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 MB
- 2021-05-20 发布
谈谈小说
小说: 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
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分类:
长篇
中篇
短篇
按篇幅长短 (小小说)
小说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人物塑造方法: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神态)
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序幕、尾声)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小思考:
阅读小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人物形象
思考
n1、“我”是何时回故乡的?在
故乡呆了多长的时间?找到相应
的词语。
n2、小说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
n3、叙述了那些主要情节?
结构分析
第三段: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感
想,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向往。
5
6 77
78
1、文中有几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①第2自然段是景物描写。其作用是渲染了沉寂、荒
凉的气氛,衬托出“我”的悲凉心情。
②第12自然段描写的少年闰土月夜瓜地刺猹图。景物
色彩明快、艳丽。人物英俊、活泼,二者相映成辉。
其作用是展现了20年前故乡的太平景象。表明帝国主
义的势力还没来得及渗透到南方农村。
③结尾段再现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景物描写。
其作用是表明“我”对新的希望的想象、憧憬。
思考
n1、故乡除了景物的变化外,还
有什么变化?
n(人的变化)
n2、看看人物到底有哪些变化?
阅读课文填写下表。
是什么原因使闰土产
生了这样的变化?
生气勃勃、热情开朗、勇敢
机灵、纯真善良的小英雄
苍老贫困、因循守旧、麻木
迟钝、淳朴善良的木偶人
对比
青年杨二嫂 老年杨二嫂
外貌
动作
总体形象
1、对比是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除了对比故乡前
后景色,以及杨二嫂和闰土前后的对比之外,还
有那些对比描写?
①我和闰土关系的前后对比。
②我和闰土与宏儿和水生的对比。
2、通过对比描写要突出什么?
突出故乡前后的变化。
问题探究:
n文中的“我”就是鲁迅吗?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
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
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
有看不见的高墙
1、本文结尾充满了哲理,怎样理解?
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
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
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迅跑,就会
迎来新生活。
2、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①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借代)
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
(比喻)
四、探究本文的主题: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
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
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如闰土)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可以看出这样轮回的影子:闰土:
少年→中年→?
水生:少年“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中年(现在的闰土)?
→ ?
杨二嫂:年轻→中年→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再回故乡,“我”和闰土、杨二嫂等人已经有了深深的精神上的隔
阂。“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
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想象中
的故乡
相关文档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8排 列2021-05-20 19:15:5324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2021-05-20 19:13:4916页
-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课件2021-05-20 19:11:5017页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2整理和复2021-05-20 19:04:1413页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习2021-05-20 19:03:3714页
-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4生态平衡2021-05-20 19:01:4530页
- 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0Ifyougotothe2021-05-20 18:59:1335页
- 七年级上语文课件社戏 (15)_鲁教版2021-05-20 18:57:2316页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9总复习-2021-05-20 18:46:1821页
-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2小小的船2021-05-20 18:39:00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