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 MB
- 2021-05-13 发布
衡水点睛文化·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衡 水 点 睛 大 联 考
第三次联考·地理试卷
命题:衡水点睛文化编辑部
本试卷分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Ⅰ
卷(选择题,共6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题 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我国西北某地某年
4
月
17~20
日气温和气压变化情
况。读右图,据此回答
1~2
题。
1.4
月
17~20
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及可能带来的天气
现象是 ( )
A.
暖锋;绵绵细雨天气
B.
冷锋;大风沙尘天气
C.
气旋;大雾天气
D.
反气旋;冻雨天气
2.
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 ( )
A.
农牧业设施受到了损坏
B.
附近山区易出现泥石流
C.
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D.
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
我国东部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温(受地形影响)分
布图。读右图,据此回答
3~4
题。
3.
根据气温分布推测图示地形区的大致走向是 ( )
A.
东西方向
B.
南北方向
C.
东北———西南方向
D.
西北———东南方向
4.
图示区域拟建一乡村聚落,下列四地中最适合的选
址是 (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图甲为某农村聚落
M
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
OP
实际水平距离为
425
米。图乙为沿
PQ
一线所做的
地质剖面示意图。
M
聚落分布于两边山脊对称的宽谷中,当一年中,
M
聚落房屋的正午日影最长时,当地正
午太阳高度大致与甲坡坡度相等,且该日
M
聚落的日照时间从北京时间
8︰10
至
17︰50
,据此回答
5~6题。(已知:
tan30°=0.58
、
tan35°=0.7
、
tan40°=0.84
)
图甲 图乙
5.
该地的纬度约是 ( )
A.31°S B.36°S C.31°N D.36°N
衡水点睛文化·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
6.
下列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乙所示地形为背斜山
B.
乙处草坡因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C.
图乙森林为常绿阔叶林
D.M
聚落居民发现,该日昼长夜短
2014
年 冬 奥 会 在 俄 罗 斯 索 契 圆 满 结 束,这 是 历 史 上 俄
罗斯首次承办冬 奥 会。 索 契 是 俄 罗 斯 著 名 度 假 胜 地,城 区
在沿海地带呈狭 长 分 布。 右 图 为 “大 高 加 索 地 区 地 形 图”,
据此回答
7~8
题。
7.
在
2014
年冬奥会举行期间,索契比阿尔马维尔 ( )
A.
日照时间短
B.
气温高,日较差大
C.
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
日出晚,昼较短
8.
索契的河流特征是 ( )
A.
流量小
B.
河床比降大
C.
流域面积大
D.
结冰期长
右图是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回
答
9~10
题。
9.
图示区域年降水量 ( )
A.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
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C.
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
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10.
马更些河 ( )
A.
以雨水补给为主
B.
有明显的凌汛
C.
结冰期短
D.
含沙量大
黄山有著名的“天狗望月”景观。“天狗”是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据此回答
11~12
题。
11.“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下图中的 ( )
A.c、① B.a、② C.e、③ D.d、④
12.
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
D.
风化作用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据此回答
13~14
题。
1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B.
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衡水点睛文化·地理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C.
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
D.
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
14.
从图中可以看出 ( )
A.
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出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特点
B.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
C.
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D.
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低
读右图,
a
、
b
、
c
分别表示
0~14
岁、
15~64
岁、
65
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
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
15~16
题。
15.
图中
①②③④
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6.
图中
③
国
65
岁以上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
施是 ( )
A.20%
鼓励生育
B.15%
采取移民政策
C.60%
计划生育
D.30%
鼓励人员出国
右图是某时期武汉市长江两岸城区商品房均价与住
宅土地均价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
17~18
题。
17.
某大型电商欲在武汉新建一物流仓储中心,则选址较
合理的是 (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8.
某知名奢侈品拟抢滩武汉,其首选的地方可能是 (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
1
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
2
示意地租变化。读下图,据此回答
19~20
题。
图
1
图
2
19.
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 )
A.
西风;自西向东
B.
