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00 KB
- 2021-05-21 发布
1.下面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沿X线路回去的是( )
A.N2和H2 B.催化剂
C.仅N2 D.仅H2
解析:选A。因合成氨为可逆反应,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的N2、H2,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将分离后的氮气、氢气再输送到压缩机,循环利用。
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改变
解析:选BC。催化剂的种类有多种,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化学反应而采用不同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性质和质量均不发生变化。并不是所有的不反应的物质加入催化剂均能反应,还要根据物质本身的性质。
3.(2011年合肥一中高二测试)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一定相等
B.恒温恒压时达到平衡后加入氨气,重新达到平衡时,氨气的浓度比原平衡时减小
C.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加快了吸热反应的速率,降低了放热反应的速率,所以反应向逆反应的方向移动
D.加入催化剂可以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这是因为加快了正反应的速率,而减慢了逆反应的速率
解析:选B。对于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为一定值,但不一定相等,A错;升高温度可以同时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对于吸热反应,正反应速率比逆反应速率增大的要快,所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错;加入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D错。
4.关于氨的合成工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其中氨气一般占15%,所以生产氨的工业的效率都很低
B.由于NH3易液化,N2、H2可循环使用,则总的说来氨的产率很高
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00~500 ℃左右,目的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D.合成氨工业采用10 MPa~30 MPa,是因该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解析:选B。A项中合成塔出来的气体中含有没反应的N2、H2,可以进行循环使用,使效率提高;C项中控制温度在500 ℃左右是因为催化剂在此温度时活性最好;D项中压强控制在30 MPa,是考虑到动力,设备。
5.(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测试)为了进一步提高合成氨的生产效率,科研中具有研发价值的是( )
A.研制高温下活性较大的催化剂
B.寻找NH3的新来源
C.研制低温下活性较大的催化剂
D.研制耐高温高压的新型生产设备
解析:选C。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产率,因此研制低温下活性较大的催化剂最具开发价值。
6.实验室合成氨装置如下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装置甲的作用之一是干燥
B.装置甲的作用是化合
C.乙处导出的气体是N2、H2、NH3
D.检验产物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浓盐酸等
解析:选B。装置甲的作用有三点:①干燥气体;②观察气体逸出速率便于控制比例;③使气体混合均匀。
7.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叙述,可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使用铁触媒,使N2和H2混合气体有利于合成氨
B.高压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C.500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合成氨时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解析:选B。A项使用催化剂对平衡无影响;C项500 ℃时催化剂活性最好;D项采用循环操作提高原料利用率与平衡移动无关。
8.化工生产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应优先考虑的措施是( )
A.选用适宜的催化剂 B.采用高压
C.采用高温 D.增大反应物浓度
解析:选A。化工生产中应首先考虑的是生产成本,因此应先考虑使用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9.在3H2+N22NH3反应中,使用催化剂的理由是( )
A.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没有催化剂该反应不能发生
C.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遏止逆反应的发生
答案:C
10.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在500 ℃左右进行,主要原因是( )
A.500 ℃时反应速率最快
B.500 ℃时的平衡浓度最大
C.500 ℃时的转化率最高
D.500 ℃催化剂能发挥最大效力
解析:选D。温度控制在500 ℃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
11.(2011年大连模拟)某温度时,在一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12 g N2和24 g的H2,此时容器内压强为p大气压。在该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H2和N2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压强为0.95p大气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时,N2物质的量是3.6 mol
B.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是10.8 mol
C.平衡时,N2的转化率10%
D.NH3的体积百分含量是10%
解析:选D。充入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N2)==4 mol n(H2)==12 mol
由压强的变化可知平衡后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
n(总)=15.2 mol
N2 + 3H2 2NH3
初: 4 mol 12 mol 0
变: x 3x 2x
平: 4 mol-x 12 mol-3x 2x
4 mol-x+12 mol-3x+2x=15.2 mol
x=0.4 mol
故平衡时N2的物质的量是3.6 mol,H2的物质的量为10.8 mol。N2的转化率为:α(N2)=×100%=10%
NH3的百分含量为:×100%=5.3%。
12.合成氨所用的H2可由煤与水反应制得,其中有一步反应为CO(g)+H2O(g) CO2(g)+H2(g),ΔH<0,欲提高CO转化率可采用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增加压强;③使用催化剂;④增大CO的浓度;⑤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
C.①④⑤ D.只有⑤
解析:选B。该反应是一个气体总体积不变的放热反应,欲提高CO的转化率,可设法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显然降低温度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增加水蒸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也可以增大;但若增加CO的浓度,平衡虽然向右移动,但CO的总量增大,其转化率反而减小。增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的操作只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与平衡时CO的转化率无关。
13.某蔬菜大棚内把空气中CO2浓度提高3~5倍,O2的浓度尽量减少,结果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从反应6CO2+12H2OC6H12O6+6H2O+6O2(吸热),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少生成物浓度,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C6H12O6的产量
