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7 MB
- 2021-05-06 发布
专题九 工业的区位因素
[
明确选考要求
]
内容标准
学业质量水平
教学内容建议
核心素养要求
1.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合格考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要求内容】
等级考
2.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内容标准
学业质量水平
教学内容建议
核心素养要求
命题调研报告
1.
命题规律:近五年全国高考卷中,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是高考重要考点,以产业升级、产业转移等知识点为命题背景,考查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比例相当,但非选择题所占分值较高;均以某区域具体工业生产或布局为背景,提供文字、区域图等信息进行考查。题组内部各小题之间有一定的递进关系,多从具体工业现象与成因的推理判断角度设问。
2.
趋势分析:对该部分的考查方向有以下几点需引起注意:结合产业转移
(
例如纺织业、部分技术导向型产业转移
)
等热点问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3.
备考建议:本专题复习重点是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能够对我国和世界主要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进行合理评价。
[
构建知识体系
]
地形
水源
市场
交通
市场
动力
传统
区位
产业
区域
[
典题领悟
]
【典例
1
】
[2018·
全国卷
Ⅲ
,
36(2)
、
(3)
,
14
分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
年博茨瓦纳在索瓦
(
下图
)
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考点一 工业区位因素
(1)
分析在索瓦建纯碱厂有利和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8
分
)
(2)
近年来,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当地对是否关闭纯碱厂有不同观点。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6
分
)
解析
第
(1)
题,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从原料、用地等方面分析;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应结合当地的地形、经济发展状况从交通、市场、基础设施等角度分析。第
(2)
题,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若同意关闭,应从技术、生产成本、运费、资金、市场等角度分析。若不同意关闭,应从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等社会经济效益角度分析。
答案
(1)
有利条件:接近原料地;可用地广
(
地价低
)
。
不利条件: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基础设施不足
(
投入高
)
。
(2)
同意关闭: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运费高,竞争力弱、短期内难以改变亏损状态;国内资金不足;市场狭小
(
主要销往南非
)
。
不同意关闭: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人地协调观
索瓦建立纯碱厂,开发利用附近马卡迪卡迪盐沼的卤水,体现了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以博茨瓦纳索瓦盐沼的开发利用为背景,考查当地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以及建设纯碱厂的区位条件,体现了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分析该地建纯碱厂的有利和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体现了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开放性设问,说明在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下,是否应该关闭,体现了地理实践力
1.
(2018·
全国卷
Ⅰ
)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
10
米以下。
据此完成
(1)
~
(2)
题。
(
1)
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
)
①
保持恒温环境
②
储存原材料和产品
③
降低生产成本
④
减小地面震动影响
A
.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2
)
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
)
A
.
增强保密程度
B.
保证产品品质
C
.
满足战备需要
D.
集约利用土地
解析
第
(1)
题,在精密机械设备生产过程中,细微的变形可能就会造成构件和设备不匹配,影响设备的精度。厂房设在地下有利于保持恒温环境,确保设备的精密制造,
①
正确;加工工厂的作用不是存储原材料和产品,
②
错误;工厂建在地面
10
米以下,增加了生产成本,
③
错误;外界的振动很难传导到地下工厂内部,工厂建在地下可以更好地保证车间的稳定性,保障设备的精密度,
④
正确。故选
C
。第
(2)
题,厂房设在地下的目的是利用地下稳定的温度和湿度及较小的振动影响,确保设备的精密制造,保证产品品质,
B
正确。
答案
(1)C
(2)B
[
通关攻
略
]
1
.
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分析思路
2
.
工业区位分析方法的三原则
(
1)
综合性原则
——
综合思维、全面分析
区位因素
具体分析思路
(
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
地形
是否平坦、开阔、适于建筑工厂
水源
是否靠近河流、湖泊等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市场
发达地区、大城市、人口稠密地区属于市场广阔的区域;反之,则狭小
交通
沿海
(
港口对外联系方便
)
、沿河
(
取水和交通
)
、周边是否有交通干线
原料
观察图文材料,附近是否有该工业所需的原料分布
能源
是否有水电、煤炭或油气资源等能源分布
科技
发达地区或国家,科技水平较高;反之,科技水平较低
区位因素
具体分析思路
(
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
劳动力
发达地区或国家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发展中地区或国家劳动力数量丰富且廉价
国家政策
关注图文信息中有无国家扶持和鼓励政策;有无国家政策变化的信息
环境因素
考虑当地气候,关注风向;关注河流流向,以不污染居民区环境为佳:
(2)
主导型原则
——
结合产业,寻求主体需求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同的工业部门在进行区位选择时的主导因素不同,据此可将工业部门划分为五种导向型,其生产特点及主导区位因素对比分析如下:
工业部门类型
主导区
位因素
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
原则
区位选择
理由
原料导向型工业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接近原料产地
(
原料
>
产品
)
节省运费,减少损失和废弃物
市场导向型工业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瓶装饮料厂、家具厂、印刷厂、炼油厂等
接近消费市场
(
产品
≥
原料,体积增大
)
节省运费,减少损失
工业部门类型
主导区
位因素
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
原则
区位选择
理由
动力导向型工业
能源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钢铁、冶金
(
如炼铝厂
)
、化学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
降低能源支出费用,保证能源充足供应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减少工人工资支出,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导向型工业
知识和技术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及时获取新技术,便于技术交流,利于开发新产品
(3)
因时制宜原则
——
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地区位因素的变化
[
过关
演练
]
考法一 结合图文材料考查产业化集群区位条件
1.
