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3.85 KB
- 2021-05-11 发布
驳论文
v 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或直接
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
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
证的文体,叫做驳论文。
作者简介:
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福建
闽侯人。1930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先
后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及《前线》杂
志总编辑和北京市文教书记等职。1962年3月,以
“马南邨”的笔名在《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
杂文专栏一直写到同年9月2日。邓拓的杂文寓教于
乐,针砭时弊,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求甚解》是一篇杂
文也是一篇驳论。
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反
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作者的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批驳了“一般人”认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
是不好的”的观点,并建立自己的观点:不求甚解也
是有道理的。 先驳后立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v 1.“不求甚解”出自哪里?
v 2.“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v 3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论证他的观点?
v 4.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
全面理解?
v 5.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文中举了普列汉若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
著作,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的例子具体有
力地论证了“读书要虚心,必须要活读,
不能死读”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
更有说服力。
文中举了诸葛亮“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
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因为观其大略的人,
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这一
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文章结构
v 一、提出问题(1)
v 提出盲目反对“不求甚解”的观点是不对的。
v 二、分析问题(2-8)
v 批驳人们曲解“不求甚解”的态度,指出“不
求甚解”的真正含义,并举例论证。
v 三解决问题(9)
v 亮出观点,重要的书要反复读。
拓展延伸
v “开卷有益”指的是读书总有好处。但老
师认为“开卷无益”,请同学们针对“开卷
无益”进行反驳,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阅
读的体会,写一个片段,谈谈自己的看法。
自古以来,大家都一致认为开卷是
有益的,但是,开卷并非一定有益。
马谡熟读兵书,谈起兵法头头是道,
可是当诸葛亮委以重任命之领兵监守
街亭时却死搬兵书,令军队于无粮无
水的山上安营扎寨,结果被司马懿团
团围住断绝水源导致失败。可见只是
一味的开卷未必有益,更重要的是实
践和变通。
结束语: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
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愿同学们遨游书海,驰骋天地,
感受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
作业:
v 1.请同学们将课上所写的片段,进行整理修
改。
v 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我们
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一直以来,
家长们都认为学生上网“弊大于利”,不知
同学们是否同意家长的观点,请写一个片段,
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文档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马 说 (6)_鲁教2021-05-11 20:09:0727页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2021-05-11 20:09:0613页
- 人教部编版语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2021-05-11 20:07:0733页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件-第42021-05-11 20:00:4919页
-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一2021-05-11 20:00:4918页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语2021-05-11 19:50:1214页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教学课件:第三课2021-05-11 19:49:1112页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2021-05-11 19:39:1048页
- 高中数学选修2-2教学课件第1讲《导2021-05-11 19:35:1234页
- 2020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2021-05-11 19:34:59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