14.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l)溶液来吸收原料中的CO,其反应是
[Cu(NH3)2Ac]+CO+NH3[Cu(NH3)3]Ac·CO+Q
(1)必须除去原料气中C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醋酸二氨合铜(l)吸收CO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CO后的醋酸铜氨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循环使用,醋酸铜氨液再生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CO可引起催化剂(铁触媒)的中毒,故要除去。
(2)题给信息方程式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为使醋酸二氨合铜(l)更好的吸收CO,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适宜条件应是低温、高压。
(3)醋酸铜氨液再生,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适宜的条件应是高温、低压。
答案:(1)CO可引起催化剂中毒
(2)低温、高压
(3)高温、低压
15.(2011年保定一中高二检测)在以煤为主要原料的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氢气常用下述方法获得:
①C+H2O(g)CO+H2;
②CO+H2O(g)CO2+H2;
(1)已知CO(g)+1/2O2(g)===CO2(g);ΔH=-283.0 kJ/mol;
H2(g)+1/2 O2(g)===H2O(g);ΔH=-285.8 kJ/mol;写出上述CO与H2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H2的方法通常是以碱液洗气,根据该工业生产的实际分析,最好选用下列哪种溶液作为吸收剂?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氢氧化钠溶液
B.氨水
C.石灰水或石灰乳
(3)在实验室模拟上述反应②,830 ℃时在1 L的容器中装入CO和H2O(g)各2 mol使之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CO2的浓度为1 mol/L,计算83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解析:(1)由已知条件,根据盖斯定律很容易写出CO与H2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混合气体中存在CO2,可用碱液除去,考虑到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可选用氨水,因为生成的碳铵可作农作物肥料。
(3) CO+H2OCO2+H2
初: 2 2 0 0
变: 1 1 1 1
平: 1 1 1 1
故平衡常数为:K==1。
答案:(1)CO(g)+H2O(g)===CO2(g)+H2(g);ΔH=+2.8 kJ/mol
(2)B 该厂有丰富的氨水资源且吸收后形成碳铵,是一种化肥,可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3)1
16.某化肥厂以氨和空气(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为原料生产硝酸铵过程如下:
其中反应①为4NH3+5O24NO+6H2O
(1)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将这两个化学方程式合并为一个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考虑副反应且各步反应均完全,为使生产过程中不再补充空气,则原料气中氨(包括第③步被硝酸吸收的氨)的体积分数最大值为________。
(3)假设实际生产中,反应①、②中含氮物质的利用率分别为a、b,反应③中氨的利用率为c、硝酸的利用率为100%,则合成硝酸铵的整个流程中,氨的总利用率是多少?(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答案:(1)4NO+3O2+2H2O===4HNO3
(2)1/6(或16.7%)
(3)法一:假设消耗NH3的总物质的量为1 mol,其中用于制取HNO3的NH3的物质的量为x mol,被HNO3吸收的NH3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有:x+y=1,abx=cy。
解得:x= y=
氨的总利用率=(xab+yc)/1=
法二:假设第①步参加反应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 mol,则:
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4ab mol;
第③步需要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
氨的总利用率==
17.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ΔH<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随着温度升高,K
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化工生产条件选定的主要原因是(选填字母序号)________。
A.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铁触媒在该温度时活性大
C.工业生产受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3)改变反应条件,会使平衡发生移动。如下图象表示随条件改变,氨气的百分含量的变化趋势。
当横坐标为压强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________,当横坐标为温度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________。
(4)如图所示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①、②、③,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加入:①中3 mol H2和1 mol N2;②中2 mol NH3;③中1.5 mol H2和0.5 mol N2和1 mol NH3;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NH3物质的百分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填容器编号)。
(5)合成氨工厂常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的混合气体密度来确定氮的转化率。某工厂测得进入合成塔中N2、H2的密度为0.5536 g/L(标准状况),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混合气体密度为0.693 g/L。则该合成氨厂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减小 (2)BC (3)b a
(4)①<②<③ (5)25%
相关文档
- 【化学】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2021-05-21 18:14:399页
- 2018中考科学化学计算专项训练2021-05-21 18:13:5311页
- 【化学】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2021-05-21 18:13:399页
-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十三实验化学课2021-05-21 18:10:51124页
- 甘肃省中考化学试卷2021-05-21 18:09:3625页
-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7金属材2021-05-21 18:09:144页
- 2019届二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学案(全2021-05-21 18:08:5414页
- 长宁区中考化学一模精装带答案2021-05-21 18:07:269页
- 【化学】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2021-05-21 18:05:2817页
- 【化学】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第一中2021-05-21 18:02:2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