(2019·
石家庄市二模
)
我国木门生产已形成产业化集群,现已成为世界主要的木门生产中心,下图为
“
2018
年我国木门行业区域集中度图
”
。
据此完成
(1)
~
(2)
题。
(1)
影响我国木门产业集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
工艺水平
B.
原料
C.
市场
D.
交通
(2)
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地区木门行业区域集中
度
更
高的优势条件是
(
)
A.
产业集聚
B.
区域
位置
C
.
科技合作
D.
国家政策
解析
第
(1)
题,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读图分析可知,木门产业集中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均较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房屋装修业迅速发展,木门的市场需求量大,
C
项正确。第
(2)
题,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区位优势。珠三角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濒临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高档木门的出口,因此该区域木门行业区域集中度更高,故选
B
项。
答案
(1)C
(2)B
考法二 结合工业机器人的材料考查工业区位条件
2.
(2019·
武汉市高三调研
)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据此,完成
(1)
~
(3)
题。
(
1)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
.
科技发达
B.
劳动力成本低
C
.
工厂数量多
D.
劳动力数量多
(2)
工业机器人未来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将会
(
)
A.
大幅度增加企业成本
B.
增加就业机会
C.
对高新技术产业产生冲击
D.
有利于制造业升级
(3)
下列条件和措施中,对工业机器人市场推广影响较小的是
(
)
A.
人口老龄化
B.
健康和安全条例颁布
C.
薪资水平上涨
D.
部分产品生产周期延长
解析
第
(1)
题,工业机器人能替代部分人力劳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大,主要原因是工厂数量多,部分劳动强度大、精度要求高的生产环节需要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力劳动,而不是科技发达;劳动力成本低、数量多不利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和推广。第
(2)
题,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制造业升级,会减少就业机会,促进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
(3)
题,人口老龄化,薪资水平提高,能促进工业机器人的推广和应用;健康和安全条例的颁布,使危害人体健康的工作逐渐让位于工业机器人,这有利于工业机器人的推广;部分产品生产周期延长,对工业机器人市场推广影响较小。
答案
(1)C
(2)D
(3)D
[
典题领悟
]
【典例
2
】
[2019·
全国卷
Ⅲ
,
36(2)
、
(3)
、
(4)
,
18
分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
500
多万人口,
50
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
100
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
40
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09
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
1
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
2
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考点二 工业地域的形成
(1)
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
(6
分
)
(2)
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
(6
分
)
(3)
指出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
(6
分
)
解析
第
(1)
题,医疗保健业属于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结合材料从影响产业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即可,如
“
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说明医学研究水平高;曾经
“
环境污染严重
”
说明当地居民健康受威胁,因此保健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从
“
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
”
,可知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大。第
(2)
题,医疗保健中心建设的优势条件可以从医学科研力量强;药物研制水平高;鲁尔大学和生物制药科学园位置邻近,便于联系和相互促进等角度分析。第
(3)
题,结合材料从医疗保健对知识技术的要求和医疗保健园周边环境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
鲁尔区
(
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
)
经济发达,医学研究水平高;曾经环境污染严重,健康问题多,对医疗保健需求高;老龄人口比重大,对医疗保健需求大。
(2)
有多所大学
(
高等院校
)
,医学科研力量雄厚;有生物制药科学园,医药研制水平高;位置适中
(
有利于医疗保健和医学研究、医药生产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
)
。
(3)
保健园靠近生物制药科学园和鲁尔大学,可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较优,安静。
人地协调观
针对鲁尔区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保健业,以体现人地关系的协调统一
综合思维
从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鲁尔区保健产业的区位因素
区域认知
从区域空间尺度大小来认识地理事象,从整体上分析鲁尔区城市分布特点,从局部分析保健产业的区位条件
2.
