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00 KB
- 2021-05-08 发布
课时分层作业(二)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建议用时:25 分钟)
题组一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1.已知观察蠕虫的爬行需要利用显微镜,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逆时针旋
转,则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为( )
A.逆时针
B.顺时针
C.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
D.在左侧是顺时针,在右侧是逆时针
A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 180°后得到的像,即上
下相反、左右相反。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逆时针旋转,旋转 180°后还是逆
时针方向,因此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
2.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细胞后,欲换用高倍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
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
A.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
B.将小光圈换为大光圈
C.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D.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后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D [在使用高倍镜之前,首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然后将观察的目标移到视
野的正中央,再换用高倍镜,A 项正确;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将
小光圈换为大光圈,B 项正确;在换高倍镜时,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
光孔,C 项正确;换用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不能用粗准焦螺旋,D
项错误。]
题组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衣藻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的根本区别主要
是( )
A.是否有 DNA B.是否有核膜
C.是否有细胞膜 D.是否有核糖体
B [衣藻和蓝藻都是细胞生物,均含有 DNA,A 错误;衣藻属于真核生物,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B
正确;细胞生物均有细胞膜,C 错误;核糖体是原核细胞中唯一具有的细胞器,
真核生物中也具有,D 错误。]
4.如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__,其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
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其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
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
为其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
[解析] 图中 A 是细菌,B 是蓝藻,它们都是原核生物,都没有以核膜为界
限的成形的细胞核。蓝藻含有叶绿素、藻蓝素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图
C 是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图 D 是平滑肌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 (1)C 无细胞结构 (2)A、B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B
藻蓝素和叶绿素以及相关的酶 (4)D
题组三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及内容
5.下列对“细胞学说”理解合理的是( )
①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②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③提出了细胞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④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①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
的统一性,①正确;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②错误;③细胞学说没有提出细胞包
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③错误;④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
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④正确。综
上所述,D 正确。]
6.19 世纪,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观察植物的结构,得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
本结构。之后,施旺将这一结论推广到动物细胞,并提出“细胞是生命的最基本
单位”这一概念,由此创立了细胞学说。再之后,魏尔肖提出“所有细胞都来源
于已经存在的细胞”理论,从而完善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 )
A.是通过观察和分离细胞结构后创立的
B.是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创立并完善的
C.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D.使动物和植物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来
D [细胞学说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结构后创立的,但是并没有观察到细胞的
结构和分离细胞,A 错误;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是多位科学家共同研究的结晶,
主要建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B 错误;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进入细胞水平,C 错误;细胞学说使动物和植物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
来,D 正确。]
7.如下图所示,图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
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图甲 图乙 图丙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
→转动细准焦螺旋
D.要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D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而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②③的放大倍
数分别大于①④,所以要想放大倍数最大则应选择的组合是②③⑤,A 错误,D
正确;若将图中的乙转为丙则提高了放大倍数,所以应该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
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其中换用高倍镜③后应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物
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而不能提升镜筒,B、C 错误。]
8.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 3 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
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
核膜 光合作用(能否) 核糖体 细胞壁
甲 √ √ √ √
乙 √ × √ ×
丙 × √ √ √
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1)甲、乙、丙 3 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填编号)
A.洋葱 B.兔子
C.蘑菇 D.蓝藻
(2)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左下图)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右下图)在光学显微镜
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细胞间存在________性。
[解析] 洋葱是植物,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膜、核糖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兔子是动物,其细胞含有核膜、核糖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蘑菇是真菌,其细
胞含有细胞壁、核膜、核糖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含
有细胞壁、核糖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无核膜。大肠杆菌是细菌,其细胞含有
细胞壁、核糖体,无核膜,在有无核膜这一方面与植物细胞相比,充分显示了细
胞间的差异性。
[答案] (1)A B D
(2)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
核 差异
不能正确区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9.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念珠藻 ⑤发菜 ⑥青霉 ⑦噬菌体 ⑧
肺炎双球菌
A.①⑧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⑧ D.①④⑤⑥
C [酵母菌和青霉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噬菌体
属于病毒,蓝藻、念珠藻、发菜、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故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