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00 KB
- 2021-05-08 发布
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物理量为标量的是( )
A. 力 B. 加速度 C. 位移 D. 平均速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力,加速度,位移都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平均速率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D正确。
2.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B.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成质点
C. 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 研究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答案】D
【解析】
A、B项:质点是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抽象的点,是实际物体的理想化模型。只要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影响研究的问题,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所以不能说“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故A、B错误;
C项:因为有大小才可能自转,而且地球表面线速度的大小跟地球半径有关,所以研究自转时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项:地球的大小比公转轨道长和公转半径小的多,不影响对公转运动的研究,可看作质点,故D项正确。
3.短跑运动员在100m短跑比赛中,测得前7s内的平均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平均速度是
A. 9m/s B. 9.6m/s C. 10m/s D. 10.2m/s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故C正确。
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且一定在物体上
B.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
D. 自由下落的物体不受重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不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比如均匀的圆环,重心在圆环之外,故A错误;
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B正确;
C.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则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C错误;
D.自由下落的物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故D错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 用细木棍拨动浮在水中的圆木,圆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木棍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拉长的方向
D. 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的方向。
【答案】B
【解析】
【详解】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桌面,所以是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故A错误;用细木棍拨动浮在水中的圆木,圆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木棍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B正确;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C错误;由于杆的形变可以沿任何方向;故杆对物体产生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6.在平直公路上以1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6.0m/s2,则它刹车后4s内的位移是( )
A. 54m B. 36m C. 27m D. 24m
【答案】C
【解析】
【详解】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刹车的加速度和初速度,求出刹车到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分析刹车后4s时汽车的运动情况,再选择公式求解汽车刹车后4s内的位移.
解: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v0=18m/s,a=﹣6m/s2,t=4s,设经时间t汽车速度减为零,由v=v0+at,得t==3s,即t=3s时,汽车速度刚好减为零,则汽车刹车后4s内的位移为s=v0t+at2=18×3﹣×6×32=27m,故选C.
7.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比乙先着地 B. 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 甲、乙同时着地 D. 无法确定谁先落地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中“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可知,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规律可进行分析。
【详解】ACD.由于甲乙处于同一高度,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公式,可知,时间为,时间相同,甲乙同时落地,故AD错误,C正确;
B.自由落体所受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都为g,故B错误。
8.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 )
A. 在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在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在内保持静止
【答案】A
【解析】
【详解】AB.图像中质点在内速度一直增大,且斜率一定,所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
CD.图像中质点在速度保持不变,所以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D项不符合题意.
9.某厂家测试汽车性能时,测出了汽车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x=10t–0.1t2(位移和时间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1 m/s2
B. 该汽车做减速运动到停止的时间为50 s
C. 该汽车刹车瞬间的初速度大小为20 m/s
D. 该汽车由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所通过的路程为5 m
【答案】B
【解析】
【详解】AC、根据得汽车刹车的初速度,加速度,故A、C错误;
B、则汽车刹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故B正确;
D、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通过路程,故D错误;
10.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前8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在第4 s末改变运动方向
B. 0-4 s内的加速度大于6-8 s内的加速度
C. 前8 s内的位移为16 m
D. 第6 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知第6s末物体的速度方向由正向变为负向,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前6s速度方向不变,故A错误;
B、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可知,0−4s内的加速度小于6−8s内的加速度,故B错误;
C、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小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则知,前8s内的位移为:,故C错误;
D、由图知物体在前6s内沿正方向运动,在第6s末改变运动方向,开始沿负方向运动,故第6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故D正确;
二、多选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1.下列运动图象中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图像的斜率不变,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大,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物体速度随时间不发生变化,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12.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也为正
B. 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C.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D. 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也可能做加速运动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正,故A正确;
B.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如果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越来越小,故B错误;
C.速度越来越大只能说明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而加速度可以越来越小,故C错误;
