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18 KB
- 2021-05-20 发布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活动一:读课题,知人物
答谢中书书/ /
答复
● ● ●
●
●
谢徵,作者
的朋友。
中书,是谢徵的官职,
掌管朝廷机密文书。
书信
●●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
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
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
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
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
为“山中宰相”。
作者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
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
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
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
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
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徵﹚的一封书
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
山水小品的名作。
写作背景:
活动二:读课文,知文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
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
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
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
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
活动二:读课文,知文意
(1)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2)这个字出现在文中那句话?
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统领全文
山
川
之
美
高峰 清流 (山) 山水相映之美 (水)
石壁 (五色) 林竹 (青翠) 色彩搭配之美
晓雾 (晨) 夕日 (昏) 晨昏变化之美
静景
猿鸟 (乱鸣) 沉鳞 (竞跃) 动景
动
静
相
衬
之
美
活动三:巧质疑,悟感情。
寻找文本中的蛛丝马迹,破译1500年前
隐秘于清丽山水间的心灵密码。
陶弘景给谢徵写这封信,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
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
景的得意之感
材料一:陶弘景本来是个不求荣华富贵的人,一直想辞官归隐。
他曾经在给亲友的信中说:“畴昔之意,不愿处人间,年登四十,
志毕山薮。今三十六矣,时不我借……”永明十年(公元492),他果
然向皇帝上表请求辞官归隐。
材料二:当时,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同时也是中国音韵
学鼻祖的沈约,正在东阳郡作郡守。由于尊崇他的志向和节操,沈
约多次写信邀请他出来作官,但他始终没有接受。
材料三:梁武帝(一说齐高帝)曾经下诏问陶弘景“山中何所有?”
言下之意是说山中什么也没有,还不如出来作官,也就什么都有了。
陶弘景写了“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有什么呢?山岭
上有许多白云。可惜白云只能供我自己赏心悦目,却不好用手捧来
寄送给你啊!”巧妙地表示了自己不愿出山作官,不屑与时人为伍
的高雅志向。
材料四:另一次梁武帝要他出来作官时,他干脆画了两头牛,一
头无拘无束地散漫在水草之间,另一头戴着金笼头,被人用绳子牵
着,还用棒子驱赶着。梁武帝看了也笑起来,知道他绝不会出来作
官了,也就打消了他出仕的念头。
归隐林泉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
悦之情、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
美景的得意之感以及归隐林泉
的知趣。
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情况。
活动四:诵课文,重积累。
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
欲颓,沉鳞竞跃。”拓展成一段
优美的景物描写,注意展开联想
和想象,100字左右。
活动五:借拓展,表达美。
相关文档
- 2019备战中考语文阅读能力提升-文2021-05-20 10:19:3816页
- 四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四年级下册语2021-05-20 10:19:304页
- 中考语文阅卷分析汇总2021-05-20 10:18:4341页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风娃娃》课2021-05-20 10:18:3116页
-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望岳》 人教2021-05-20 10:17:4319页
-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1-05-20 10:16:427页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内容2021-05-20 10:16:423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21-05-20 10:16:0120页
-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19-2020学2021-05-20 10:15:4823页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上册松鼠2021-05-20 10:14:49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