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 KB
- 2021-05-08 发布
第三章 第2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学习目标】
1、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 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
3、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 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5、 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
6、 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知识结构】
1、 开门见山,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和分子,并出示彩图,分别介绍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和它们的结构。
2、 由实验现象的微观图示,物质结构的示意图,真实的分子、原子图像、化学发展史料等,让学生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的特殊性质和它们的区别、联系以及原子的结构等。
3、 由原子的质量描述极不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为有关化学式计算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1、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2、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3、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基本设想】
第1课时 分子、原子
分子、原子内容比较抽象,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行为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或者用球棍模型展示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金刚石、氯化钠的结构等,让学生感受分子、原子、离子的真实存在。
第2课时 原子的构成、离子
由汤姆生发现电子和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联想与启示。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原子的构成。
第3课时 原子的质量
建议将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过程由学生一步一步演算出来,这更利于学生理解,如m(碳)=1.993X10-26Kg,m(氧)=2.657X10-26Kg,m(碳)/12=1.993X10-26Kg/12= 1.66X10-27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993X10-26Kg/1.66X10-27Kg=16。再求一下钠、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巩固概念,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第 3 页 共 3 页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子、原子
〖引入〗
投影展示干冰、金属铜、氯化钠、金刚石等物质的微粒构成示意图。
〖教师小结〗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分子、原子、离子体积质量都很小,但的确是真实存在的。
〖讨论〗
在“水的电解”和“水的沸腾”中,水分子分别发生的怎样的变化?
〖播放动画〗
播放“水的电解”和“水的沸腾”微观过程的动画。
〖引导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板书〗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先分开,分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组成新的分子(生成物的分子);
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间间隙变了。
〖设问〗
分子和原子的有何区别和联系?
〖小结〗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题〗
1、 判断:分子大,原子小。
2、 判断: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3、 简答: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描述氢气燃烧的化学过程?
第 3 页 共 3 页
第2课时 原子的构成 离子
〖导入1〗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史:
1、古希腊:德谟克利特 中国:墨子
提出原子的概念
2、1803年,英国:道尔顿
提出原子学说
意大利:阿佛加德罗
提出分子学说
〖导入2〗
第 3 页 共 3 页
相关文档
- 化学计划总结之初三化学教学工作计2021-05-08 20:09:195页
-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变质问题汇编化学2021-05-08 20:05:554页
- 化学(心得)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创2021-05-08 19:15:204页
- 初中化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2021-05-08 18:14:142页
- 初中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通用)2021-05-08 18:04:582页
- 2007年第十七届“天原杯”初中化学2021-05-08 16:51:5513页
- 人教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分章知识点2021-05-08 16:18:4113页
- 2020年初中化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2021-05-08 16:16:235页
- 初中化学真题汇编物资的变化和性质2021-05-08 16:13:068页
- 初中化学中考常考化学方程式集锦2021-05-08 16:09:0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