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9.00 KB
- 2021-05-12 发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2016·北京高考)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
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
之间的横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采用绘画形式表
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 )
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
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
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
2.(2014·海南高考)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打动了全国各族观众,抒发亲情的“时间都去
哪儿了”演变成全方位的“去哪儿体”,人们开出了长长的去哪儿了清单,有戏谑,有吐槽,
有感伤,更有真真切切的疑问。这说明( )
①贴近现实生活的文化作品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②各民族文化逐步走向趋同,中华民族认
同感增强 ③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的
文化生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
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
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
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由此可知,所谓的文化就是指( )
A.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的总和
B.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人们先天受教育的程度
C.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内容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5.晋东南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东北地区的民歌,音调高亢,有雄浑之感;晋南地区的
民歌,时代气息浓郁,感情热烈;晋中地区的民歌,灵活自由、富于变化。山西民歌的这些
特点表明( )
A.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各自特色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6.张大千创作的《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辉映交融,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
庐山的自然美。这说明( )
A.自然美离不开人的艺术创作
B.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一种特有现象
C.文化通过艺术作品产生强大精神力量
D.艺术修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7.“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这是北宋词人柳永吟咏杭州的佳句。柳
永曾在杭州生活过一段时期,他游历杭州山水名胜,感受杭州风土人情,深深爱上了这座风
光旖旎的城市,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望海潮》。这说明( )
①文化来源于实践 ②文化反映社会 ③文化由文人创造 ④文化引领生活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8.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是与百年文物进行对话的一段特殊旅程。修复文物不仅是创造价值,
也是我们民族性格和审美的塑造。这体现了( )
①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享用并发展文化 ③传承传统文
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④科技是培育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9.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
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
座和离席。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
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
①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
动 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答案精析
1.A [用山、桥、小舟之间的联系代表体细胞与小分子、基因之间的联系,这体现了科学与
艺术具有相通性,所以答案应选 A。B 错误,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社会实践;材料并没有表明
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C 项不选;D 与题意不符,题干强调的是科学的发展需
要借助艺术的传播。]
2.C [②观点错误,错在“趋同”,文化具有多样性,所以说各民族文化逐步走向趋同是错
误的;题干说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打动了全国各族观众,这是因为它贴近现实生活,所
以能够引起共鸣,同时也说明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故①③符合题意;④
观点与题意无关。]
3.B [审题时快速找到“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味”“城市的眼睛”这些有效的“题眼”
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从“题眼”信息中我们可以得出,城市文化离不开“雕塑”这一
物质载体,同时城市雕塑也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
不同国家的城市有不同的雕塑,这体现的是民族文化,而非世界文化;一般说来,一个民族
对本民族文化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④夸大了城市雕塑的作用。]
4.C [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不一定是文化,也可能是实践,A 对文化的理解错误;B、D 两项
都缩小了文化的范畴,排除。本题选 C。]
5.A [不同的地域,民歌的风格不同,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点,A 项符合题意;B、C、
D 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选 A 项。]
6.B [材料中“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说明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
物,是一种社会现象,B 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A 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C、D 都不符合材料主旨。]
7.C [游历杭州山水名胜,感受杭州风土人情,了解了这座风光旖旎的城市,创作了脍炙人
口的《望海潮》,这说明文化来源于实践,文化反映社会,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文化由人
民群众创造;④错误,优秀文化引领生活,而且材料强调的不是文化的反作用。]
8.D [材料中通过修复文物“不仅是创造价值,也是我们民族性格和审美的塑造”“是与百
年文物进行对话的一段特殊旅程”,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人们在实践
中创造享用并发展文化,选 D;③不选, 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④与材料无
关。]
9.B
相关文档
- 2020届二轮复习高考政治全国卷专用2021-05-12 00:42:576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12 00:31:2611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7国际2021-05-12 00:15:4948页
-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2021-05-12 00:11:546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11 23:59:359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一2021-05-11 23:58:215页
- 2020高考政治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考2021-05-11 23:42:223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11 23:19:5410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11 23:14:2611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11 23:11:47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