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4.00 KB
- 2021-05-06 发布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上期高一月考(一)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哪个说的是时间 ( )
A.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国政府开始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B.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播放约30min
C.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00开播
D. 某学校上早自习从6点55开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国政府开始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表示时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播放约30min,表示时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00开播,表示时刻;某学校上早自习从6点55开始,表示时刻。选项B正确。
考点:时间和时刻。
2. 关于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否看作质点,判断正确的是( )
A.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火车可视为质点
B. 分析高射炮弹的轨迹长度,炮弹可视为质点
C. 研究地球的自转,地球可视为质点
D. 分析跳高运动员的过杆技术,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影响很小时,可把物体看成质点,否则不能看成质点,研究一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时,火车长度相对于大桥长,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A错误,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不一样,所以不能看成质点,C错误;分析跳高运动员的过杆技术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动作,D错误,分析高射炮弹的轨迹长度时,炮弹大小可以忽略,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条件。
3. 下列速度指瞬时速度的是( )
①子弹出膛的速度
②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
③火车通过甲、乙两地间的速度
④子弹头过某点的速度.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个位置或某一个时刻速度,与时间点或某一个位置相对应.
解:①子弹出膛的速度,是某个位置的速度,是指瞬时速度,
②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是某个位置的速度,是指瞬时速度,
③火车通过甲、乙两地间的速度,是指一段距离的速度,是指平均速度,
④子弹头过某点的速度,是某个位置的速度,是指瞬时速度,
所以指瞬时速度的是①②④,
故选A.
【点评】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是很基本的内容,必须要掌握住的,题目比较简单.
4.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同向时,速度可能减小
D.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一定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B. 根据知,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A正确,B错误;
C.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可能增大,故C错误;
D.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减小,故D错误。
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v的速度行驶了最后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6m/s,则v等于
A. 18m/s B. 36m/s C. 14m/s D. 15m/s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全程距离为x,则前1/4路程用时为:
后3/4路程用时为:
全程用时为:
根据:
t=t1+t2
联立得:
解得:
v=15m/s
A. 18m/s与上述计算结果v=15m/s不相符,故A错误;
B. 36m/s与上述计算结果v=15m/s不相符,故B错误;
C. 14m/s 与上述计算结果v=15m/s不相符,故C错误;
D. 15m/s与上述计算结果v=15m/s相符,故D正确。
6.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1:1 B. 3:1 C. 3:4 D. 4:3
【答案】C
【解析】
【详解】汽车刹车到停止的时间
所以2s内的位移:
;
而6s>4s,4s后汽车停止运动,所以6s内的位移等于4s内的位移
则
A. 1:1与上述计算结果 不相符,故A错误;
B. 3:1与上述计算结果 不相符,故B错误;
C. 3:4与上述计算结果 相符,故C正确;
D. 4:3与上述计算结果 不相符,故D错误。
7.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应该是一条倾斜直线,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应该是一条曲线,A对;
8.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第内和第内速度方向相反
B. 第内和第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第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第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看出,第2s内和第3s内物体的速度都正值,都向正方向,方向相同.故A错误.由斜率读出,第2s内物体的加速度是正方向,第3s内加速度是负方向,则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第3s内速度方向是正方向,加速度方向是负方向,故第3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所以C正确.第5s内物体的加速度是正方向,速度是负方向,故D正确.所以错误的选A.
考点:本题考查v―t图象,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9.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0.5t+t2(m),则当物体的速度为3 m/s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
A. 3 s B. 2.5 s C. 1.25 s D. 6 s
【答案】A
【解析】
根据x=v0t+at2=0.5t+t2知,初速度v0=0.5m/s,加速度a=2m/s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
+at得,t==1.25s.故A正确,B、C、D错误.
10.房檐滴水,每隔相等时间积成一滴水下落,当第一滴落地时,第五滴刚好形成。观察到第4、5两滴距离约1m,则此楼房高约为(g="10" m/s2)( )
A. 4m B. 5m
C. 7m D. 16m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滴到第五滴共计4个相等的时间间隔,根据初速度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即第五滴和第四滴之间的间隔和第四滴和第三滴之间间隔比为1:3,第三滴和第二滴之间的间隔和第二滴与第一滴之间的间隔之比为5:7,所以此楼房高度为,选项D对。
考点:初速度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线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比
二、多项选择题
1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大小是8 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4 m/s,则此物体在这1s内通过的位移可能等于( )
A. 8 m B. 6 m C. 4 m D. 2 m
【答案】BD
【解析】
【详解】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位移为:
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位移为:
A.A项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相符,故A错误;
B.B项与上述计算结果相符,故B正确;
C.C项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相符,故C错误;
D.D项与上述计算结果相符,故D正确。
12.一步行者以匀速运动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36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匀加速启动前进,其后两者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B.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2m
C. 汽车开动16s时人能追上公共汽车
D.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4m人
【答案】D
【解析】
开始阶段,人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人和车的距离在减小,当人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时,人和车的距离增大,所以A错误;由图可知,汽车的加速度a=1 m/s2,经过时间t=8 s两者速度相等,此时步行者的位移,汽车的位移,因为,故人不能追上汽车,人车最近距离,故D正确,BC错误;故选D。
点睛:人追汽车时,是一个匀速追赶匀加速的过程,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追不上的话就永远追不上且此时相距最近,抓住这个关键点分别对人车分析即可.
