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50 KB
- 2021-05-06 发布
专题 6
课题 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随堂巩固]
1.在玫瑰精油提取中,收集锥形瓶中的乳浊液后,需要向锥形瓶中加入下
列哪种物质
A.氯化钠 B.碳酸氢钠
C.石灰水 D.无水硫酸钠
解析 在提取玫瑰精油的实验流程中,收集锥形瓶中的乳白色的乳浊液后,
需要向锥形瓶中加入氯化钠,原因是其易溶于水且其溶液的密度比玫瑰精油的
密度大,可以使油水分层,故 A 正确。
答案 A
2.为了防止橘子皮在压榨时滑脱,且出油率高,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热煮沸 B.漂洗
C.抽滤 D.用石灰水浸泡
解析 橘皮在石灰水中浸泡时间为 10 小时以上,其目的是防止橘皮压榨时
滑脱,提高出油率,所以 D 正确。
答案 D
3.分液漏斗的活塞要均匀地涂上一层润滑油,顶塞不能涂润滑油,并还要
进一步检测顶塞与活塞是否漏气,其主要目的是防止
A.水分的散失 B.芳香油的挥发
C.细菌感染 D.杂质的渗入
解析 分液漏斗的作用是把油和水分开,而植物芳香油具有挥发性,因此,
整个装置要密封。
答案 B
4.在玫瑰精油的提取过程中,进行冷凝的目的是
A.将芳香油变成液态便于回收
B.操作方便
C.防止容器受热不均而炸裂
D.提高含油量
解析 在玫瑰精油的提取过程中,进行冷凝可以将芳香油变成液态便于回
收。
答案 A
5.请回答下列与实验室提取芳香油有关的问题: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压榨法、______和________。
(2)芳香油溶解性的特点是不溶于________,易溶于____________,因此可
用________________作为提取剂来提取芳香油。
(3)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________________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
而 且 提 取 时 往 往 选 用 新 鲜 的 材 料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到的乳浊液加入氯化钠并放置一段时间后,芳香油将分布于液体的
________层。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乳浊液中分离得到的芳香油中要加入无水硫酸钠,此试剂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试题分析:熟记并理解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原理、注意事项
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作答。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压榨法、蒸馏法和萃取法。
(2)芳香油溶解性的特点是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用有机溶剂
作为提取剂来提取芳香油。
(3)橘子果实含有的芳香油主要贮藏在橘皮部分,而且新鲜的材料芳香油含
量较高,因此通常用橘皮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提取时往往选用新鲜的材料。
(4)乳浊液中加入的氯化钠的作用是:增加水层密度,降低芳香油的溶解度,
使油和水容易分层,所以得到的乳浊液加入氯化钠并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出
现明显的分层,芳香油将分布于液体的上层。
(5)从乳浊液中分离得到的芳香油中含有少量的水分,需要加入无水硫酸钠,
以吸收芳香油中残留的水分。
答案 (1)蒸馏法 萃取法 (2)水 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 (3)橘皮 芳香
油含量较高 (4)上 增加水层密度,降低芳香油的溶解度,使油和水容易分层
(5)吸收芳香油中残留的水分
[限时检测]
[时间 45 分钟,满分 8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1.下列橘皮精油提取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①橘皮在石灰水中浸泡时间为 10 小时以上
②橘皮要浸透,压榨时才不会滑脱
③压榨液的黏稠度要高,从而提高出油率
④压榨时加入 0.25%的小苏打和 5%的硫酸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的操作中,由于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和果胶,
压榨时容易滑脱,用石灰水浸泡是为了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
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①正确;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的操作中,橘皮要在石
灰水中浸透,压榨时才不会滑脱,也能提高出油率,②正确;压榨液的黏稠度
不能太高,过滤除去压榨液中的固体物和残渣时会堵塞筛眼,影响对压榨液的
过滤,③错误;④为了使橘皮精油与水分离,压榨时可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 0.25%
的小苏打和 5%的硫酸钠,并调节 pH 为 7~8,④正确。
答案 C
2.柑橘、柠檬等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压榨法而不是蒸馏法,其原因是
A.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
B.柑橘、柠檬芳香油易溶于水
C.会使芳香油的有效成分水解
D.A 和 C
解析 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
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分出油层和水层;水中蒸馏时的温度较高,会
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所以 D 正确。
答案 D
3.下列关于植物芳香油及其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玫瑰精油挥发性强,难溶于水
B.橘皮精油无色透明,主要成分为柠檬烯
C.提取橘皮精油的过程中,离心的目的是除去果蜡、果胶
D.提取玫瑰精油时,分液漏斗的作用是分离油层和水层
解析 玫瑰精油挥发性强,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A 正确;橘皮精油
无色透明,主要成分为柠檬烯,B 正确;提取橘皮精油的过程中,离心的目的是
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C 错误;提取玫瑰精油时,分液漏斗的作用
是分离油层和水层,D 正确。
答案 C
