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3.69 KB
- 2021-05-08 发布
1
第 1 节 功和功率
考点一 功的计算与正负判断
对应学生用书 p89
1.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物体在__力的方向上__发生的位移.
2.计算功的公式:W=__Flcos__α__,其中 F 为恒力,α为 F 的方向与位移 l 的方向
之间的夹角;功的单位:__焦耳__(J);功是__标__(填“矢”或“标”)量.
3.正功和负功:根据 W=Flcos α可知:
0≤α<90° α=90° 90°<α≤180°
功的正负 W>0 W=0 W<0
意义 力 F 对物
体做正功
力 F 对物
体不做功
力 F 对物
体做负功
力 F 是动力
还是阻力 动力 阻力
【理解巩固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只要物体受力的同时又发生了位移,则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
(2)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
(3)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
(4)力对物体做功的正负是由力和位移间的夹角大小决定的.( )
(5)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 )
(6)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 )
[答案] (1)× (2)√ (3)× (4)√ (5)× (6)×
2
对应学生用书 p90
做功正负的判断
例 1 分析下列三种情况下各力做功的正负情况:(1)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
有一光滑斜面 b,物块 a 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的过程;(2)人造地球卫星在椭圆轨道
上运行,由图乙中的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3)小车 M 静止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球 m 用细
绳悬挂在车上,由图丙中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下摆的过程.则( )
A.图甲中,斜面对物块不做功
B.图乙中,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
C.图丙中,绳的拉力对小车做负功
D.图丙中,绳的拉力对小球做负功
[审题指导] 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及受力情况,根据功的计算公式 W=FLcos θ可判断
力是否做功.根据 F 与 L 的夹角大小,判断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负功.
[解析] 物块 a 下滑过程中,因为支持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大于 90°,所以支持力对物
体做负功,选项 A 错;因为卫星由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
的夹角大于 90°,所以万有引力对卫星做负功,选项 B 错;小球下摆的过程中,绳的拉力
使车的动能增加了,绳的拉力对小车做正功,C 错;又因为小车与小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
恒,小车机械能增加了,则小球的机械能减小了,所以绳的拉力对小球做负功,正确答案为
D.
[答案] D
, 判断功的正、负主要有以下
三种方法:
1.若物体做直线运动,依据力与位移的夹角来判断,此法常用于恒力做功的判断.
2.若物体做曲线运动,依据 F 与 v 的方向的夹角α的大小来判断.当 0≤α<90°时,
3
力对物体做正功;90°<α≤180°时,力对物体做负功;α=90°时,力对物体不做功.
3.依据能量变化来判断:此法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关键应分析清
楚能量的转化情况.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若有能量转化,则必有相关的力对物体做功.)
功的计算
例 2 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的俯视图如图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力 F1 和 F2 同
时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图中 v0 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经过一段位移的过程中,力 F1 和 F2
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 3 J 和 4 J,则两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
A.3 J B.4 J
C.5 J D.7 J
[解析] 当多个力对物体做功时,多个力的总功大小等于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故 W 合=WF1+WF2=3 J+4 J=7 J,选项 D 正确.
[答案] D
, 在计算力所做的功时,首先
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是要求哪个力做的功,这个力是恒力还是变力;其次进行运动
分析,明确是要求哪一个过程力所做的功.关于恒力的功和总功的计算方法如下:
1.恒力做功
对恒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力对物体做的功用 W=Flcos α求解.该公式可写成 W=
F·(l·cos α)=(F·cos α)·l.即功等于力与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或功等于位移与位
移方向上的力的乘积.
2.总功的求法
(1)总功等于合外力的功.
先求出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 F 合,再根据 W 总=F 合 lcos α计算总功,但应注意α应是合
4
力与位移 l 的夹角.
(2)总功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和.
(3)总功等于力与位移关系图象(F-x 图象)中图线与位移轴所围几何图形的“面积”.)
5
考点二 功率的计算
对应学生用书 p90
1.功率的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2.功率的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__做功的快慢__.
3.功率的公式
(1)P=W
t
,P 为时间 t 内的__平均功率__.
(2)P=Fvcos α(α为 F 与 v 的夹角)
①v 为平均速度,则 P 为__平均功率__.
