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00 KB
- 2021-05-08 发布
绝密★启用前
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命题时间:2019.1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第 1-8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9-12 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选错得 0 分)
1.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B.蚂蚁很小,可把蚂蚁看成质点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作为参考系的
D.第 2s 内是一段时间间隔,这段时间为 2s。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 A 到 B,其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是相同的;
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
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校园田径运动跑道周长是 400m,同学跑完 3 圈的位移是 1200m,路程是零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
D.平均速度的大小叫做平均速率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向右,其加速度的方向可能向右
B.物体的速度方向向右,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向右
C.单位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5.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
两车的位置 x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t1 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 0 到 t1 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 t1 到 t2 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相等
D.从 t1 到 t2 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地点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的加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就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C.加速度为 g 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D.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的物体,落地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7.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CE 段的加速度最大
B.AB 段的加速度为零
C.整个过程中,E 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BC 段所通过的路程是 34 m
8.一物体自楼顶平台上自由下落 h1 时,在平台下面 h2 处的窗口也有一物体自由下落,如果
两物体同时到达地面,则楼高为( )
A. h1+h2 B. C. D.
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 T 内通过位移 x1 到达 A 点,接着在时间 T 内又通过位移 x2
到达 B 点,则物体:( )
A.在 A 点的速度大小为x1+x2
2T ; B.在 B 点的速度大小为3x2-x1
2T ;
C.运动的加速度为2x1
T2 ; D.运动的加速度为x1+x2
T2 。
10.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从 t=0 时刻开始的质点的 -t 图象(x 为位移),可以推
知( )
A.质点做匀减速运动
B.加速度的大小是 1 m/s2
C.t=2 s 时的速度是 1 m/s
D.t=2 s 时位移是 4 m
11.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质量相等则重力大小一定相等 B.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垂直于水平面
C.重心是物体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
1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 15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 0.16m;
再悬挂 20N 重物时,弹簧长度变为 0.18m,则弹簧的原长 L 和劲度系统 k 分别为 ( )
A.L=0.02m
B.L=0.10m
C. k=250N/m
D. k=500N/m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 2 小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
13.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该同学在小车的后面连上
纸带,利用纸带上打出的点计算小车各个时刻的速度。某次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该同
学已在这条纸带上取好了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计数点的编号依次为
A、B、C、D、E,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 s。他把一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
度线和计数点 A 对齐。
(1)根据该同学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判断小车与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相
连。
(2)用该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 A、B 之间的距离为______cm(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计算打到 B 这个计数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 vB=_______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t
x
14.为了探究弹力 F 和弹簧伸长量 x 的关系,某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
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图像。
(1)从图像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照实验要求做,从而使图像上端成
为曲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______N/m 和______N/m(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公式,共 40 分)
15(12 分).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它在最后 1 秒内的位移是 35m,则物体落地时速度是多
大?下落时间是多少?(g=10m/s2)
16(12 分).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足够长的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 5 s 末的速度是 6
m/s。求:
(1)第 4 s 末的速度;
(2)头 7 s 内的位移;
(3)第 3 s 内的位移。
17(16 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汽车
A 一直以 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从静止以 5m/s2 的加速度加速行驶,2s 后 B 车
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5m/s2。
(1)A、B 两车出发后何时第一次速度相等?
(2)A、B 两车出发后何时第一次相遇?
(3)画出 A、B 两车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像,并计算说明两车一共相遇几次?
绝密★启用前
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答案
命题时间:2019.1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写在对应题号框格上。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本答题卡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
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第 1-8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9-12 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选错得 0 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 2 小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
13.(1)左(2)1.50(3)0.18
14.(1)弹力过大,超过弹簧弹性限度
(2)66.7 200
三.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公式,共 40 分)
15(12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C D C C D A C D AB BD BD BC
解; 根据 (4 分)
由 v=gt 得 t=3.5s (3 分)
再加上最后的 0.5s,故 t 总=4s(2 分)
落地速度 vt=gt 总=40m/s(3 分)
16(12 分).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把初速度为零代入得
V5=at5 得出 a=1.2m/s2 (2 分)
所以 V4=at4=4.8m/s (2 分)
(2)S=1/2 at2=29.4 m (2 分)
(3)s2= 1/2 at22= 2.4m (2 分)
S3= 1/2 at32= 5.4m (2 分)
所以第 3 s 内的位移为 sⅢ=s3-s2=5.4-2.4 m=3 m (2 分)
17(16 分).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有:VA=VB=a1t1=5m/s (2 分)
所以 t1=1s (1 分)
(2)第一次相遇,即 AB 两车的位移相等
所以 SA1=SB1 (2 分)
VAt2=1/2a1t22 (2 分)
t2=2s (1 分)
(3)图略 (4 分)
有速度时间图像可以得知,在 6s 时,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相等,即位移相等,
所以一共相遇两次。 (4 分)
smvv t /35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