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6.20 KB
- 2021-05-06 发布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
考纲下载
]
1.
了解固体熔化热,知道不同固体有不同的熔化热
.
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知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
2
.
了解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
知道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
3
.
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的物理问题
.
一、熔化热
1.
熔化和凝固
(1)
熔化:物质
从
变成
的
过程
.
(2)
凝固:物质
从
变成
的
过程
.
2.
熔化热
(1)
概念: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
的
与其
之
比
.
(2)
一定质量的某种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
热量
.
固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能量
质量
相等
二、汽化热
1.
汽化和液化
(1)
汽化:物质
从
变成
的
过程
.
(2)
液化:物质
从
变成
的
过程
.
2.
汽化热
(1)
概念: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的气体时所需
的
与其
之
比,叫做这种物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汽化热
.
(2)
一定质量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
热量
.
液态
气态
气态
液态
能量
质量
相等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1)
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放热
.(
)
(2)
不同晶体的熔化热不同
.(
)
(3)
汽化时放出热量
.(
)
(4)
汽化热只与温度有关
.(
)
[
即学即用
]
答案
×
√
×
×
重点探究
一、熔化热
[
导学探究
]
固体熔化时为什么会吸热?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什么差别?
答案
固体熔化时要克服分子间引力做功,吸热能增加分子势能;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会发生变化
.
答案
[
知识深化
]
1.
固体熔化过程中的能量特点
(1)
晶体熔化过程中,当温度达到熔点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
非晶体没有空间点阵,吸收的热量主要转化为分子的动能,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
.
(2)
由于在不同温度下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吸收的热量不同,而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因此有固定的熔化热,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也就没有固定的熔化热
.
2.
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结构,要破坏不同晶体的结构,所需的能量就不同
.
因此不同晶体的熔化热不相同
.
熔化热是晶体的热学特征之一
.
3.
熔化热的计算公式
如果用
λ
表示物质的熔化热,
m
表示物质的质量,
Q
表示物质熔化时所需要吸收的热量,则
Q
=
λm
.
熔化热的单位是:焦耳
/
千克,即
J/
kg.
例
1
(
多选
)
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
A.
一定是固体
B
.
一定是液体
C.
可能是固体或液体
D
.
可能是固液共存
解析
晶体温度升高到熔点,将开始熔化,而且整个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而液态晶体在降低到一定温度时,若继续放热,将会发生凝固现象,而且整个凝固过程温度不变,这个温度称为凝固点
.
对于同一种晶体来说,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
因此在这个确定的温度下,晶体既可能是固体
(
也许正准备熔化
)
,也可能是液体
(
也许正准备凝固
)
,也可能是固液共存,例如:有
0
℃
的水,
0
℃
的冰,也有
0
℃
的冰水混合物,
0
℃
的水放热将会结冰,而
0
℃
的冰吸热将会熔化成水
.
√
答案
解析
√
例
2
(
多选
)
关于固体的熔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吸热
B.
固体熔化过程,温度升高,吸热
C.
常见的金属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吸热
D.
对常见的金属加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熔化
解析
只有晶体熔化时,温度才不变,故
A
、
B
错
;
常见
的金属大多是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温度不变,故
C
、
D
正确
.
√
答案
解析
√
(1)
发射火箭时,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
.
为了保护发射架,往往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样做有什么道理?
(
2)
液体汽化时为什么会吸热?汽化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
利用
水汽化时要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
.
答案
液体
汽化时,液体分子离开液体表面成为气体分子,要克服其他液体分子的吸引而做功,因此要吸热
.
汽化热与物质汽化时的温度及外界气体压强有关
.
二、汽化热
[
导学探究
]
答案
[
知识深化
]
1.
液体汽化过程中的能量特点
液体汽化时,液体分子离开液体表面,要克服其他液体分子的吸引而做功,因此要吸收热量
.
汽化过程中体积膨胀要克服外界气压做功,也要吸收热量
.
2.
液体汽化时的汽化热与温度和外界气压都有关系
.
3.
