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9 KB
- 2021-05-12 发布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熟读、背诵课文。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背诵能力。
2、体会文章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把握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的语言特点。
情感目标
培养纯真、率直的性格和不慕荣利、追求淡泊生活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精神实质。
2、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学习流程】
预习导学
1、了解作者
陶渊明(365-427),字 ,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朝代)著名诗人。其中成就最高的是 ,多描写自然风光,表达对田园的热爱,揭露官场的黑暗。
2、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嗜酒( ) 辄尽( ) 吝情( ) 短褐( ) 箪瓢屡空( )
晏如( ) 汲汲( ) 黔( ) 俦( ) 衔觞赋诗( ) 欤( )
3、大声读课文,疏通重点字词句
(1)解释加点的词语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 )( )
不吝情去留( )
环堵萧然( )
箪瓢屡空,晏如也 (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
兹若人之俦乎 ( )
(2)翻译句子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③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④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合作研讨
(1)课文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这些语句刻画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形象?
(2)陶渊明“好读书”,为何“不求甚解”呢?你怎么看待这种读书方式?
(3)课文第二段中的“赞”如何理解?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的“不慕荣利”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4)本文多用否定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课堂小结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本文是作者的自传,以第三人称,从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称号写起,重点描写了他的生活、性格特点,描述出一个 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在写法上多用 ,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课后反思
1、抓住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多读培养语感。
2、设计多种活动,如表演竞读,小组抢答,小组必答,小组合作展示的方式来完成重要字词的积累和课文疏通。
3、要注意做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以便掌握学生的学情。
相关文档
-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7 认识钟表-人2021-05-12 19:26:4017页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2021-05-12 19:26:2832页
- 高二语文教案-鸿门宴2021-05-12 19:26:2874页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上学期期末学业2021-05-12 19:26:288页
-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2021-05-12 19:25:34138页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语2021-05-12 19:25:3419页
- 一年级上册音乐课件-祝你圣诞快乐_2021-05-12 19:24:5810页
-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课(听赏)瑶2021-05-12 19:24:472页
-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寻找有生命的2021-05-12 19:24:4111页
- 苏教小学语文一上《9大海睡了》PPT2021-05-12 19:24:2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