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06 KB
- 2021-05-20 发布
赤壁
杜牧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师生朗读试背诵
了解作者
1、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
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
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
川文集》。
2、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
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咏
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
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
这个著名古战场,有感
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
而写下的。诗人以地名
为题,实则是咏古咏史
之作。
理解诗意
1、理解单个词语(划线)
2、理解诗意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2、理解诗意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
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
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
之战的遗留之物。假如东风不给周
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
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内在联系?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
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
大的偶然性,就是相反的结果。
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
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
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
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
势将完全改观。后两局由叙事引发
议论。
(一)、结构:
(二)、特点:
(三)、主题:
③④句议论感慨
借物咏叹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
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
平之气。
①②句写兴感之由
(四)、理解:
1、写兴感之由的诗句:
2、从反面设想,反映诗人敏锐的历
史眼光和独到的史识句:
3、含蓄诙谐,体现本诗风韵神采句: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春深锁二乔。
4、借一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
物和事迹的慨叹句:
5、本诗名句:
6、叙事句: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7、议论句:
8、想象东吴失败后局面的句
子:
9、———— ,—————
一句提到三国时————的典
故。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赤壁之战成败的关
键只在两个字 _____。
有成语______________
形容各种条件都已准备
好而只差重要的一环。
东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相关文档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故乡 (2)_鲁教版2021-05-20 19:24:3325页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8排 列2021-05-20 19:15:5324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2021-05-20 19:13:4916页
-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课件2021-05-20 19:11:5017页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2整理和复2021-05-20 19:04:1413页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习2021-05-20 19:03:3714页
-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4生态平衡2021-05-20 19:01:4530页
- 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0Ifyougotothe2021-05-20 18:59:1335页
-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社戏 (15)_鲁教版2021-05-20 18:57:2316页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9总复习-2021-05-20 18:46:18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