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8 MB
- 2021-05-08 发布
地 理
大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微专题三 风向判读及风力大小
专题整合突破
知能整合
考题调研
归纳拓展
新题再练
知 能 整 合
考 题 调 研
(2018
·
全国
Ⅱ
)
恩克斯堡岛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
年
2
月
7
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下题。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
解析
】
由图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
75°S
附近,即位于极地东风带内,常年盛行东南风,因此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西北方向。故选
D
。
D
归 纳 拓 展
1
.风的形成
(1)
高空风与近地面风: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与等压线有一个
30°
~
45°
的夹角;试题没特别说明一般当近地面的风来处理;各类等压线图中凡涉及风向问题,一般通过作图方法解决。
(2)
海陆风与季风:海陆风反映的是海陆之间风向的日变化;季风反映的是海陆之间风向的季节变化,都与海、陆两者的气温差异进而导致气压差异有关。成因都是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3)
山谷风:白天山坡增温快,暖空气膨胀上升,与山顶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因离地较远,空气增温较少,谷地上空空气收缩下沉,垂直方向的气流导致山坡与山谷近地面和高空出现气压差,从而在近地面形成由谷底吹向山坡的风即谷风;夜晚山坡降温快,同高度的谷地上空,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山顶空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冷空气下沉使空气密度加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被迫抬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
(4)
城市风:城市由于热岛效应,气温高于郊区,导致近地面城市气压低于郊区,故风由郊区流向城市,形成城市风,城市风一直由郊区流向城市,它的强弱取决于城郊的气温差异大小。
(5)
狭管风
(
效应
)
: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狭谷地形时,风速加大。城市狭管效应指城市高层建筑物间距小,导致风力增加。因此建筑布局可加大楼间距或让楼间走廊与城市主导风向偏离一些。
(6)
焚风:是指当气流经过山脉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湿度减小。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可以促进春雪消融,作物早熟;也易引起森林火灾,干旱等自然灾害。
2
.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
风与气候:
风带和季风作为大气环流因素影响气候的形成。如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季节性受盛行西风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的
“
冬雨
”
;在季风环流的影响下,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离岸风与向岸风对降水的影响较大。如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中就是向岸风形成地形雨,低纬信风从较低纬度的海洋吹向较高纬度的陆地,高温湿润。相应的,离岸风由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较为干燥。
(2)
风与地貌:
风成地貌在气候干旱的地方表现明显。主要的风蚀地貌有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城堡和雅丹地貌;主要的风积地貌有沙丘、沙垄、黄土高原。风力作用强的地区,相应的流水作用就较弱,但沿海地区除外。
(3)
风与洋流:
风对洋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风海流是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如低纬信风作用下形成了南北赤道暖流,北半球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了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南半球在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了西风漂流
(
寒流
)
;北印度洋由于海域面积小,形成了季风型洋流:另外,离岸风对洋流也有影响,如南美低纬度大陆西部海域,东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海水在离岸风的作用下向西北运动。深层海水来补偿,形成上升流。
(4)
风与生物:
旗形树的形成与风有关,树木的枝叶只生长在树干的一侧,远看就像一面旗子插在地上,在盛吹定向强风的地方
(
如高山和海岸边
)
,树木向风面由于受风的袭击而损坏,或者过度蒸发而死亡,因此向风面不长枝条;而背风面因受风的影响较小,旗形树不仅木材质量较差,而且因枝叶稀疏,光合作用的总面积较小;所以树木的生长也很缓慢。另外。风有利于花粉的传播和消散,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当风速和风力超过一定限度时
(
如台风
)
,就会形成风灾,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我国北方初春
(3
月
)
的倒春寒,就是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产生农作物冻害。风力较大的地方,往往植被比较矮小。冬季风或寒冷气流对生物往往产生冻害。
(5)
风能:
风能是由太阳辐射能引起的。其优点有:清洁;可再生;储量巨大;分布广泛。缺点有:大规模开发会对自然环境景观造成破坏;发电不稳定;密度低;地区差异大。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
三北
”
(
东北、西北和华北
)
主要是受冬季风影响;东南沿海和附近岛屿主要受海陆风和夏季风影响。
(6)
城市规划:
风对大气污染物既有稀释作用,又有输送扩散作用。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布局要考虑当地主导风向或盛行风向。如南亚地区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与主导风向相垂直的远郊,即西北或东南方向。再如,伦敦终年吹西南风,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即东北方向。当然也可布局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远郊,即西北或东南方向。
新 题 再 练
(2018
·
湖南怀化教育质量监测
)
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而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地表热量分布不均造成,下图为昆士兰州
(
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北部
)
太平洋沿岸某气象观测站在
3
月中某两天测定的风力大小统计图。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关于该气象站
M
、
N
两日的判断,合理的是
(
)
A
.
M
日正午气温相比更低
B
.
N
日正午气温相比更高
C
.
N
日次日为风和日丽
D
.
M
日次日可能为晴朗天
(2)
乙时刻大约是
(
)
A
.
8
:
00
B
.
14
:
00
C
.
18
:
00
D
.
23
:
00
(3) N
曲线丁时刻该地风向最可能为
(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D
B
B
【
解析
】
(1)
图中
N
曲线丁时刻风力接近
10
级,不可能是海陆风,由材料可知此时南半球低纬度太平洋沿岸气象站在
3
月,最可能是台风,次日受台风影响,不可能风和日丽;
M
曲线表示的海陆风,午后
2
点陆地气温最高,海洋和陆地温差最大,风力最大,乙时刻为
14
点,
M
曲线乙时刻风力比
N
大,说明
M
日正午气温较
N
日气温高;
M
夜间风力也较大,夜间气温较低,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次日可能为晴天,
D
正确。
(2)
图中
N
曲线丁时刻风力接近
10
级,不可能是海陆风,由材料可知此时南半球低纬度太平洋沿岸气象站在
3
月,最可能是台风;
M
曲线表示的海陆风,午后
2
点陆地气温最高,海洋和陆地温差最大,风力最大,乙时该为
14
点,
B
正确。
(3)
图中
N
曲线丁时刻风力接近
10
级,不可能是海陆风,由材料可知此时南半球低纬度太平洋沿岸气象站在
3
月,最可能是台风,此时台风并没过境,该地位于台风的西侧,最可能是西南风,
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