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7 MB
- 2021-05-08 发布
模块一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时期
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
农业起源
(1)
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2)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3)
工具有石、木、骨器
(4)
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
夏商周
奠定农业社会基础
(1)
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
(2)
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
(3)
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4)
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战国
传统农业形成
(1)
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2)
生产技术:注意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
(3)
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4)
经营方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从秦汉至宋元
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1)
耕作方式:牛耕普及
(2)
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等
(3)
耕作技术:出现代田法、耕耙技术
(4)
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出现翻车、筒车等
明清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
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2)
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朝代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农书名
作者
地区
主要内容
《
宝坻劝农书
》
袁黄
天津宝坻
包括天时、地利、田制、播种、耕治、灌溉、粪壤、占验等八篇
《
农桑经
》
蒲松龄
山东淄博
蚕桑
《
梭山农谱
》
刘应棠
江西奉新
记叙了从种到收的水稻生产全部过程
《
三农记
》
张宗法
四川什邡
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
《
浦泖农咨
》
姜皋
上海松江
水稻栽培管理的技术和经验
《
马首农言
》
祁隽藻
山西寿阳
内容包括地势气候、种植、农器、农谚、占验、方言、五谷病、粮价物价、水利、畜牧、备荒、祠祀、织事、杂说等
14
篇
《
农言著实
》
杨秀元
陕西三原
关中旱塬地区农业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