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1.58 KB
- 2021-05-08 发布
物质的量浓度
考点一:物质的量浓度
1. 概念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单位mol/L。
2.注意:(1)在1L溶液中含有1mol的溶质,这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mol/L;
(2)溶液体积不等于溶剂体积,是溶质和溶剂混合溶解后的实际体积;
(3)“溶质”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化合物,也可以指离子;
(4)对于一定浓度的溶液,不论取用体积是多少,虽然在不同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量不同,但浓度是不变的。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将1 L 2 mol·L-1 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2 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C.将1 L 18.4 mol·L-1的H2SO4溶液加入到1 L水中,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 -1
D.将336 m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300 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
【答案】B
【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2∶3 C.3∶2∶1 D.3∶4∶3
【答案】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 g NaOH溶于水所得1 L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
B.1 mol·L-1 的Na2CO3溶液中Na+的浓度为1 mol·L-1
C.从1 L 0.1 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0.1 L溶液,则NaCl的浓度变为0.01 mol·L-1
D.1 L 0.2 mol·L-1的Na2SO4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答案】A
1. 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NA之间的关系
(1) 基本公式
(2) (标准状况)
(3)导出公式:
【1】在NaCl、MgCl2、MgSO4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Na+)=0.10 mol·L-1,c(Mg2+)=0.25 mol·L-1,c(Cl-)=0.20 mol·L-1,则c(SO42-)为( )
A.0.15 mol·L-1 B.0.10 mol·L-1
C.0.25 mol·L-1 D.0.20 mol·L-1
【答案】D
【2】将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1
B.所得溶液中Cl-的浓度为 mol/L
C.36.5 g HCl气体的体积为22.4 L
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65%
【答案】B
【3】将24.4 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密度为1.219 g·mL-1。
(1)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该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从该溶液中取出10 mL,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溶液的密度为________,含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含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将取出的10 m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答案】(1)6.1mol/L (2)20% (3) 6.1mol/L 20% 1.219g·mL-1 2.44g 0.061mol 0.61mol/L
1. 原理
在实验室中,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可以用固体直接配置,也可以将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将浓溶液配制成稀溶液,常用下面的关系式计算有关的量:
C(浓溶液) ·V(浓溶液) =C(稀溶液) ·V(稀溶液)
2. 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砝码,容量瓶,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3.容量瓶的使用
① 规格:容量瓶是用于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容量瓶有不同规格,常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
注意:容量瓶上标识:温度(20℃),容量,刻度线
② 检漏: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方法是往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一会儿,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漏水,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再紧塞,再倒立,再检验是否漏水。
③注意事项
a、按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
b、配制溶液时加入的溶液温度要与容量瓶上标有的温度一致。
c、容量瓶中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溶解或是稀释,容量瓶不能做反应器,不能长期贮存溶液。
d、容量瓶使用完毕,应洗净,晾干。
注意:量筒的量取液体的使用
仰视量筒的刻度线,则实际取液大于所需值
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则实际取液小于所需值
量筒的读数的使用
仰视量筒的刻度线,则实际取液大于所需值
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则实际取液小于所需值
4.配制步骤
以配置100ml 1.00mol/L的NaCl溶液为例:
a、计算:m(NaCl)=5.85g
b、称量:用托盘天平秤取NaCl5.9g(因为托盘天平精确到0.1g)
c、溶解:把称得的5.9g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d、移液:待溶液恢复至室温,将溶液沿着玻璃棒注入100ml的容量瓶中。
e、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一并注入容量瓶中。
f、摇匀: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g、定容:操作时加水要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眼睛平视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h、震荡:塞好容量瓶塞子,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g、装瓶: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装溶液。
以配制NaOH溶液为例,分析下列操作并填表: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以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为例)
变量
m
V
c
称量前小烧杯内有水
------------
------------
不变
称量时间过长
减小
------------
偏低
用滤纸称NaOH
减小
------------
偏低
向容量瓶注液时有少量流出
减小
------------
偏低
未洗烧杯和玻璃棒
减小
------------
偏低
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定容
------------
减小
偏低
定容时谁多用滴管吸出
减小
------------
偏低
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
------------
增大
偏低
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
------------
------------
不变
定容时俯视读数(读刻度)
------------
减小
偏高
定容时仰视读刻度
------------
增大
偏低
【1】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C.转移溶液时,没有等溶液冷却至室温
D.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
【答案】B
【2】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容量瓶前都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称好的固体试样需用纸条小心地送入容量瓶中
D.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来源:Z+xx+k.Com]
【答案】A
【3】(1)某实验需要用1.0 mol/L NaOH溶液500 mL。配制该溶液须用天平称量NaOH________g;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
(2)配制实验的操作步骤有:
a.用天平称量NaOH固体,在烧杯里加水溶解,冷却至室温
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1 cm-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d.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每次洗涤液一同注入容量瓶中,并摇匀