②v 为瞬时速度,则 P 为__瞬时功率__.
4.额定功率:机械__正常工作__时输出的__最大__功率.
5.实际功率:机械__实际工作__时输出的功率.要求__不大于__额定功率.
【理解巩固 2】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小球在距地面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分别
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和斜抛,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关于这四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过
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飞行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不同
B.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小球做功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解析] 因为抛体运动的加速度恒为 g,所以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同,A 错误;重力
小球落地时做功的瞬时功率公式为 P=mgvy,vy 是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四个球落地时竖直方
向的分速度不全相同,竖直下抛、竖直上抛最大,重力落地时重力的功率最大,故 B 错误;
重力做功 WG=mgh,起点与终点的竖直高度相等,重力相等,重力做功相等,四个小球抛出
后,加速度都是 g,竖直方向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设高度为 h,则有:对于第一个球:h
=v0t+1
2
gt2;第二个球:先上升后下落,返回出发点时,速率等于 v0,则知竖直上抛小球的
运动时间大于竖直下抛小球运动时间;第三个球做平抛运动,h=1
2
gt2;第四个球竖直方向:
做竖直上抛运动,运动时间比平抛运动的时间长.故可知竖直下抛的小球运动时间最短,竖
直上抛的小球运动时间最长;由平均功率公式 P=W
t
知重力对每个小球做的功相同,但运动
时间不同,故平均功率不同,C 正确 D 错误.
[答案] C
6
对应学生用书 p91
例 3 如图甲所示,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 2 kg 的物体在拉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 )
A.物体加速度大小为 2 m/s2
B.F 的大小为 21 N
C.4 s 末 F 的功率为 42 W
D.4 s 内 F 的平均功率为 42 W
[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v-t 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即 a=0.5 m/s2,由
2F-mg=ma 可得:F=10.5 N,A、B 均错误;4 s 末 F 的作用点的速度大小为 vF=2v 物=4 m/s,
故 4 s 末 F 的功率为 P=FvF=42 W,C 正确;4 s 内物体上升的高度 h=4 m,力 F 的作用点
的位移 l=2h=8 m,拉力 F 所做的功 W=Fl=84 J,故平均功率 P-=W
t
=21 W,D 错误.
[答案] C
, 1.平均功率的计算方法
(1)利用 P=W
t
.
(2)利用 P=Fvcos α,其中 v 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瞬时功率的计算方法
(1)利用公式 P=Fvcos α,其中 v 为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2)P=FvF,其中 vF 为物体的速度 v 在力 F 方向上的分速度.
(3)P=Fvv,其中 Fv 为物体受到的外力 F 在速度 v 方向上的分力.
3.求功率时应注意的问题
7
(1)首先要明确所求功率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对应于某一过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
功率为平均功率,对应于某一时刻的功率为瞬时功率.
(2)求功率大小时要注意 F 与 v 方向间的夹角α对结果的影响.)
考点三 机车启动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 p91
两种常见机车启动问题的比较
启动方式 以恒定功率启动 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P-t 图
和
v-t 图
OA
段
过程
分析
v↑⇒F=P(不变)
v
↓
⇒a=F-F 阻
m
↓
a=F-F 阻
m
不变⇒F 不变,⇒v↑P
=Fv↑直到 P=P 额=Fv1,v1<vm
运动
性质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维持时间 t0
=v1
a
= P 额
(F 阻+ma)a
AB
段
过程
分析
F=F 阻⇒a=0⇒vm= P
F 阻
P 额不变⇒v↑F=P 额
v
↓⇒a=
F-F 阻
m
↓
运动
性质 以 vm 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BC 段 无
F=F 阻⇒a=0⇒
以 vm=P 额
F 阻
匀速运动
转折点
在转折点 A,F=F 阻,a=0,速
度达到最大 vm=P 额
F 阻
在转折点 A,P=P 额,匀加速运
动结束,但 a≠0,此时 v1=
P 额
F 阻+ma
;在转折点 B,速度达到
8
最大 vm=P 额
F 阻
注意
①P=Fv,F 是牵引力而不是合
力;
②P 额=F 阻 vm 时,即牵引力与阻
力平衡时,达到最大速度;
③无论以哪种方式启动,机车的
最大速度都等于其做匀速直线
运动时的速度,即 vm=P 额
F 阻
.
