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3.50 KB
- 2021-05-08 发布
1.(2011·靖安高三检测)小明对重力有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B.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在同一地点,同一物体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其运动时所受的重力不一样
答案 B
2.如图2-1-18所示,两辆车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图2-1-18
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或质量分布无关
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析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水平面垂直,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所以A正确、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汽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重心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D错误.
答案 A
3.
图2-1-19
如图2-1-19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①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
②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
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A.L2>L1 B.L4>L3
C.L1>L3 D.L2=L4
解析 弹簧伸长量由弹簧的弹力(F弹)大小决定.由于弹簧质量不计,这四种情况下,F弹都等于弹簧右端拉力F,因而弹簧伸长量均相同,故选D项.
答案 D
4.
图2-1-20
如图2-1-20所示,小球A的重力为G=20 N,上端被竖直悬线挂于O点,下端与水平桌面相接触,悬线对球A、水平桌面对球A的弹力大小不可能的是 ( ).
A.0,G B.G,0
C., D.G,G
解析
球A处于静止状态,球A所受的力为平衡力,即线对球的拉力F及桌面对球的支持力N共同作用与重力G平衡,即F+N=G,若绳恰好伸直,则F=0,N=G,A对;若球刚好离开桌面,则N=0,F=G,B对;也可能N=F=,C对.
答案 D
5.(2011·平顶山模拟)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②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③人握旗杆用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④人握旗杆用力越大,并不会使人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人的手与旗杆是相对静止的,人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沿杆向上,由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大小始终等于人的重力大小,故③④正确.
答案 D
6.一物体由圆锥和与它底面相同的半球组成(如图2-1-21所示),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外力拉它做图中所示三种情况的运动.比较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2、f3.则 ( ).
图2-1-21
A.f1>f2>f3 B.f3>f2>f1
C.f1=f2=f3 D.f3=f2>f1
解析 物体在三种不同的运动情况下,都相对水平面有相对运动,故它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在三种情况下,水平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故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的大小都等于其重力,即FN=mg.由F=μFN,知以上三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7.已知一些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如下表所示:
材 料
木—金属
木—木
木—冰
钢—钢
动摩擦因数
0.20
0.30
0.03
0.25
图2-1-22
如图2-1-22所示,一质量为1.0 kg的物块放置在某材料制作的固定斜面上,斜面倾角30°,现用弹簧秤沿斜面方向以1 m/s2的加速度拉此物块,使其匀加速上升,读得弹簧秤的示数为8.17 N,则两接触面的材料可能是(g取 10 m/s2) ( ).[来源:学科网]
A.木—金属 B.木—木
C.钢—钢 D.木—冰
解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sin 30°-μMgcos 30°=Ma,
所以μ==0.25.
答案 C
8.
图2-1-23
如图2-1-23所示,轻弹簧的一端与物块P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先将木板水平放置,并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使倾角逐渐增大,直至物块P刚要沿木板向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
A.先保持不变 B.一直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动态平衡问题.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由于初始状态弹簧被拉伸,所以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当倾角逐渐增大时,物块所受重力在斜面方向的分力逐渐增大,所以摩擦力先逐渐减小,弹力与重力的分力平衡时,摩擦力减为0;当倾角继续增大时,摩擦力向上逐渐增大,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9.水平桌面上一重为200 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 N、30 N、80 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
A.15 N 30 N 40 N B.15 N 30 N 80 N[来源:学科网]
C.0 0 40 N D.40 N 40 N 40 N
解析 物体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μmg=40 N
故F1=15 Nfm,物体受滑动摩擦力f3=μmg=40 N,故A项正确.
答案 A
10.
图2-1-24
如图2-1-24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0的砖块,今用水平力将木板从砖下抽出,则该过程的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已知m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m0与m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 ).
A.μ1mg B.μ1(m0+m)g
C.μ2mg D.μ2(m0+m)g
解析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题中水平地面所受压力的大小为(m0+m)g,动摩擦因数为μ1,所以其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1(m0+m)g.
答案 B
11.
图2-1-25
一个斜面体上搁置一根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直杆,杆与斜面接触面粗糙.斜面体水平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现杆匀加速上升,如图2-1-25所示,关于斜面对杆的作用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斜面对杆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B.斜面对杆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C.斜面体对杆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D.斜面体对杆的作用力竖直向下[来源:学§科§网]
解析 杆匀加速上升,斜面体水平向右运动,杆相对于斜面体斜向上滑动,因此杆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A对、B错;杆受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杆受斜面体的作用力斜向右上方,C、D项错误.
答案 A
12.
图2-1-26
(2011·南京模拟)如图2-1-26所示,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现将斜面倾角由30°增大到37°,物体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对斜面的压力不变 B.A对斜面的压力增大
C.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解析
[来源:学+科+网Z+X+X+K]
物体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重力沿平行于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分解,则静摩擦力f=mgsin θ,f随θ的增大而增大;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mgcos θ,由牛顿第三定律,A对斜面的压力N′=mgcos θ,随θ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 D
13.
图2-1-27
如图2-1-27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解析 由于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所以木块受到木板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其大小为μ1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木块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也为μ1mg.又由于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木板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木块的摩擦力μ1mg和地面的静摩擦力的作用,二力平衡,选项A、B错误.若增大F的大小,只能使木块加速运动,但木块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因而也就不可能使木板运动起来,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D
14.
图2-1-28
如图2-1-28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0,人的质量为m,人用恒力F拉绳,若人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绳和滑轮质量及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则小车对人的摩擦力不可能的是
( ).
A.0
B.F,方向向右
C.F,方向向左
D.F,方向向右[来源:Z|xx|k.Com]
解析 假设小车对人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先对整体分析受力有:
2F=(m0+m)a,
再隔离出人,对人分析受力有F-f=ma,
解得f=F.
若m0>m,则和假设的情况相同,D正确;
若m0=m,则静摩擦力为零,A正确;
若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