4.在玫瑰精油提取过程中,依次用到清水、NaCl、无水 Na2SO4,它们的
作用分别是
A.溶解、萃取、除水 B.蒸馏、萃取、除颗粒杂质
C.蒸馏、油水分层、除水 D.溶解、油水分层、萃取
解析 加入清水共沸,可以通过水分子向原料细胞中渗透,植物中芳香油
向水中扩散,并随水分一起蒸馏出来;加入 NaCl 的目的是使油水分层,便于分
液;加入无水 Na2SO4 可除去芳香油中的水分,提高产品纯度。
答案 C
5.分离出的橘皮精油一般要放在 5~10 ℃的冰箱中,静置 5~7 天,其主
要目的是
A.低温保持橘皮精油的活性
B.去除水和蜡质等杂质
C.低温降低精油的挥发性
D.低温使精油凝固
解析 为了去除水和蜡质等杂质,可以将分离出的橘皮精油放在 5~10 ℃
的冰箱中,静置 5~7 天,故选 B。
答案 B
6.下列属于使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原因的是
A.其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
B.其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
C.其化学性质不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能随水蒸气一同蒸
馏
D.其化学性质不稳定,难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不能随水蒸气一同蒸
馏
解析 因为玫瑰精油易挥发、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稳定,
所以适用水蒸气蒸馏法,所以 A 正确。
答案 A
7.植物芳香油是天然香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芳香油可以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中提取
B.植物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
C.植物芳香油组成简单,主要由苯组成
D.用玫瑰提取的玫瑰精油是植物芳香油的一种
解析 植物芳香油来源广泛,可以从 50 多个科的植物中提取。植物的根、
茎、叶、花、果实、种子都可以用于提取芳香油。植物芳香油组成复杂,主要
包括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答案 C
8.提取茉莉精油的正确步骤是
A.鲜茉莉花+清水→水蒸气蒸馏→除水→分离油层→茉莉油
B.鲜茉莉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茉莉油
C.鲜茉莉花+清水→除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茉莉油
D.鲜茉莉花+清水→分离油层→除水→水蒸气蒸馏→茉莉油
解析 提取茉莉精油的方法是水中蒸馏法,实验流程是:鲜茉莉花+清水
→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茉莉油,故选 B。
答案 B
9.橘皮精油的提取中要用石灰水浸泡,其目的是
A.与橘皮中的有机酸反应,防止损坏橘皮精油
B.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提高出油率
C.防止提取过程中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分解
D.防止蒸馏过程中原料发生焦糊
解析 由于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和果胶,压榨时容易滑脱,用石灰水浸
泡是为了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B 正确。
答案 B
10.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前需要将橘皮放在石灰水中浸泡 10 h 以上,这
样做的好处不包括
A.出油率高 B.过滤时不会堵塞筛眼
C.用石灰水经济实惠 D.压榨时不会滑脱
解析 浸泡的目的是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并且压榨液的粘
稠度,不会太高,过滤时不会堵塞筛眼,C 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30 分)
11.(10 分)回答下列玫瑰精油提取中的有关问题。
(1) 用 于 提 取 精 油 的 玫 瑰 花 一 般 在 花 开 的 盛 期 采 收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萃取法提取玫瑰精油,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使有机溶剂不与水混溶,最好选用________(填“乙酸乙酯”或“乙醇”)
作为萃取剂。
(3)也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馏获得乳化液后需加入________,促进油水分层。
(4)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玫瑰精油出油率较低。科研人员在适宜条件下
用不同的辅助方法探究最优提取方法,结果如下表。
不同
处理
无辅助方法 超声波·微波 酶
高压脉冲
电场
出油
率(%)
0.0802 0.0930 0.0900 0.1050
蒸馏时
间(h)
4 2.5 3 2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据实验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
最优辅助方法为________,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玫瑰花开的盛期,花朵中含油量最髙,最适合提取玫瑰精油。
(2)玫瑰精油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一般用萃取法提取玫瑰精油;
乙醇可以溶于水,所以要使有机溶剂不与水混溶,最好选用乙酸乙酯作为萃取
剂。
(3)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所以也可
以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蒸馏获得乳化液后需加入 NaCl,以促进油水
分层。
(4)根据表格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辅助方法,因变量是出油率和
时间;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在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提取方法下,出油率最高,用
的时间最短,说明该方法最好。
答案 (1)此阶段花朵含油量最髙 (2)玫瑰精油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乙酸乙酯 (3)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 NaCl