(2018·
全国卷
Ⅱ
,
36
,
24
分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
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
2010
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
2010
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
(
国家级新区,位置见下图
)
,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1)
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
(2)
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益处。
(3)
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
“
原料
”
,指出贵安新区利用这些
“
原料
”
可以发展的产业。
(4)
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数据中心开始采取节能降耗措施。你认为目前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是否有必要这样做?请表明观点并解释原因。
解析
第
(1)
题,结合数据中心的特点从基础设施、市场和人才等角度作答即可。第
(2)
题,贵安新区吸引数据中心集聚的有利条件主要结合材料中所述贵安新区为国家级新区,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从政策、生产成本、地理位置等角度作答。数据中心集聚发展的益处主要分析产业集聚的地理意义,主要包括共同利用基础设施,降低成本;加强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交流与合作等。第
(3)
题,要抓住
“
数据
”
这一关键词,所列出的产业要和
“
数据
”
有关。第
(4)
题,本题为开放性设问,既可以认为有必要,也可以认为没有必要。认为有必要,主要分析采取节能降耗措施对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认为没有必要,主要分析贵安新区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和用电成本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异。
答案
(1)
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接近用户且有人才优势,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2)
集聚的有利条件: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和电价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临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
集聚发展的益处: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
(4)
没必要。因为贵安新区气候凉爽,电力资源丰富且电价低,没必要支付节能降耗的成本。
有必要。因为节能降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
通关攻略
]
1.
工业集聚与工业
联系
2
.
工业地域类型和世界主要工业区
工业地域类型
不同,其形成原因及企业发展特点不同,下面以能源工业区、钢铁工业区等为例进行分析。
工业类型
区位因素
企业特点
能源工业
如光伏发电:地理位置、天气、地形、土地面积、市场远近、技术、资金、生态影响等
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度高、建设周期长、生态和环境影响大等
钢铁工业
如我国沿海钢铁工业: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便于进口铁矿石,运输原料和燃料;基础设施完善等
产品
“
重、厚、长、大
”
;规模大;原料、燃料运输成本高;沿海、沿河及铁路布局;占地面积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汽车工业
如匈牙利汽车工业集中分布在杰尔及周边城市的原因:杰尔是匈牙利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有众多与汽车生产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工业集聚效应强;有公路、铁路通过,交通便捷,便于原材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
工业类型
区位因素
企业特点
高新产业
如厄勒海峡地区成为
“
医药谷
”
的有利区位条件: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政府政策支持,医药产业集聚;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捷;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产品
“
轻、薄、短、小
”
;市场更新换代快;规模小;科研投入比重大;科学家、工程师就业比重大;靠近航空港;环境优美
3.
区域工业化分析
区域
工业化的分析,应遵循
“
区域工业化
→
工业发展状况
(
区位条件分析、工业发展进程
)
→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
的模式。
(
1)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区域工业化条件分析
在
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的条件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
(
2)
区域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律
某
一地区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有以下的规律:
[
过关
演练
]
考法 结合
“
高精尖
”
产业考查工业区位及集聚好处
读
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瑞士
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但是瑞士钟表却以其准确的授时、精良的手工工艺享誉世界,
95%
以上的瑞士钟表用于出口。近几年瑞士钟表出口额大幅下降,针对这一现状瑞士政府积极引导发展医药化工业
(
医药化工产品是将简单化工品通过先进的工艺提炼制成的高级化工产品
)
。目前,瑞士医药化工产品逐步成为该国出口的主产品,出口额位于世界前列。瑞士的医药化工业集中程度高,主要在巴塞尔等
4
个地区,均以产业园区为载体。
(1)
分析瑞士钟表业出口额下降的原因。
(2)
推断瑞士政府选择医药化工业成为该国支柱产业的原因。
(3)
指出瑞士医药化工业集中分布的优势。
解析
第
(1)
题,分析出口额下降的原因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进行。从外部看,高新技术发展,新式手表出现,必然会占有一部分市场;授时方式变化,手表需求在减少。从内部看,传统手表价格昂贵,市场狭窄。第
(2)
题,推断瑞士政府选择医药化工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原因时应综合考虑瑞士地理背景和医药化工业的特点。医药化工业产品附加值高,技术要求高,产品体积小,需要的原料少等,恰好适合资源匮乏、交通不便、技术较为先进的瑞士。第
(3)
题,产业集聚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利用、运输成本、信息技术交流、基建投资、规模效益等方面。
答案
(1)
获取准确时间的方式增加,钟表的市场需求减少;高科技手表的出现对传统手表产生了冲击;价格较高,市场狭小。
(2)
瑞士自然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应当选择高附加值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医药化工业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瑞士位于内陆地区,山地多,运输不便,医药化工产品体积小,便于运输和出口。
(3)
瑞士国土面积小,集中分布可节约土地,降低产业发展的成本;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缓解资源短缺的状况;加速技术、人才的交流与协作,形成规模效益。
[
典题领悟
]
【典例
3
】
[2017·
课标卷
Ⅱ
,
36(2)
、
(3)
,
10
分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
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
1998
年山西省有
1 800
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
2014
年已形成
4
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
14
个
500
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
1994
年和
2014
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考点三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影响
(1)
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
6
分
)
(2)
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
4
分
)
解析
第
(1)
题,考查工业生产的污染问题。从资料可知,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的特点一是规模小,二是数量多。进而推出其技术和设备落后,污染点多面大。第
(2)
题,考查交通运输产生的污染。从图中可看出
90
年代焦化企业规模小,单厂运量小,以汽车运输为主,尾气污染量大,且运输线路多,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现象严重。
答案
(1)(
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
)
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
(
生产过程中
)
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2)(
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
)
所用汽车
(
卡车
)
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综合思维
结合材料信息,通过分析地理要素间的关系,探究影响企业布局的条件、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污染的原因
人地协调观
分析山西省焦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探究可持续发展方向
3.
