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0.93 KB
- 2021-05-19 发布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2.找出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2)落英缤纷: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3)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4)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指人烟稠密。
(5)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又满足的样子。
三、作家介绍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
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他的代表作有《归去来兮
辞 并序》《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记
并诗》中的“记”。《桃花源记 并诗》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
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构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
往的理想社会。
四、文体知识
“记”是记载、描写事物的文字。主要通过记事、记物、写景来
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写法上大多以记述
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
1.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
概括)
点拨①自然环境优美。②社会安定和平。③百姓生活和乐。
2.探究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
点拨“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桃花源记》先通过渔
人的所见来展示这个社会的生活风貌,从村落、房舍、良田、美池
等一直写到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后通过村中人“自云”来揭
示这个社会的由来,又通过接待渔人来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但作
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
现的。因此,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
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存在于这个
现实世界之中的。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
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也反映了
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
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读这篇
文章,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
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其思想。
3.核心图解
相关文档
- 2020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2021-05-19 22:03:3415页
-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强化集中练散2021-05-19 22:03:336页
- 【统编版】五上语文《习作 8 推荐2021-05-19 22:03:325页
- 大丰亭湖联合2014届中考语文二模试2021-05-19 22:03:317页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名字2021-05-19 22:03:195页
- 高二人教版语文教学计划2021-05-19 22:02:284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2021-05-19 22:02:094页
- 一年级上册课时练语文园地四2021-05-19 22:00:542页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提升2021-05-19 22:00:378页
- 【精品资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2021-05-19 22:00:16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