函数-2020年【衔接教2021-05-21 23:23:2112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课时冲关15自2021-05-21 23:22:506页
- 人教版语文高三 清平乐村居教案2021-05-21 23:22:373页
- 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永遇2021-05-21 23:22: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