某城市东部工业区主要是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西部工业区主要是焦化厂、水泥厂。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下图为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示意图。
(1)
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
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
解析
第
(1)
题,由图可知,东部工业区虽然是污染性企业,但位于城市东南的郊外、城市河流的下游、铁路和公路沿线等,对城市的污染小,因此布局是合理的。第
(2)
题,焦化厂、水泥厂为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工厂,要求搬迁呼声越来越大,说明西部工业区在城市扩展以前的布局是合理的,只是由于城市的发展而变得不合理了。
答案
(1)
合理。因为该工业区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
(
铁路、公路、河流
)
沿线,交通运输方便。
(2)
两厂都属于
(
大气
)
污染较重的工厂,城市扩展以前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
(
人们环境意识增强
)
,需迁出城区。
[
通关攻
略
]
1
.
工业发展的影响
(
1)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①
工业化、城市化方面:工业数量的增多,工业规模的扩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②
文化内涵方面:发展某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会促进该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化的发展;弘扬传统农业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③
经济效益方面:能促进某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④
生态效益方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减轻了环境污染。
⑤
社会效益方面:增加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⑥
产业、基础设施方面:促进产业的发展或优化升级;带动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2)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
资源的开发可能破坏植被
→
导致荒漠化、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等生态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
加工冶炼
→
环境污染
(
排放
“
三废
”
)
。
③
资源过度开采、加工冶炼
→
加剧资源的短缺。
2
.
工业对自然环境的危害程度
取决于
污染物排放量、环境的自净能力、经济活动程度等。
3
.
从发展某工业生产或者扩大生产规模对当地的影响分析
(
1)
积极影响
促进
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2)
不利影响
带来
水资源的短缺、能源供应紧张;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4
.
产业发展影响注意要点
如果
细化到考虑某种产业的相关细节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要根据材料具体分析,再去回答创收、就业、基础设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
过关
演练
]
考法一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科技创新产业影响
1.
(2019·
河南濮阳三模
)
2018
年
9
月
22
日召开的广东省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是一条连接了广州、深圳、东莞,长度约
180
多千米,总面积超过
1.1
万平方千米的经济带。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走廊正日益成为科技创新要素及产业集聚的新空间组织方式。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成为
“
中国硅谷
”
。
据此并读图完成
(1)
~
(2)
题。
(1)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地域文化
B.
劳动力供应
C.
创新机制
D.
政策支持
(2)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规划建设给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
①
就业岗位减少
②
吸引相关企业集聚
③
城市功能分区变化
④
城市等级提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第
(1)
题,通过分析文字材料
“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走廊正日益成为科技创新要素及产业集聚的新空间组织方式
”
,可以直接得出创新走廊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创新机制,故
C
项正确。第
(2)
题,创新走廊规划的实施必然会使得相关科技产业在此发生集聚,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故
①
错误、
②
正确;创新走廊是一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工业区,故创新走廊规划的实施必然会引起功能分区变化,
③
正确;城市等级提高的最主要的表现是城市人口的增多,而创新走廊规划的实施吸引的是高科技人才,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较少,故
④
错误,所以
D
项正确。
答案
(1)C
(2)D
考法二 工业园区建设的影响
2
.
(2019·
河北石家庄模拟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山
工业园区曾经是印度尼西亚一个偏僻的小渔村。
2013
年
10
月,中国与印尼合作开发青山工业园区,在短短三年内,将其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镍矿开采冶炼和不锈钢
(
不锈钢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二来自镍
)
产业基地,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成为
“
一带一路
”
倡议的早期重要成果。青山工业园周边地区森林茂密,镍矿开采常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园区在建设和生产中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下图示意青山工业园区位置。
(1)
简述青山工业园区建设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好处。
(2)
说明镍矿开采区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具体环保措施。
答案
(1)
青山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状况;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为居民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2)
露天开采矿山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对开采过的矿山进行填平并植树造林;矿区排放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