汽化热的计算公式
设某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沸点下的汽化热为
L
,物质的质量为
m
,
Q
表示所需要吸收的热量,则
Q
=
Lm
.
汽化热的单位为:焦耳
/
千克,即
J/
kg.
例
3
在一个大气压下,
1 g 100
℃
的水吸收
2.26
×
10
3
J
热量变为
1 g 100
℃
的水蒸气
.
在这个过程中,以下四个关系式正确的是
A.2.26
×
10
3
J
=汽的内能+水的内能
B.2.26
×
10
3
J
=汽的内能-水的内能
C.2.26
×
10
3
J
=汽的内能+水的内能+水变成汽体积膨胀对外界做的功
D.2.26
×
10
3
J
=汽的内能-水的内能+水变成汽体积膨胀对外界做的功
解析
液体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引力做功,增加内能,一部分用来膨胀对外界做功,
D
对
.
√
答案
解析
解答此类问题要抓住两点:一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二是抓住物态变化中的宏观特征是吸热还是放热,再依据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能量的变化情况
.
总结提升
三、从能量和微观角度理解熔化过程与汽化过程
1.
熔化时,物体体积变化较小,吸收的热量主要用来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
.
2.
汽化时,体积变化明显,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另一部分用来克服外界气压做功
.
3.
互逆过程的能量特点
(1)
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
(2)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
例
4
一定质量的
0
℃
的冰熔化成
0
℃
的水时,其分子动能之和
E
k
和分子势能之和
E
p
的变化情况是
A.
E
k
变大,
E
p
变大
B.
E
k
变小,
E
p
变小
C.
E
k
不变,
E
p
变大
D.
E
k
不变,
E
p
变小
解析
0
℃
的冰熔化成
0
℃
的水,温度不变,故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而分子总数不变,
E
k
不变;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用来增大分子势能,故
C
正确
.
√
答案
解析
达标检测
1
2
3
1.
(
熔化热的理解与计算
)
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能量情况如下,则熔化热最大的是
A.
铝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
395.7 kJ
能量
B.
铜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
205.2 kJ
能量
C.
碳酸钙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
527.5 kJ
能量
D.
氯化钠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
517.1 kJ
能量
答案
解析
4
√
解析
熔化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物体吸收的热叫做熔化热
.
2.
(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
(
多选
)100
℃
的水完全变成
100
℃
的水蒸气的过程中
A.
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B.
水分子的势能增加
C.
水所增加的内能小于所吸收的热量
D.
水所增加的内能等于所吸收的热量
1
2
3
4
答案
解析
√
√
解析
温度不变,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
A
错误
.
吸收的
热量使水分子的势能增加,故
B
正确
.
吸收的
热量一部分用来增加水的内能,另一部分用来对外界大气做功,故
C
正确,
D
错误
.
3.
(
汽化热的理解
)
(
多选
)
能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
A.
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不断降低气体的温度
B.
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使气体温度升高
C.
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能使一切气体液化
D.
降低气体的温度到某个特定温度以下,然后增大压强
答案
解析
1
2
3
4
√
√
解析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只要放出热量,就可以使气体液化,但从影响气体液化的因素分析,只要不断降低温度或降低温度到某一特定值以下,再增大压强就可以使气体液化
.
解析
压强为
1.01
×
10
5
Pa
时,水在达到沸点时的汽化热为
2 260 kJ/kg.
要使
20
℃
的水全部汽化,应先使水的温度上升到
100
℃
,则需吸收的热量总共为
Q
=
cm
Δ
t
+
m
·
L
=
4.2
×
10
3
×
10
×
(100
-
20)J
+
10
×
2 260
×
10
3
J
=
2.596
×
10
7
J
.
4.
(
汽化热的理解与计算
)
在压强为
1.01
×
10
5
Pa
时,使
10 kg 20
℃
的水全部汽化,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
已知水的比热容
为
4.2×10
3
J/(kg·℃)
,
100 ℃
时水的汽化热为
L
=
2 260 kJ/kg]
1
2
3
4
解析
答案
答案
2.596
×
10
7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