【理解巩固 3】 质量为 m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 a(定值)的
加速度启动,当汽车的功率为 P 时,司机立即将功率降到P
2
,且保持此功率运动一段较长时
间.已知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 ma,则汽车在以上运动过程中,速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象是( )
[解析] 汽车恒定加速度启动,设牵引力为 F,则有:F-ma=ma;解得:F=2ma,由 P
=fv 可知,当汽车的功率由 P 降到P
2
时,F 降到F
2
,此刻牵引力大小等于 ma,大小等于汽车
受到的阻力,故汽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A
9
对应学生用书 p92
恒定功率启动
例 4 (多选)“怀邵衡铁路”是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快速铁路,设计时速 200
km/h,西连沪昆高速铁路、东接衡茶吉铁路、北接湘西的张吉怀高铁,正线全长 318 km,
是加密湘西南地区横向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所示,是一辆动车在“怀邵衡铁路”
进入联调联试运行阶段,某段时间内它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 P-t 图象,如果列车在行驶过
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不变,那么对这段时间内该列车的运动情况的图象可用下图中的哪
些图象来表示( )
[解析] 根据 P=Fv,发动机的功率不变,汽车加速行驶的过程中,速度增大,则牵引
力减小,根据 a=F-f
m
,阻力不变,加速度减小;若汽车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则牵引力不
变,做匀速运动,故 A、B、D 正确,C 错误;故选 ABD.
[答案] ABD
恒定加速度启动
例 5 (多选)小车在水平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全过程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
所示,除 2~10 s 时间段内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已知在小车运动的过
程中,2~14 s 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 14 s 末关闭发动机,让小车自由滑行.小
车的质量为 2 kg,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则( )
A.小车受到的阻力为 1.5 N
B.小车额定功率为 18 W
C.1 s 末小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9 W
D.小车在变加速运动过程中位移为 39 m
[审题指导] 14 s 末让小车无动力自由滑行,小车只受摩擦力,故可以先求加速度,再
求出合力,等于摩擦力;再分析前 2 s 过程;2 s 到 10 s 为变加速过程,其位移可以由动
10
能定理求解.
[解析] 匀减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1.5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
=3 N,故 A 错误;匀速运动阶段,牵引力等于阻力,则有:P=Fv=3×6 W=18 W,故 B
正确;匀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1=3
2
m/s2=1.5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f=ma,解得:F=6 N.1 s 末的速度为:v1=a1t1=1.5 m/s,则 1 s 末小车发动机的输出功
率为:P=Fv1=9 W,故 C 正确;对 2~10 s 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Pt-fs1=1
2
mv2
2-1
2
mv2
1,
代入数据得解得:s1=39 m,故 D 正确.
[答案] BCD
, 对于机车启动问题应先弄
清启动方式是功率恒定还是加速度恒定.机车启动的方式不同,运动规律不同,即其功率、
速度、加速度、牵引力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不同.分析图象时应注意坐标轴的意义及图象变
化所描述的规律.
以恒定功率启动的过程不是匀加速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不适用,这时加速
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用 W=Pt 计算,不能用 W=FL 计算(因为 F 为变力),由动能定理得 Pt-
Ffx=ΔEk,该式可求解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过程的位移或速度问题.
以恒定牵引力加速启动时的功率一定不是恒定的,这种加速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常用 W
=FL 计算,不能用 W=Pt 计算(因为功率 P 是变化的).)
相关文档
- 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300字左右2021-05-08 23:48:003页
- 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引言 正12多面体2021-05-08 23:45:081页
- 国旗下讲话稿之高中升旗仪式讲话稿2021-05-08 23:43:323页
- 数学(心得)之对高中数学作业的反思2021-05-08 23:42:416页
- 2020高中班主任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2021-05-08 23:42:323页
-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律2021-05-08 23:42:1715页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检测:课时训练2021-05-08 23:41:535页
- 2020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评价练十四2021-05-08 23:41:129页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2021-05-08 23:40:3233页
- 高中数学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2021-05-08 23:38:4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