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 MB
- 2021-05-08 发布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二轮复习
考纲
点击
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考情
播报
1.
多以我国某些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典型
案例考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
侧重于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
基本国情
(1)
发展中国家:肩负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
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
(2)
面临严峻挑战
2.
契机
1994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了
《
中国
21
世纪议程
—
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
。
庞大的
人均资源不足
严重
综合国力
人口基数
环境污染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
循环经济
手段:
技术
核心:提高
效益
资源利用方式:
方式
原则:资源输入
、资源再利用、
废弃物再生
目的:经济活动的
环境无害化
生态
环境友好
减量化
资源化
生态化
2.
具体可持续发展模式实施
(1)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
——
基本途径是
。
(2)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
大力推行
。
(3)
公众参与
——
提倡适度消费。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任务的阶段,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必然性分析如下图:
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中国生态环境恶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其联系如下图:
项目
含义
循环
经济
①
农业资源得以再生;
②
综合效益突出;
③
实现良性循环
项目
含义
实现
循环
经济
的途
径
工
业
清洁
生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项目
含义
实现
循环
经济
的途
径
农
业
生态
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上,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要点一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
.
庞大的人口压力
2
.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3
.深刻的环境危机
[
对点演练
]
(2017·
徐州模拟
)
下图是我国人口数、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
1
~
2
题。
1
.图中反映出我国走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
(
)
A
.深刻的环境危机
B
.生活贫困
C
.资源短缺
D
.人口素质过低
2
.下列农业生产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
①
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
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③
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
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建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解析
】
第
1
题,从图中可以读出,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是资源短缺问题。第
2
题,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会破坏生态环境,可以将部分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林地、草地开垦为耕地,但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陡坡开垦耕地、修梯田会造成水土流失。
【
答案
】
1.C
2.B
要点二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
.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
.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
(1)
循环经济的原则与特点
(2)
实行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3.
适度消费
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
4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低碳经济的比较
[
对点演练
]
(2017·
浙江模拟测试二
)
读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示意图,
回答
1
~
3
题。
1
.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
(
)
A
.青藏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东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
解析
】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种植油菜、养鱼,最可能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
D
正确。
【
答案
】
D
2
.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
)
A
.饲料厂
B
.油菜地
C
.养鱼场
D
.酒精厂
【
解析
】
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核心部门是油菜地,围绕油菜地发展了养殖业、工业,充分利用了资源。
【
答案
】
B
3
.该循环经济
(
)
A
.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B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D
.产业之间不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
解析
】
各类型的工农业生产都会产生污染,不可能是零排放;该地企业彼此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该区域循环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所以
C
正确。
【
答案
】
C
(2017·
成都模拟
)
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产地。读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
4
~
5
题。
4
.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
)
A
.原料丰富
B
.科技发达
C
.市场广阔
D
.交通便利
5
.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有
(
)
A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
.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C
.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
.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
【
解析
】
第
4
题,读图可知,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料丰富。第
5
题,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
【
答案
】
4.A
5.B
[
知识构建
]
[
关键点拨
]
1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三大原因: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2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其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大力推行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据此回答
1
~
2
题。
1.
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
)
①
人口增长趋向零,老年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
②
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
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④
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A.
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
解析:
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首先是人口问题: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压力大,又趋向于老龄化;再是由此引起的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有蔓延发展的趋势。
答案:
C
2.
我国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
(
)
①
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②
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城市蔓延
③
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④
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
A.
①②
B.①③
C.
①④
D.②④
解析:
环境危机的表现尤其是污染问题有向农村蔓延的趋势,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加大,程度加剧。
答案:
B
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向社会公众发出紧急呼吁:
“
口下留情救绿阴!
”
据此回答
3
~
4
题。
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
)
A.
进行国际合作
B.
实施清洁生产
C.
选购绿色产品
D.
公众认识和参与
4.
做到既能保留这种被大众接受和欢迎的烧烤饮食文化,
同时又能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方法是
(
)
A.
加强城市管理,分片集中设置摊点
B.
选用无污染的热源烧烤,如电烤
C.
逐步淘汰或限制烧烤
D.
坚决予以取缔
解析:
第
3
题,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因此,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变革的必要条件。第
4
题,目前,烧烤摊点用的燃料基本上是污染程度较大的烟煤或木炭,选用无污染的热源烧烤,如电烤是非常好的一种措施。
答案:
3.D
4.B
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
(1)
~
(2)
题。
(1)
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
A.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
减轻大气污染
C.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
提高能源利用率
(2)
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
会产生的影响是
(
)
A.
缓解土地荒漠化
B.
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
减轻耕地压力
D.
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
课堂笔记
]
第
(1)
题,所谓新能源汽车,即使用新型清洁型能源作为动力,来代替通常使用的以汽油和柴油为主的高污染能源的汽车,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可减轻大气污染。第
(2)
题,清洁能源乙醇是以玉米、小麦、薯类等为原料的,我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大量使用乙醇作为汽车燃料,会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
答案
]
(1)B
(2)B
读下表,完成
(1)
~
(2)
题。
某区域
2010
~
2017
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
hm
2
转化来源
湿地类型
旱田
城镇
用地
工矿
用地
草地
其他
河渠
489
-
7
0
235
48
海涂
43
-
155
-
2 027
0
17 627
水库坑塘
25 657
-
33
-
211
5 694
926
水田
76
-
793
-
1 053
0
0
注:
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
——
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
——
湿地面积减少。
(1)
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
A.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B.
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
C.
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D.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2)
与
2000
年相比,
2004
年该区域
(
)
A.
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
水鸟栖息地减少
C.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
湿地面积减少
[
课堂笔记
]
(1)
注意运用
“
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
——
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
——
湿地面积减
小
”
。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湿地类型面积的数据变化,可以计算出水库坑塘面积增加最大,其次为海涂、水田
(
面
积减少
)
、河渠
(
面积增加
)
。故正确答案为
B
。
(2)
综合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2004
年比
2000
年该区域湿地面积增加。随着湿地面积增加,物种多样性必然增加,水鸟栖息地增加,当地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故正确答案为
C
。
[
答案
]
(1)B
(2)C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我国是个负责
任的大国,节能减排是我国近期工作的主要任务。读我
国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煤炭开采过程中容易引发
地质问题,造
成
和
污染。
(2)
据图分析,这种生产模式与单纯输出煤炭相比有哪些优势?
(3)
简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
(1)
题,煤炭的地下或露天开采会引发塌陷、滑坡等地质问题。煤炭的开采容易破坏地表、占地,产生水土污染等问题。第
(2)
题,图示生产模式可减少煤炭运输量,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众多的工业部门增加了就业机会;使能源多样化。第
(3)
题,从
“
开源
”“
节流
”
方面回答。
答案:
(1)
塌陷
(
崩塌或滑坡
)
水源 固体废弃物
(2)
减少运输压力;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了能源多样化;增加就业机会。
(3)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开发使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森林;加强国际合作;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减少能耗高的工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工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