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 MB
- 2021-05-21 发布
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一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第一课时 知能提升
·
通练小题
核心考点二 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
真 题 研 析
核 心 突 破
误 区 清 零
预 测 演 练
目
录
Contents
真 题 研 析
考向一 对价值观及其作用的分析
高考常以社会生活热点、先进人物事迹或反映价值观的古语、名言等为载体,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
.
(2018
·
全国卷
Ⅰ)
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营
81
对“慢火车”,
2016
年运送旅客约
3 000
万人次。运营近半个世纪的
5633
、
5634
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供便利。这种做法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
(
)
①
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
②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③
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
④
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答案
C
解析
人们的利益的差异导致价值观的差异,
①
错误;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选择的合理性依赖于价值判断的正确性,
④
错误。故选
C
项。
[
素能提升
]
(1)
核心素养
·
政治认同:本题以国家亏损运营
“
慢火车
”
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为切入点,有利于引导考生对国家利民政策的理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自信。
(2)
情景再变
·
拓展思维:如果将选项
④
改为
“
价值选择的合理性依赖于价值判断的正确性
”
,则入选。如果增加选项
⑤
“
正确的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
,则入选。
考向二 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分析
高考常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或重大事件为载体,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评价标准。
2
.
(2017
·
全国卷
Ⅱ)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
①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
②
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
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
“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
”
说明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说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③④
符合题意;价值观与真理观并不等同,
①
不选;
②
说法过于绝对。故选
D
项。
[
素能提升
]
(1)
核心素养
·
科学精神: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切入点,引导考生明确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情景再变
·
拓展思维:如果增加选项
⑤
“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
,则入选。
考向三 对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分析
高考常以历史典故、名人名言、漫画及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等为素材,考查个人价值的社会意义及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3
.
(2018
·
全国卷
Ⅱ)
2018
年
5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这是因为
(
)
①
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
奋斗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
③
奋斗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
④
奋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条件影响而获得成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答案
B
解析
人生道路上的障碍和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人可以通过奋斗战胜困难,但不能减少障碍和困难,
②
错误;客观条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奋斗过程和理想的实现必然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
错误。故选
B
项。
[
素能提升
]
(1)
核心素养
·
公共参与:本题以奋斗为主题,有利于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意识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奋斗,有所作为。
(2)
情景再变
·
拓展思维:如果增加选项
⑤
“
奋斗是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
”
,则入选。
价值观及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核 心 突 破
人生价值
①
原理: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社会价值
)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
自我价值
)
,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价
值
观
①
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
值选择
①
特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和主体差异性。
②
客观标准: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人生价值
的创造与
实现
①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
根本途径
)
。
②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
客观条件
)
。
③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
主观条件
)
。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影响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两大因素
客观
因素
客观
规律
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客观
条件
在实践活动中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社会
实践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主观
因素
站在正确的立场上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充分发
挥主观
能动性
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把握人生机遇,为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1
.
(
全国卷
Ⅰ T23②)
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
)
答案
×
解析
价值判断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即是否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误 区 清 零
2
.
(2017
·
北京卷
T27④)
思维创新是青少年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
)
答案
×
解析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3
.
(
天津卷
T9C)
满足他人需要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
)
答案
×
解析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预 测 演 练
预测一 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
.
(2019
·
天津模拟
)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勉励大家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
(
)
①
表明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
②
说明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前提
③
有利于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
④
有利于更好发挥正确价值观对选择人生道路的指导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答案
B
解析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前提,
②
错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③
错误。故选
B
项。
预测二 通过具体情景,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
2
.
(2019
·
河南洛阳模拟
)
2019
年
5
月
10
日,中美就贸易问题进行第十一轮高级别磋商。自中美贸易争端发酵以来,我国始终主张:“开放合作是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逻辑。贸易战不可取,因为不会有赢家。中美两国要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我国的主张蕴含的哲理是
(
)
①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站在各国共同利益的立场上
②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③
应对国际社会挑战要使经济基础适合上层建筑的状况
④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答案
D
解析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站在我国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
错误;要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③
错误。故选
D
项。
预测三 结合个人成功的示例,考查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3
.
(2019
·
山东烟台二模
)
2019
年
3
月
29
日,中央宣传部授予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时代楷模”称号。为保护家园,
38
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矢志不渝、拼搏奉献,科学治沙、绿色发展,持之以恒地推进治沙造林事业,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
“
六老汉”三代人的先进事迹表明
(
)
①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
社会对个人的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答案
A
解析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
错误;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④
错误。故选
A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