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00 KB
- 2021-05-20 发布
专题整合(三)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理清发展线索]
[掌握发展历程]
一、大国崛起
——
[点清线通]
时期
发展历程
15至
16世
纪新
航路
开辟
新航路开辟——西、葡崛起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2)过程: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3)影响:
①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②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17至
18世
纪早
期殖
民扩
张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荷、英崛起
(1)荷兰:
①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②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
①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②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迁移应用]
1.从1405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在他第一次航海87年后,西方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也相继开始。郑和去世之后中国的航海活动就此终结,而西方的航海活动却方兴未艾。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制度和文化的不同
B.参与者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同
C.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D.领导者和航海家的目的不同
解析:选A 中西航海的不同结果,主要原因是制度和文化不同,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西方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个原因是能涵盖其他选项的根本原因,故A项正确。
2.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 430匹和15 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 450匹和3 000匹。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生产的萎缩说明( )
A.传统的东方贸易退居次要位置
B.意大利缺乏本土工业原料优势
C.意大利工商业行会竞争意识不足
D.两地生产没有面向大众消费
解析:选A 据材料可知1640~164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产量相较1600~1609年有所下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商路由地中海沿岸转至大西洋沿岸,故A项正确。
3.“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西欧本身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人们获得日常生活物品的手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上述现象直接反映了( )
A.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
B.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C.商贸中心转移至地中海沿岸
D.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
解析:选B 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是西欧社会功能转变的前提,但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西欧本身的……惊人的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市场交易……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反映了海外贸易的外在需求促进西欧社会的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故B项正确;商贸中心转移至地中海沿岸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二、狂飙时代
——两次工业革命改变世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点清线通]
时期
发展历程
18世
纪60
年代
至19
世纪
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资金: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④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2)成就:
①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
(3)影响:
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方式:确立了工厂制
③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④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
19世
纪末
至20
世纪
初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成就:
①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
②新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③石油化工:提炼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3)影响:
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方式:出现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
③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迁移应用]
1.有史学家认为:英国若无1624年的《专利法》,那么“对十八世纪纺织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这主要是因为《专利法》( )
A.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制度前提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推动了纺织生产的根本变革
D.激发了社会创造的活力
解析:选D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制度前提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A项错误;商品经济发展与《专利法》没有直接的关系,故B项错误;推动了纺织生产的根本变革的是市场的需求,故C项错误;《专利法》是对发明者的权利的保护,可以激发社会创造的活力,故D项正确。
2.据某史料记载:1911年8月,法国巴黎商人埃克·皮埃法尔打电话到英国伦敦订购产品,通过远洋货轮运到巴黎销售。然后,他又把赚到的钱投资到中国上海和日本东京等地,结果获利丰厚。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
A.无线电技术的发展 B.交通工具取得巨大进步
C.科技和市场的拓展 D.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推动
解析:选C 材料“通过远洋货轮运到巴黎销售”反映的是交通工具的进步,材料“法国巴黎商人埃克·皮埃法尔打电话到英国伦敦订购产品”反映的是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交通工具和无线电技术均体现了科技的作用。把英国产品运到巴黎销售,并到中国和日本投资,体现了市场拓展,故C项正确。
3.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
A.实行计划经济 B.国家干预经济
C.出现垄断现象 D.推行福利政策
解析:选C 计划经济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晚于材料时间“十九世纪晚期”,故A项错误;国家干预经济出现在罗斯福新政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十九世纪晚期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对经济自由化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故C项正确;福利政策普遍推行是在二战之后,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讲近代西2021-05-19 15:35:0917页
- 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2021-05-13 02:55:436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中国特色2021-05-13 00:17:5624页
- 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2021-05-12 22:12:2215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近现代2021-05-12 22:02:0230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中国特色2021-05-12 21:50:5422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的思想2021-05-12 17:23:425页
-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2021-05-12 16:33:2738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资本主义2021-05-12 15:54:3126页
- 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2021-05-12 13:35:3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