D.加速度为负值,如果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故D正确。
13.从悬崖顶自由落下一小石块,测得它在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是25m,若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
A. 小石块落地时的速度是25m/s
B. 小石块在空中下落的时间是3s
C. 小石块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5m/s
D. 此悬崖顶端距地面的高度是45m
【答案】BD
【解析】
【详解】ABD.设物体从塔顶落到地面所经历时间为ts,通过的位移为H,物体在(t-1)s内的位移为h,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有:
联立解得
所以石块的末速度为
故A错误,BD正确;
C.小石块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故C错误
14.某物体运动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 内的位移为10m
B. 内的加速度为
C. 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 第1s内与第5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BC
【解析】
【详解】A.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0~5s内的位移
,故A错误;
B.0~2s内的加速度,故B正确;
C.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都是正值,所以方向相同,故C正确;
D.第1s末所在位置的图象斜率为正值,第5s末的所在位置的图象斜率为负值,所以第1s末与第5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D错误。
15.图为同一水平面上的两物体A、B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从图象上可知
A. B物体作匀速运动,A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B. 20s末A、B两物体相遇
C. 20s末A、B两物体相距最远
D. 40s末A、B两物体相遇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物体A的速度保持不变,故A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的斜率保持不变,速度均匀增大,故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C.在0~20s内物体A的速度始终大于物体B的速度,A在B的前方,两者间距逐渐增大。20s后,物体B的速度始终大于物体A的速度,两者间距减小,所以20s末A、B相距最远。故B错误,C正确;
D.根据“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40s末,A的位移,B的位移为,所以,所以40s末A、B相遇,故D正确。
1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
A. 第1s内的位移是5m
B.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D.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2m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第1s内的位移,故A错误;
B.前2s内的位移,则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B错误;
CD.根据,得质点的加速度,任意1s内速度增量为,则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为
故CD正确。
三、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7.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你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打点计时器是_________(填“打点”、“计时”或“测速”)的仪器。
(2)如图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其中第一个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第二个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
【答案】 (1). 计时 (2). 电火花 电磁
【解析】
【详解】(1)打点计时器是通过打点来计时的仪器;
(2)其中第一个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第二个是电磁打点计时器。
18.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得到了如图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从某点开始,已在纸带上每隔取好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依次先后编为A、B、C、D如图所示。测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___,C点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
【答案】 (1). 1.2 m/s2 (2). 0.3m/s
【解析】
由于AB=1.2cm,AC=3.6cm,AD=7.2cm,则BC=2.4cm,CD=3.6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xCD-xBC=xBC-xAB=1.2cm=aT2,解得a=1.2m/s2.
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19.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
(1)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可读出其示数l1=_____cm.
(2)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___N(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3)某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在弹性限度内弹力与弹簧总长度的F-l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a的原长比b的短
B.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D.测量同样的力,a的精确度比b的高
【答案】 (1). (1)25.85 (2). (2)0.98N (3). (3)AC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指针在刻度线25.8和25.9之间,估读一位,得到结果25.85cm;
(2)弹簧的弹力与挂钩的重力平衡,两个挂钩的重力是2mg,所以弹簧的读数为:
(3)根据弹簧弹力的大小计算公式: 可知图像与横坐标的交点表示弹簧的原长,所以a的原长小于b的原长,故A对;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大小成正比,而不是弹簧的长度,故B错;图像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所以a的劲度系数大于b的劲度系数,故C对;测量同样的力,劲度系数小的形变量就大,所以精确度就高,即b的精确度高,故D错;故选AC
四、计算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一滑块自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3s末的速度是6m/s,求:
(1)第4s末的速度;
(2)前7s内的位移;
(3)第7s内的位移。
【答案】(1)(2)(3)13m
【解析】
【详解】(1)滑块的加速度:
则第4s末的速度
(2)由得物体前7s内的位移为:
(3)物体前6s内的位移
第7s内的位移
21.从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求:
(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小球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速度;
(3)自开始下落计时,最后一秒内的位移。
【答案】(1)(2)(3)35m
【解析】
【详解】(1)由,得:
;
(2)下落总时间一半时的速度为:
;
(3)前3s内的位移
最后内的位移:
22.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99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2.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5m/s,问: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取10m/s2).
【答案】(1)224m(2)8.6s
【解析】
【详解】(1)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有
则
v1=50m/s
自由下落距离为
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
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
运动员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
23.汽车以10m/s速度匀速行驶,匀减速刹车需2s能停下。现该汽车正以10m/s速度行驶,司机发现正前方12m处有一以4m/s速度与汽车同方向匀速行驶电动自行车,司机立即开始刹车,同时电动自行车也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求:
(1)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从司机刹车开始计时,汽车与电动自行车的速度相等所需的时间;
(3)汽车与电动自行车的最小距离。
【答案】(1)(2)1s(3)9m
【解析】
【详解】(1)设汽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则
(2)设汽车速度减小到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所需时间为t,自行车加速度为a2,则
得t=1s
(3)在这段时间里,汽车的位移
自行车的位移
最小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