e.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振荡摇匀。
(3) 填写下列空白:
①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
②该配制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③定容时,若俯视凹液面,会使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④若没有进行d步操作,会使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⑤在进行b步操作时,不慎有液体溅出,下列处理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
A.继续进行实验
B.添加部分NaOH溶液
C.倒掉溶液,重新配制
D.倒掉溶液,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答案】(1)20.0g 5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2)① abdce ② 搅拌、引流 ③ 偏高 ④ D
【4】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配制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稀盐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称量4 g NaOH配制0.1 mol·L-1NaOH溶液1 000 mL时,砝码错放左盘
D.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并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D
1.实验室拟配制100 mL 1.0 mol/L Na2SO4溶液,在以下三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①将14.2 g Na2SO4溶于100 mL水中 ②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将20 mL 5.0 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B
2.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 mL 1 mol·L-1 BaCl2 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B.75 mL 2 mol·L-1 CaCl2溶液
C.150 mL 2 mol·L-1 KCl溶液 D.75 mL 1 mol·L-1 AlCl3溶液
【答案】C
3.若20 g密度为ρ g·cm-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 g Ca2+,则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ρ400 mol·L-1 B. 20ρ mol·L-1
C.2.5 ρ mol·L-1 D.1.25 ρ mol·L-1
【答案】C
4.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5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________;
(2)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仪器名称);
(3)经计算,配制5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量取硫酸时应选用________规格的量筒;
A.10 mL B.50 mL C.100 mL D.200 mL
(4)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稀释过程中,少量浓硫酸不慎沾在手上,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 mol·L-1,配制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可能引起该误差的原因___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
②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
③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立即进行后面的实验操作
④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出
⑤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⑥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正放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答案】(1)D (2)玻璃棒和500ml容量瓶 (3)27.2 B (4)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去,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NaHCO3稀溶液 (5)
5. 实验室常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0g/㎝3。
(1)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列式计算)
(2)配制100mL3.00mol/L的盐酸,需以上浓盐酸多少mL?(列式计算)
(3)用浓盐酸配制该稀盐酸需要以下哪些步骤(按操作顺序填写序号): 。
①计算 ②装瓶③用50 mL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盐酸④洗涤⑤移液⑥稀释⑦定容⑧摇匀
【答案】(1)C=1000×1.20×36.5%=12.0mol/L
(2)设需浓盐酸xml
1000ml×3.00mol/L=12.0mol/L x
X=25ml
(3)①③⑥⑤④⑦⑧②
6.在0.2 L由NaCl、MgCl2、CaCl2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 mol,含溶质MgCl2的质量为 g。
(2)该混合液中CaCl2的物质的量为 mol,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 L,稀释后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答案】.(1)0.2 9.5 (2)0.1 0.1
7.Na2CO3·10H2O俗名芒硝,医疗上可用于泻热,润燥,软坚,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现用芒硝配制0.2 mol·L-1的Na2CO3溶液480 mL。
(1)应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为 。
(2)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填空:
①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
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 (填序号,下同),偏低的有 ,无影响的有 。
(3)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 。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4)某同学改用固体Na2CO3配制上述Na2CO3溶液的过程如图1-3-21所示:
图1-3-21
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答案】(1)28.6 g (2)①④ ②③ ⑤ (3)BCE (4)B
8.苏红课间到超市买回的矿泉水瓶上的标签中部分内容如图1-3-22所示。
×××
(饮用矿泉水)
净含量:350 mL
配料表:纯净水、硫酸镁、氯化钾
保质期:12个月
主要成分:钾离子(K+):1.0~27.3 mg/L
镁离子(Mg2+):0.1~4.8 mg/L
氯离子(Cl-):10~27.3 mg/L
硫酸根离子(SO42-):0.4~19.5 mg/L
图1-3-22
请认真阅读标签内容,计算:
(1)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大值为 。
(2)一瓶合格的这种矿泉水中SO42-的物质的量不能超过 。
【答案】 12×10-4 mol/L 27.1×10-5 mol
9.实验室有V L含有MgSO4与K2SO4的混合溶液,为测定其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张晓同学将此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MgOH2;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为BaSO4,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答案】 22b-aV mol·L-1
相关文档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5-08 16:37:018页
-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与可持2021-05-08 15:46:0511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2021-05-08 15:32:1011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2021-05-07 21:11:5913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量在2021-05-07 21:04:2711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的2021-05-06 14:37:476页
- 2014复习备考高考化学红对勾系列一2021-05-06 13:45:0823页
-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2021-04-29 03:00:278页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2021-04-28 17:51:426页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2021-04-28 17:50:39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