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0 KB
- 2021-05-20 发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第 7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考点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基础题 1、2、3 4、5、6
拓展题 7、8、9、14 10、11、12、13
一、选择题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下列能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成语典故是
( B )
①愚公移山 ②克俭于家 ③夸父逐日 ④一言九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愚公移山比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夸父逐日是说夸父
拼命追赶太阳,比喻执着追求理想,这都反映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①③正确。克俭于家
是说在家生活节俭,这体现了勤劳勇敢精神,②不符合题意,排除;一言九鼎是说一句话抵
得上九鼎重,常用来比喻信守诺言,这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④排除。故选 B。
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
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这首《卜算子·咏梅》以生动的文学艺术形式
导学号 92972295 ( A )
①表达了中华民族向往和平的美好追求 ②抒发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乐观情怀 ③体
现了科学理论武装人的价值引领 ④迸发出优秀作品鼓舞人的感召力量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 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可看出反映的是一种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
乐观情怀,故②正确。毛泽东的这首《卜算子·咏梅》是优秀作品,给人以鼓舞,故④正确。
①③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3.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并以“海纳百川,有容
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交流和共同发展。这表明
导学号 92972296 ( B )
①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的禀性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文化之中,②④说法错误。
4.和谐统一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民主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都是中国文化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当代中国应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A )
①它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②它是一个民族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传统文化的结晶
③它可以坚定的抵御一切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它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②说法错误;
③是盲目排外的表现,对待外来文化,要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
原则。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①④
说法正确。该题选 A。
5.2016 年 8 月 25 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第 31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
代表团全体成员时强调,我国体育健儿在里约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生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
神和中华体育精神,为祖国争了光,为民族争了气,为奥运增了辉,为人生添了彩。我国体
育健儿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 A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②为我国提供了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无关。
6.“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的今天,通过文化创新来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
义。”这段话( A )
①回答了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②看到了文化创新对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③指出了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认为民族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精神力量的集中表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题干中的这段话回答了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题干并未提及怎样发展社
会主义文化,而是说通过文化创新来培育、发展民族精神,③不选,民族精神的力量是民族
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④说法错误。
7.西汉编订的《礼记·儒行》中记载儒家弟子有“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追求;宋朝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明末清初的
大思想家顾炎武直接提出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这些名言警句中蕴涵的精神
( B )
①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②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③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④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材料中的名言警句蕴涵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
的旗帜,也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②③正确;勤劳勇敢精神是中华民族
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①错误;自强不息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④
错误。
8.60 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川藏、青藏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
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两路”精神
导学号 92972297 ( C )
①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②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③体现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④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了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在建设和养护川藏、青藏公路的过程中,形
成了“两路”精神,说明它彰显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
出表现,①④正确;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②错
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体现了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③错误。
9.在 2016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有代表提交了两个议案:一个是《关于长征
路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另一个是《在人民英雄
纪念碑前长燃圣火的议案》。这两个议案表达的共同主题是( A )
A.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B.明确历史使命,牢记历史仇恨
C.缅怀革命先烈,战胜内忧外患
D.丰富民族精神,融入时代内涵
[解析] 本题强调保护长征路线和长征精神,纪念英雄人物,体现了对革命精神的传承,
对爱国主义的激发,故 A 符合题意。两个议题目的在于传承革命精神,而不是记住仇恨,故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B 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通过纪念人民英雄,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但体现不了
我国要战胜内忧外患,故 C 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
