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 MB
- 2021-05-20 发布
www.ks5u.com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填一填)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
(1)概念: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2.近现代气候变化
(1)时间尺度:19世纪末至今。
(2)变化特征: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变暖。
(3)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近现代气候变暖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使海平面上升
(1)原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
(2)影响:改变海岸线,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2.影响农业生产
3.影响水循环
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1.多使用清洁能源。
2.植树种草。
3.防止森林火灾。
4.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做一做)
1.判断题
(1)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全球气候变暖。( × )
(2)二氧化碳增多,百害无一利。( × )
(3)全球气候变暖,对世界各个国家都会带来极大危害。( × )
2.选择题
(1)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有( C )
A.全部使用天然气 B.毁林
C.加强国际合作 D.停止工业生产
解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是一个、两个国家的事情,需要各国积极参与、加强国际合作。
(2)二氧化碳能使大气变暖的原因在于其吸收( A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解析: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主题一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该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该漫画反映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大量融化,企鹅将会失去生存的家园。
(2)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的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1.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全球气候变化包括冷暖和干湿的变化,其原因包括多方面,其变化具有周期不一、冷暖交替的特点,具体如下:
(注:冰期全球气温降低、间冰期全球气温升高)
2.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
(1)自然原因: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等对全球变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人为原因: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影响气候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下图:
下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的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B )
A.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
解析:由图中可以直接看出,CO2浓度呈上升趋势,四个地区的温度也呈波动上升趋势,故它们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A )
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海拔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解析:由图可知,四个地区气温变化状况与CO2浓度的变化虽呈正相关关系,但并非完全同步,这说明CO2浓度是影响气温变化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气温的变化。
主题二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对策
美国科幻影片《后天》描述了“明天之后”的未来世界:北半球冰川融化,地球进入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在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中。而这一切都起源于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1)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提示:会使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的低地;对农业生产和水循环也会产生影响。
(2)为遏制地球变暖,我们可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主要是节能减排、植树造林。
1.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
(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2.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 ℃~5.8 ℃,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据此回答1~2题。
1.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C )
①冰川退缩
②冻土融化
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
④青藏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先减小后增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各地干湿状况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生物种类,但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结果不同;青藏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开始会因冰川消融量增大而增大,但之后会因冰川面积缩小而减小。
2.全球气候变暖,对工业的影响表现为( D )
A.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增加
B.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减少
C.各种能源的生产都会受到制约
D.煤炭工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后,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减少,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增加;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一些高耗能产业将受到限制。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此提出了《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读图完成3~4题。
3.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D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 D.波动上升
解析:读图可知,从1962年到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出波动上升的状态。
4.下列属于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是( C )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解析:气候变暖使各地的生长期延长,蒸发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B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解析:树木的生长速度与其所处的温度条件密切相关,温暖时期树木生长较快,年轮较宽。据该树木的年轮可知,该地经历了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的过程。
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C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解析:M处的树木年轮最窄,说明此时树木的生长速度最慢,这可能是这段时期的气温降低导致的,此时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海平面降低。
3.近些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雪线以年均2米到6.5米的速度不断上升。祁连山地区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主要原因有( D )
①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②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
③大量燃烧化石能源 ④农业生产大量引水灌溉
⑤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⑤
解析:大量燃烧化石能源导致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过度砍伐森林导致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增强了温室效应。
气温的变化过程证实着全球变暖的残酷事实。在全球普遍进入工业化的近100年来,地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了0.74 ℃。科学家对气候变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推测,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4~5题。
4.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C )
A.大量使用煤、石油
B.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大量被砍伐
C.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电冰箱
D.大量草场被破坏,草场沙化
解析:全球变暖主要是由燃烧化石燃料和破坏植被引起的。
5.导致上述现象的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D )
A.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B.海平面下降
C.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D.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延伸
解析:由于温度升高,北温带耕作会向高纬延伸。
6.下图是近15万年及未来2.5万年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末次冰期大约经历了12万年,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属间冰期。
(2)在冰期,气温的变化特点是什么?
(3)从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看,引起全球近15万年来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2)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期间仍存在温暖期和寒冷期的变化
(3)自然因素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曲线所示信息能正确理解间冰期与冰期的概念,末次间冰期与现代间冰期之间即为末次冰期的时间,大约是12万年,我们现在处于间冰期。第(2)题,由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到冰期中仍有温暖期和寒冷期的变化,但总体趋势是气温下降。第(3)题,全球近15万年来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
相关文档
- 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新教材人教B2021-05-20 02:12:419页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2021-05-20 02:12:217页
- 高中生军训自我鉴定2021-05-20 02:07:393页
- 高中政治的学习工作总结2021-05-20 02:07:371页
-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作为2021-05-20 02:06:582页
- 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2021-05-20 02:06:5610页
-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_32021-05-20 02:03:0311页
- 2018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1.1.2《2021-05-20 02:03:013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2021-05-20 02:02:5119页
-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3:细胞的2021-05-20 02:00:5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