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3 MB
- 2021-05-08 发布
第
24
讲 环境保护
-
2
-
1
.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题。
美国西部森林频发山火。监测显示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下图示意美国西部部分地区
2013—2015
年山火的分布。
分别指出该地区山火与水土流失易发的季节
,
并分析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
-
3
-
答案
:
该地区山火易发生时间集中在夏季。水土流失易发生在冬季。过火林地地表植被覆盖低
,
植被对地表保护能力减弱
;
地表径流增大
,
加剧地表侵蚀。
-
4
-
2
.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各题。
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
,
如
1934
年出台了
“
泰勒放牧法
”,1935
年出台了
“
水土保持法
”
等
,
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图是美国过去
200
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
-
5
-
(1)
简述过去
200
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
(2)
指出
20
世纪
30
年代
,
美国中西部春季
“
黑风暴
”
频发的自然条件。
(3)
说明
“
泰勒放牧法
”
和
“
水土保持法
”
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
(4)
简述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
,
指出针对我国国情
,
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
(1)
总体呈下降趋势
(
先缓慢下降
,
后快速下降
,
再缓慢下降
)
。
(2)
春季多大风
,
天气干燥
,
生态环境脆弱。
(
任答两点
)
(3)
限制土地过度开垦
,
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
有效保护草地资源。
(4)
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
,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
(
任答一点
)
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
(
任答两点
)
-
6
-
一
二
三
一、环境污染与防治
例
1
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
,
完成下列各题。
-
7
-
一
二
三
(1)
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
,
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2)
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
:
(1)
污染总体呈
“W”
形变化
(
先减轻后加重
,3
日污染最严重
,
随后减轻恢复常态
)
。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
;
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入河流
;
河流流量小
,
河水自净能力差。
(2)
加强宣传教育
,
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
;
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
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
;
引水冲污
,
增强河水自净能力。
解析
:
第
(1)
题
,
从污染物浓度曲线可以看出
,
水污染总体呈
“W”
形变化。形成原因要结合降雨量和河流流量进行分析。第
(2)
题
,
防治该河水污染的措施主要有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
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
,
加强宣传教育等。
-
8
-
一
二
三
归纳提升
1
.
水污染及其防治
(1)
水污染形成与危害。
-
9
-
一
二
三
(2)
水污染防治。
-
10
-
一
二
三
2
.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
主要的大气污染类型、成因及危害。
-
11
-
一
二
三
-
12
-
一
二
三
(2)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
13
-
一
二
三
3
.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
(1)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与危害。
-
14
-
一
二
三
(2)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实现
“
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
。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如下表所示。
-
15
-
一
二
三
4
.
环境污染问题的分析思路
(1)
环境污染的成因。
一般情况下
,
环境污染多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
,
因此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
,
同时兼顾自然原因。如下表所示。
-
16
-
一
二
三
-
17
-
一
二
三
(2)
环境污染的危害
:
环境污染的危害主要从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角度的影响来分析。要根据具体的污染类型
,
结合区域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3)
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
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要
“
对症下药
”,
从污染形成的原因出发
,
结合区域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一般要从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环境管理等角度来分析。如下图所示。
-
18
-
一
二
三
在此基础上
,
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
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
严格限制污染企业的引进与发展
;
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规
,
加强环境监测
;
加强绿化
,
增强环境自净能力
;
加强地区
(
国际
)
合作
,
联动治理等。
-
19
-
一
二
三
二、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例
2
(2017·
全国
Ⅲ
卷
)
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
,
砍伐热带雨林
,
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
,
在一些地区
,
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答案
:
(
天然林层次丰富
,
林冠密度高
,)
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
,
林冠密度较低
,
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
(
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
,)
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
,
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
20
-
一
二
三
-
21
-
一
二
三
归纳提升
1
.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
石油资源的危机分析与应对措施。
理解石油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应从世界需求和资源属性两个方面分析
,
其应对措施应从开源、节流等方面进行考虑。具体分析如下。
-
22
-
一
二
三
(3)
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①
环境问题
:
释放
CO
2
和
SO
2
,
产生热污染等。
②
解决措施
:
优化用煤结构
,
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
23
-
一
二
三
-
24
-
一
二
三
-
25
-
一
二
三
3
.