发展无关,也不体现融入时代内涵,故 D 不符合题意。
10.近年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北斗导航卫星、航空母舰
等重大科技项目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国人为之欢呼,为之自豪,为之鼓舞……世界总能从中
国人身上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B )
①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核心和主题
②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③薪火相传,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
④起着决定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故②③正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①错误;“决定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
的作用”说法错误,故排除④。
11.在血雨腥风、内忧外患的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换取了
国家新生。他们的英名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然而,近期一些人,或是主观臆断,或是
恶意调侃,甚至虚构荒唐情节,把恶搞先烈当时髦,以调侃英雄为能事,用灰暗的心理、扭
曲 的 心 态 在 网 上 质 疑 英 雄 人 物 的 事 迹 , 诋 毁 英 雄 。 下 列 评 论 正 确 的 有
导学号 92972298 ( D )
①抹黑英雄就是抹黑历史,崇尚英雄就有民族未来
②玷污英雄人物光辉形象,缺失良知超越道德底线
③论证质疑能够明辨是非,网络表达也须充分尊重
④先烈壮举熔铸精神丰碑,中华民族精神岂容亵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部分网友以用灰暗的心理,扭曲的心态在网上质疑英雄人物的事迹,诋毁英雄,
这是对民族精神的亵渎,缺乏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体现,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故②④符合题意,①是英雄史观的体现,夸大了杰出英雄的作用,违背了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故排除,对于抹黑英雄的行为,应抵御,而不是
尊重,故③与题意不符。
12.2016 年 10 月 21 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长征途中耸立的一座座纪念碑铭记着尘封的历史,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硝烟和苦难,
感受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一座座纪念碑 导学号 92972299 ( C )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根源于先进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①不符合题意,一座座纪念碑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不是物质力量,④说法不对,根源于社会实践,不是先进文化,一座座纪念碑铭记着尘封的
历史,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硝烟和苦难,感受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这说明
一座座纪念碑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它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
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②③说法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风起云涌的新技术浪湖,素有“枪打出头鸟”的中国如何培植“创客文化”成为一
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从上一辈“言必称希腊”到改革开放时代“口必曰西方”,20 世纪的中
国“挨打”“挨饿”,21 世纪的当下变成了“挨骂”…归根结底,缺乏了中国气派,中国风
骨。只有立足于伟大的时代,哺育民族的精神积淀,呵护民族的精神家园,以海纳百川之胸
襟,大浪淘沙,践行核心价值增强精神定力,勇敢地在世界舞台上说“中国话”,传递“中
国声音”。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国人在培植“创客文
化”过程中怎样才能彰显中国气派。
[答案] 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②提高文
化鉴别力,奏响主旋律,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打牢精神支柱。
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④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吸收借鉴优秀的外国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传播。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
者。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解析] 本题要求运用弘扬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说明国人在培植“创客文化”过程中怎
样才能彰显中国气派,解答本题,需要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的措施回答;材料凸显了失掉了“中国特色”,要立足于伟大的时代,哺育民族的精神积
淀,呵护民族的精神家园,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民族精神的
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要以海纳百川之胸襟,大浪淘沙,故应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吸收
借鉴优秀的外国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传播,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践行核心价值观增强精
神定力,要勇敢地在世界舞台上说“中国话”,传递“中国声音”,启示我们要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历史是鲜活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一部中国发展史,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彰显
和升华的过程。从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担当到周恩来“为天下崛起而
读书”的志向,从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到罗阳“用生命擎起舰载机起飞”的壮举,
爱国主义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薪火相传,激励中华儿女不懈
奋斗,铸就辉煌。民族英雄戚继光领导戚家军抗击倭寇,郑成功勇逐荷兰殖民者光复台湾,
林则徐虎门销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狼牙山五壮士抗击日军等事迹,反映了中华民族在
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从未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
“国安则民无忧”,历经百年沉浮,中国人民更懂得“有国才有家,有国才有我”的深
意。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逐梦新长征中,虽然没有雪山草地、战火硝烟,
但有改革发展中的新难题、新困难,我们需要从爱国主义精神中汲取信心、智慧和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价值。
[答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价值,
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爱国主义的重要性的角度进行分
析说明,然后考生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进行说明,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和弘
扬时代精神的需要的角度进行说明。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20 02:05:497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20 01:49:1713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模拟高考人2021-05-20 01:46:0211页
- 课标版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核心突2021-05-20 01:41:435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小题2021-05-20 01:39:416页
- 高考政治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06为2021-05-20 01:37:2214页
-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2021-05-20 01:34:094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2021-05-20 01:30:0117页
- 浙江省2020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考前仿2021-05-20 01:28:5813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20 01:27:5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