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 MB
- 2021-05-12 发布
《迎来春色换人间》
《智取威虎山》的由来
国共内战时期,整个东北除了长春、沈阳、锦州外都被共产党的解放军所控制。但山中仍有部分和共产党对抗的武装力量,解放军遂派出小股力量进行剿匪。亲身参与了剿匪斗争的曲波撰写了小说《林海雪原》。1958年,上海京剧院根据《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并参考同名话剧改编,并于1958年夏由上海剧院首创。
故事的主要情节
1946年,中国共产党的东北民主联军北满某地,某团参谋长少剑波率领的小分队进剿盘踞于威虎山的土匪座山雕。座山雕从前是土匪,还和日本人合作过。现在受封于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军保安第五旅旅长。威虎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侦察排长杨子荣主动请命乔扮土匪胡彪,以献土匪许大马棒的潜伏特务的联络图为名,进入座山雕的根据地威虎山。
他通过了座山雕的试探,送出了情报。同时少剑波在林区夹皮沟发动群众,学习滑雪。在庆祝座山雕的六十大寿的百鸡宴前夕,土匪栾平识破了杨子荣的身份。他在座山雕面前指控杨子荣,杨子荣充分发挥革命军人的大智大勇,最后战胜了栾平,并把这个顽匪置于死地。在
“
百鸡宴
”
上,杨子荣把匪徒灌醉,与参谋长率领的分队里应外合,全歼匪徒。
百鸡宴上
全歼顽匪
杨子荣在猎户常宝父女的帮助下剿灭二奶山的土匪,且获悉威虎山的上山地 形。
杨子荣威虎厅智斗栾平
经典人物形象
杨子荣
:
一个钢铁铸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英雄形象。在威虎山剿匪一役中,他既表现出了革命军人不畏艰苦、奋勇抗敌的顽强精神,又有革命军人的大智大勇。
“
深入敌营刺探军情
”
、
“
智斗栾平
”
、
“
里应外合,全歼匪徒
”
等无一不表现出革命军人的威武豪壮的英雄气魄和阳刚之气。虽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但革命的英魂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和膜拜。
革命英雄杨子荣
经典选段分析
1、
“
只盼着深山出太阳,管叫山河换新装。誓把反动派一扫光,把剥削根子全拔掉。共产党,迎来春色换人间,甘洒热血写春秋。
”
寥寥几句,不仅表现出了山区穷苦人家不堪剥削、无力反抗的悲惨命运,重要的是期望人民解放军能够消灭剥削,
“
翻身当家做主人
”
。一个
“
盼
”
字就表现出了人民的殷切期望。
“
太阳
”
是老百姓心中的太阳,是他们的希望。
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带给他们的曙光。
“
迎来春色换人间
”
共产党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让他们感觉到了春回大地的温暖。因此他们
“
甘洒热血写春秋
”
。谱写的不仅仅是个人的
“
春秋
”
,还有消灭土匪和反动派,给祖国带来美好生活的
“
春秋
”
。
经典选段分析
艺术特点之舞蹈与音乐
为进一步解释音乐的叙事功能如何活化英雄人物的建构,则需要通过特殊方式来呈现出来,那就是剧中音乐。
《智取威虎山》的戏曲便是剧中音乐。可分为声乐和器乐。声乐即唱腔,指有唱词的歌曲;器乐则为伴奏音乐,属于配乐的性质,起辅助和烘托作用。唱腔以剧中音乐的形式出现,使得歌曲可以被直接纳入叙事中,让剧中人物(特别是英雄人物)不仅演出他们的角色,更直接由演员唱出他们的感受。
如
“
百鸡宴
”
擒顽匪一幕,有风、雪、马等景物形象的音调,也有刻画杨子荣英雄形象的音调,但是自始至终都是以杨子荣为主体。在音乐布局上,器乐与声乐互为宾主关系,声乐为主,器乐为次。
相关文档
- 音乐计划总结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计2021-05-12 03:10:014页
-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打麦号子》2021-05-12 02:46:526页
-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2021-05-12 02:43:025页
- 二年级上册音乐课件-7跳竹竿 (1)_湘2021-05-12 02:37:0816页
- 上期音乐的教学工作总结2021-05-12 02:35:135页
- 六年级上册音乐课件-5 开心一刻 转2021-05-12 02:22:2013页
- 音乐兴趣组活动计划安排 音乐任务2021-05-12 02:18:573页
- 精编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2021-05-12 02:06:524页
-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 演唱 摇啊摇2021-05-12 02:02:466页
-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2021-05-12 01:58:5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