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9.00 KB
- 2021-05-08 发布
永安三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10月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4小题,每小题2分,共6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
1.关于摩擦起电、传导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
B. 这三种方式都产生了电荷
C. 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在转移
D. 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答案】B
【解析】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电荷只是发生转移;感应起电过程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是接触带电。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故A说法正确;这三种方式都没有产生电荷,故B说法错误;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的转移,故C说法正确;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故D说法正确。所以选B。
2.把一个带正电金属小球A跟同样的不带电的金属球B相碰,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从本质上看是因为( )
A. A球正电荷移到B球上
B. 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
C. 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
D. 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AD.金属上正电荷只做无规则的热振动,不能发生移动,更不可能从一个球移动到另一个球,故选项A、D不符合题意;
BC.球原来不带电,与球接触后,由于球上正电荷对电子的吸引,电子从球转移到球上,原来中性的球就带正电,所以带正电是由于球上的负电荷移到球上的缘故,故选项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3.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
B.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不能看作点电荷
C. 当带电体电荷量很小时,可看作点电荷
D. 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任何带电体都有形状和大小,其上的电荷也不会集中在一点上,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他们自身的大小大的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他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做带电的点,叫做点电荷,他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D对。
考点:点电荷。
【名师点睛】对点电荷的理解:
1 . 点电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点电荷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形状,类似于力学中的质点,实际并不存在.
2 . 一个带电体能否看做点电荷,是相对于具体问题而言的,不能单凭其大小和形状决定。
4.在下图所示的电场中,关于M、N两点电场强度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 M点电场强度大于N点电场强度
B. M点电场强度小于N点电场强度
C. M、N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同
D. M、N两点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答案】A
【解析】
据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大小,故EM>EN,故A正确,B错误;电场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有电场强度方向,故M、N两点电场强度方向不同,故C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
5.以下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线是电荷移动的轨迹
B. 电场线是实际存在的曲线
C. 电场线是闭合的曲线
D. 电场线是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荷移动轨迹由初速度和受力决定,不一定沿电场线,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CD.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引入了电场线的概念,电场线是假想的线,不是真实存在的线,电场线不闭合不相交,其方向规定为: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故选项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6.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的原因
A. 灰尘的自然堆积
B. 玻璃具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
D.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答案】D
【解析】
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吸引到了屏幕上.故选C.
点睛:本题通过我们身边现象考查带电体的性质,即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带电体更易吸附灰尘.
7.如图所示,a、b、c是一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用Ea、Eb、Ec表示a、b、c三点的电场强度,可以判断()
A. Ea>Eb>Ec
B. 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