资源问题及解决对策的分析思路
(1)
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
,
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
-
26
-
一
二
三
(2)
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
——“
开源
”
和
“
节流
”
。
①
“
开源
”
的具体举措
:
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
;
拓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
;
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②
“
节流
”
的具体举措
:
加强节约
,
利用科技
,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减少资源的浪费。
-
27
-
一
二
三
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例
3
(2017·
全国
Ⅱ
卷
)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
,
地表植被遭到破坏
,
土壤侵蚀严重
,
出现
“
红色荒漠
”
。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
,
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
,
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
28
-
一
二
三
答案
:
植被结构更复杂
,
截留降水效果更好
;
地表植被更丰富
,
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
,
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
,
涵养水源效果更好
;
地下根系更发达
,
固土能力更强
;
植被多样性更好
,
水土保持更稳定。
-
29
-
一
二
三
-
30
-
一
二
三
归纳提升
1
.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1)
森林资源匮乏
,
草场退化。
-
31
-
一
二
三
-
32
-
一
二
三
(3)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①
草地退化的原因、表现及危害。
②
保护草地
:a.
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强经济发展。
-
33
-
一
二
三
b.
我国保护牧场的措施。
-
34
-
一
二
三
(4)
生物多样性减少。
物种灭绝本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
-
35
-
一
二
三
2
.
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每一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
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可以判断该地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原因
(
多与区域特征有关
),
也有人为原因
(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
)
。我国主要生态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如下图所示。
-
36
-
一
二
三
-
37
-
1
.(2017·
全国
Ⅰ
卷
)(10
分
)
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
,
侧向枝条多
,
种子多
,
不易发生病虫害
,
移栽易成活。近年来
,
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
,
生长良好。然而不久
,
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
,
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答案
:
柽柳种子多
,
繁殖快
(
易扩散
),(2
分
)
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
;(2
分
)
侧向枝条多
,
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
,(2
分
)
导致森林结构变化
(
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
)
。
(2
分
)
破坏食物链
,
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2
分
)
-
38
-
思维导图
-
39
-
2
.(2017·
河南联考
)(10
分
)
读西安市冬、夏季气体污染和能见度变化曲线
,
完成下列各题。
(1)
比较西安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冬、夏季的浓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4
分
)
(2)
从大气角度分析
,
冬、夏季
9
时至
14
时能见度上升的原因。
(6
分
)
-
40
-
答案
:
(1)
冬季浓度高于夏季。
(2
分
)
冬季
,
西安市气候寒冷
,
燃煤量加大
,
有害气体排放量增多。
(2
分
)
(2)
冬季西安市早晨一般多浓雾天气
,(2
分
)9
时开始
,
气温上升
,
浓雾快速消散
,
能见度明显上升。
(2
分
)
夏季日出之后
,
太阳辐射加强
,
逆温逐渐消失
,
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加强
,
风速加大
,
污染物快速扩散。
(2
分
)
解析
:
第
(1)
题
,
根据图例可看出
,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浓度冬季高于夏季
;
原因是冬季西安市较寒冷
,
燃煤量加大
,
有害气体排放增多。第
(2)
题
,9
时至
14
时气温上升
,
气温升高后大气的对流运动增强
,
风速加大
,
雾霾和污染物扩散
,
能见度上升。
-
41
-
3
.(2017·
河南平顶山模拟
)(10
分
)
位于
“
海上丝绸之路
”
的广西北海市合浦县
,
过去沿海风景优美
,
水产丰富
,
生长着中国面积最大的珍稀植物红树林。现如今出现了众多开采石灰岩的私营矿场
,
且规模逐步扩大
,
与采石场相邻建有多个碎石场
,
已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下图示意合浦县沿海岸线铺开的连绵矿坑。
分析采石矿场和碎石场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危害
,
并指出当地国土管理部门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
42
-
答案
:
危害
:
破坏沿海红树林植被
,
沿海侵蚀加剧
;(2
分
)
造成土地资源破坏
;(2
分
)
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2
分
)
措施
:
加强管理
,
有序开采
,
做好矿石开采区的土地复垦
,(2
分
)
划定沿海红树林保护区。
(2
分
)
解析
:
由图中资料可知
,
图中地区采石矿场和碎石场会破坏该地红树林植被
;
采石会有严重的粉尘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
也会占用大量耕地。根据其所造成的危害
,
决定采取的措施
,
比如加强管理、划定沿海红树林保护区等
,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