西北风;自东向西
C.
东南风;自东向西
D.
东风;自西向东
20.
图
2
中曲线能反映图
1
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在城乡
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
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
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右图为
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其中
a
、
b
、
c
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住人宅
基地变化,据此回答
21~22
题。
21.
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正确的是 ( )
A.
到
M
点时,村中心住人宅
B.
到
N
点时,村中心和村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
C.
到
P
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D.
到
R
点时,全村宅基地的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
22.P~T
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衡水点睛文化·地理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
A.
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B.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C.
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D.
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读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回答
23~25
题。
23.
关于图中
C
处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
D.
温带荒漠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24.
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
A
处气候资料的是 ( )
A B C D
25.
关于图中
B
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叙述是 ( )
A.
混合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
B.
大牧场放牧业,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
C.
商品谷物农业,经营的规模很大
D.
季风水田农业,水利工程量大
读美国灌溉用水量示意图,据此回答
26~27
题。
26.
图中的蔬菜水果和灌溉农业区位于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7.
丁地区灌溉用水量较少的原因是 ( )
①
气候较湿润
②
河流湖泊众多
③
以耐旱作物为主
④
以乳畜业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据此回答
28~30
题。
28.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
A.
土壤、水源
B.
光热、降水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
29.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
土地盐碱化
D.
洪涝灾害
30.
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 )
①
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
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
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
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衡水点睛文化·地理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
第
Ⅱ
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31.(6
分)图
1
和图
2
分别表示
2000
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的转移(占总量比重),读下图和表
2,完成下列问题。
图
1
图
2表2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省区排名
流出 省(市) 四川 湖南 安徽 江西 河南 贵州
占总量比重(%) 16.1 10.6 10.6 8.6 8.3 6.1
流入 省(市) 广东 浙江 上海 江苏 北京 福建
占总量比重(%) 35.5 8.9 7.2 5.6 5.6 5.6
(1)据图分析
2000
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4
分)
(2)据表
2
分析
2000
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2
分)
32.(14
分)大蒜在我国是一种秋播夏收作物,喜湿、喜肥、不耐 旱,忌 渍 水。根 据 联 合 国 粮 农 组 织 统
计,中国大蒜出口约占世界大蒜贸易量 的
90%,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图
1
中的阴影
区域为我国大蒜主产省区,回答下列问题。
(1)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地膜(图
2)能够提
高大蒜产 量 和 品 质,试 用 所 学 知 识 分 析 其 作
用。(4
分)
(2)试分析甲、乙两省区春季气候条件对大蒜生长的不利影响。(4
分)
衡水点睛文化·地理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
(3)我国大蒜在世界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但我国每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波动很大,近期甲、乙两省计划进
一步扩大大蒜种植规模,建设大蒜生产基地。你是否赞成甲乙两省的计划? 请说明理由。(6
分)
33.(14
分)右图为某地区地理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本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4
分)
(2)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6
分)
(3)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中河流上游植被破坏所导致其他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4
分)
34.(6
分)德国是欧洲西部面积较大的国家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德国河流众多,其中莱茵河纵贯南北。图乙是“德国城市间客流量在
100
万人以上的客流图(1993
年)”。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图甲中的农业区主要发展了乳畜业,试说明其生产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4
分)
(2)图乙中
a、b、c、d
四个城市,最高一级中心地最可能是 ,它的功能和服务范围比较
(填“大”或“小”)。(2
分)
相关文档
-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石城中学2020届2021-05-13 02:32:3712页
-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第三高级中学202021-05-13 02:31:323页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3单2021-05-13 02:30:063页
-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试卷22021-05-13 02:29:5914页
- 2019-2020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2021-05-13 02:29:4913页
-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2021-05-13 02:29:396页
- 200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2021-05-13 02:28:3411页
- 外科护理学练习试卷64-12021-05-13 02:27:0218页
- 广西省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届高三上2021-05-13 02:26:5111页
- 2016年山东省济南一中中考历史一模2021-05-13 02:26:42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