(4)不同的辅助方法 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提取 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提取玫瑰
精油出油率较高,达到最高出油率的蒸馏时间最短
12.(10 分)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茉莉油的提取实验。图甲是实验流程,图乙
是茉莉油提取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该同学提取茉莉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摘原料应在
茉莉油含量较高的________________(填“花开的盛期”或“花开的晚期”)采
收。
(2)图甲中 B 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通常应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
________________促进 B 过程的进行。要完成图甲 C 过程需要向提取液中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因为通过 B 过程获得的提取物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
(3)茉莉油等芳香油挥发性强,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溶于有机溶剂(选
择“不”“易”填写)。
(4)橘皮精油主要储藏在橘皮部分,提取一般不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法,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需要将
柑橘皮干燥去水,然后用一种化学物质浸泡,使橘皮变得粗糙,细胞变得疏松,
该化学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图甲中提取茉莉油的实验流程中的 A 表示水蒸气蒸馏过程,B 过程
为分离油层的过程,此过程常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题干提取茉莉油的
实验流程中的 C 物质是无水硫酸钠,加无水硫酸钠的目的是除去芳香油中的水
分,提高芳香油的纯度。
(1)茉莉油与玫瑰油的性质相似,由图甲可知该同学提取茉莉油的方法是水
蒸气蒸馏法,采摘原料应在茉莉油含量较高的花开的盛期采收。
(2)图甲中 B 过程表示分离油层,通常应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 NaCl 增加盐
的浓度来促进油水分离过程的进行,要完成图甲 C 过程需要向提取液中加入无
水 Na2SO4,因为通过 B 过程获得的提取物可能含有一定的水分。
(3)茉莉油等芳香油挥发性强,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橘皮精油主要储藏在橘皮部分,提取一般不采用蒸馏法,原因是橘皮精
油的有效成分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为了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
高出油率,需要将柑橘皮干燥去水,然后用石灰水浸泡,使橘皮变得粗糙,细
胞变得疏松。
答案 (1)水蒸气蒸馏法 花开的盛期 (2)分离油层 NaCl 无水 Na2SO4
一定的水分 (3)不 易 (4)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
解(或“导致原料焦糊”) 石灰水
13.(10 分)(2017·全国卷Ⅲ)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 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
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
植物甲→粉碎→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
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取物质 W 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__(填“高温烘
干 ”“ 晾 干 ” 或 “ 新 鲜 ”) 的 植 物 甲 , 不 宜 选 用 其 他 两 种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提 取 物 质 W 时 , 振 荡 的 作 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丙酮(沸点 56 ℃)、乙醇(沸点约 78 ℃)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 W 时,
应选用丙酮作为提取剂,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该 实 验 操 作 过 程 中 应 注 意 的 事 项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依据题干信息受热、受潮物质 W 易分解,所以选择晾干的植物甲,
因为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 W 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
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水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 W 的提取效果。(2)振荡使
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3)根据题意,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杂质色素易被吸附。
(4)根据题干信息,物质 W 受热易分解,所以选择沸点低的丙酮。(5)根据题干信
息,物质 W 受热易分解,所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又因为用了丙
酮,所以要注意防火。
答案 (1)晾干 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 W 易被破坏;新鲜的植
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水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 W 的提
取效果
(2)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
(3)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
(4)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 W 分解较少
(5)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