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MB
- 2021-05-21 发布
第
29
讲
PART 29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考点分阶突破
│
当堂自主检测
第
29
讲
考纲解读
①森林的生态效益及原始森林的分布。
②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生态脆弱性。
③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及保护措施。
④湿地的生态功能、开发、破坏原因及保护措施。
考点分阶突破
一、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考点一 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
主干整合
图
29-1
考点分阶突破
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全球环境效应
环境效应
详解阐释
“
地球之肺
”
“
绿色水库
”
“
基因宝库
”
考点分阶突破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图
29-2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一 森林的生态效益
1
.
图
29-3
示意
1990—2010
年世界各
大洲
(
南极洲除外
)
森林面积净变化
(
单位:百万公顷
/
年
)
。读图,完成
(1)
~
(2)
题。
(1)
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
的影响是
(
)
A
.二氧化碳减少
B
.全球降水增多
C
.冰川体积增大
D
.全球气候变暖
题组训练
图
29-3
考点分阶突破
【
答案
】
(1)D
【
解析
】
第
(1)
题,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的功能,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读图可以看到,世界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A
错、
D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会使冰川体积减小,有的地方降水增多、有的地方降水减少。
考点分阶突破
(2)
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信的是
(
)
A
.伐木与深加工
B
.开发矿产资源
C
.从毁林到造林
D
.严禁砍伐森林
【
答案
】
(2)C
【
解析
】
第
(2)
题,读图可以看到,亚洲森林面积增加最多,选项中的伐木、开矿都会导致森林面积减小;人类需要林木资源,完全禁伐是不实际的,只有从以前的毁林到现在的造林才可行。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二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
.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
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读
图
29-4
,回答
(1)
~
(2)
题。
图
29-4
考点分阶突破
(1)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
A
.能够吸纳和调节大气降水
B
.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
.能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
.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
答案
】
(1)B
【
解析
】
第
(1)
题,亚马孙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二氧化碳,并且释放出氧气,影响着地球上的碳氧平衡,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肺”,
B
正确。“地球之肺”是指热带雨林强大的光合作用,与热带雨林的调节气候、调节水平衡、涵养水源作用无关,故排除
A
、
C
、
D
。
考点分阶突破
(2)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
A
.为降水提供了
50%
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
.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
.水循环中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D
.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
答案
】
(2)A
【
解析
】
第
(2)
题,从图中可看出热带雨林为降水提供了
50%
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故
A
正确。水循环中的水汽
50%
来自热带雨林的蒸发和蒸腾,
50%
来自海洋,故
C
错。热带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能储存大量的水分,热带雨林的蒸腾作用旺盛,为大气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产生大量的降水,故热带雨林可增加当地的水循环,排除
D
。从图中可看出热带雨林以对流雨为主,大量水汽被带离雨林地区对当地的降水影响不大,故排除
B
。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一、湿地的主要功能
主干整合
考点二 湿地的作用与开发
图
29-5
考点分阶突破
二、不同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不同。举例如下表
所示:
湿地类型
主要目的
大河中下游湖泊
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内陆干旱区湖泊
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恶化
大河上游
(
如我国三江源湿地
)
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
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黄河三角洲湿地
净化水体,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考点分阶突破
三、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分析思路
1
.分析变化时间长短
(1)
长期的变化
(
如一万年以来
)
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由气候变干、蒸
发加强造成的。
(2)
近几十年的变化,主要考虑人为原因。
(3)
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有关。
2
.分析湖泊所在地区
(1)
短期内外流湖萎缩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
持较好、湖泊泥沙淤积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
(2)
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以冰雪融水补给为
主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升降、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
考点分阶突破
四、不同类型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
(1)
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
(
以洞庭湖为例
)
图
29--6
考点分阶突破
(2)
内陆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
(
以咸海为例
)
图
29--7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 湿地的破坏与保护
3
.
[2015·
天津卷
]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
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
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
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
1/2
,芦苇大量枯萎。读材
料,回答
(1)
~
(2)
题。
(1)
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
A
.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
.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
.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
.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题组训练
【
答案
】
(1)C
【
解析
】
第
(1)
题,本题主要考查湖泊面积减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艾比湖是咸水湖,湖水减少,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湖水减少,湖水的含盐量增加,湖中鱼类密度减小,湖水蒸发总量减小。
考点分阶突破
(2)
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
.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
.退耕还草,保护水源
C
.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
.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
答案
】
(2)B
【
解析
】
第
(2)
题,本题主要考查防止湖泊萎缩的措施。退耕还草、保护水源,能够减少区域的蒸发量,增加入湖水量,避免出现湖泊萎缩现象。修建水库、调节径流,注入湖泊的水量将有所减少,会加剧湖泊萎缩;水产养殖会使湖水水质变差;种植芦苇可以改善水质,但不能起到防止湖泊萎缩的作用。
当堂自主检测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结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
图
29-8)
,回答
1
~
2
题。
图
29--8
当堂自主检测
1
.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势高,气候寒冷
B
.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
.地表崎岖,交通不便
D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
答案
】
A
【
解析
】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势高,气候寒冷,生物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因此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当堂自主检测
2
.
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该地区湿地的价值主要表现
在
(
)
①
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
答案
】
C
【
解析
】
三江源地区海拔高,鱼类数量较少,因此该地区湿地不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湿地能够调蓄河流的洪水,但三江源湿地位于大河的源头地区,主要体现了补给河流水源的作用;该地区地势高,气温低,农业发展潜力小;三江源湿地的独特性强,具有较高的美学、科学、经济等旅游价值。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图
29-9
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完成
3
~
4
题。
3
.
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
作用是
(
)
A
.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
B
.调蓄黄河洪水
C
.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
D
.汇集灌溉余水
当堂自主检测
图
29--9
【
答案
】
D
【
解析
】
根据材料,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灌溉区域内水向低处流,大体与黄河流向一致。读图可知,乌梁素海湿地位于灌溉区域的下游位置,主要作用是汇集灌溉余水,
D
对。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应在灌区上游方向,
A
错。不能调蓄黄河洪水,也不能发展航运,
B
、
C
错。
4
.
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
)
A
.推广耐盐作物
B
.完善排水系统
C
.增加灌溉水量
D
.增施有机肥料
当堂自主检测
【
答案
】
B
【
解析
】
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完善排水系统,
B
对。推广耐盐作物、增施有机肥料不能防止盐渍化,
A
、
D
错。增加灌溉水量易导致盐渍化,
C
错。
红树林分布区最低年均气温大于
20℃
,表层水温高于
16℃
。红树林主干一般不会无限生长,而是从枝干上长出很多支柱扎入土壤。据此完成
5
~
6
题。
5
.
下列地区中,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
)
A
.热带内陆山间湿地
B
.热带滨海淤泥滩涂
C
.温带沿海高原湖泊
D
.温带大陆河流沿岸
当堂自主检测
图
29--10
考点分阶突破
【
答案
】
B
【
解析
】
红树林天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上部,海浪挟带泥沙在此沉积形成淤泥滩涂。淤泥滩涂受周期性潮水浸淹,是陆地和海洋的过渡地带。
考点分阶突破
6
.
关于红树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吸烟滞尘,美化环境
B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
.促淤保滩,固岸护堤
D
.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
答案
】
C
【
解析
】
城市绿化带具有吸烟滞尘、美化环境的作用,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沙漠防治林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红树林生长在浅海区,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的生态功能。
相关文档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1 12:22:57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1 11:31:061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5:30:344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4:23:5834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5-20 12:10:4011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1:55:02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0 02:07:187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13 03:09:5943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42021-05-12 15:50:2346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2021-05-12 11:01:5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