13.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1、2、3和4所示。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下列关于小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B. 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C. 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D. 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根据
△x=d=aT2
得,加速度
故A错误,故A符合题意;
B.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位置3的瞬时速度
故B错误,故B符合题意;
C.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位置4的速度
故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从位置1到位置4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
故D错误,故D符合题意。
14.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片A、B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此时A、B间距为3L,A距地面为L,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B,不计空气阻力,且A、B落地后均不再弹起。从开始释放到A落地历时,A落地前的瞬时速度为,从A落地到B落在A上历时,B落在A上前的瞬时速度为,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重要信息提取:和都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的位移为,运动的位移为,为从落地到落在上的时间;(2)物理思维: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详解】AB、落地的时间,落地的时间为,所以,故选项A、B错误;
CD、落地前瞬时速度为,落地前瞬时速度为,所以,故选项C正确,D错误。
【点睛】本题也可采用“比例法”求解,和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其下落高度为1:4,由知,二者下落时间之比为1:2,即,故;由知速度之比为1:2。
三.实验题
15.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 ,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 ______ (填“直流电”,“交流电”),它们是每隔_____ s 打一个点。
(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3)关于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一端
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打点完毕,应立即关闭电源
(4)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交流电 (2). 0,02s (3). A (4). A (5). 0.40 (6). 0.80
【解析】
【详解】(1)[1][2]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 ,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它们是每隔0.02s 打一个点。
(2)[3] 实验过程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否则在纸带上留下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处理和减小误差,故A正确,BCD错误。
(3)[4]AB.使用打点计时器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可以在纸带上留更多的点,有利于数据处理和减小误差,故A错误,B正确;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这样可以在纸带上打更多的点,故C正确;
D. 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工作,故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故D正确。
本题选择不正确,故选A
(4)[5] 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则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1 s;打点计时器在打点时小连的速度为:
[6] 由逐差法可以得:
。
16.甲、乙两同学通过下面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1)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量程为L的木尺上端,让木尺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的下端(位置恰好处于L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
(2)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L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用L、L1和g表示)。
(3)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0 m/s2,L=30.0 cm,L1=10.4 cm,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__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写出一条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___________。
【答案】 (1). (2). 0.20 (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初始时乙的手指尽可能接近尺子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由落体运动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根据题述,在乙的反应时间t内,尺子下落高度h=L-L1,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h=gt2,解得t=。
(3)代入数据得:t=0.20s。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初始时乙的手指尽可能接近尺子
点睛 测量反应时间是教材上小实验,此题以教材小实验切入,难度不大。
四.计算题
17.一汽车以20m/s的初速度,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汽车在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3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汽车在开始减速后5秒内的位移是多少?
【答案】(1)5m/s (2)12.5m/s (3)40m
【解析】
试题分析:解:(1)汽车在第3秒末的速度
(3分)
(2)汽车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
(3分)
(3)汽车开始减速到停下来的时间t
(3分)
5秒内的位移即4秒内的位移:
(4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8.一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C三点,AB=1.6 m,BC=3.6 m,由A到B、由B到C所用时间均为1 s,求:
(1)汽车的加速度;
(2)汽车经过A、B两点的速度.
【答案】(1)2 m/s2(2)0.6 m/s;2.6 m/s
【解析】
【详解】(1)汽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等于通过AB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1==1.6 m/s
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通过BC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2==3.6 m/s
则汽车加速度
a==2 m/s2
(2)利用速度公式v=v0+at有:
vB=v1+a=16 m/s+2 m/s2×s=2.6 m/s
vA=v1-a=1.6 m/s-2 m/s×s=0.6 m/s
19.某一长直的赛道上,有一辆F1赛车,前方200 m处有一安全车以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赛车从静止出发以的加速度追赶。
(1)求赛车出发3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2)赛车追上安全车之前与安全车最远相距多少米?
(3)当赛车刚追上安全车时,赛车手立即刹车,使赛车以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两车第二次相遇时赛车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大小。
【答案】(1)6m/s(2)225m(3)600m
【解析】
【详解】.赛车在3 s末的速度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则有
则相距的最远距离
赛车追上安全车时有
,
代入数据解得
两车相遇时赛车的速度
赛车减速到静止所用的时间
赛车减速到静止前进的距离
相同的时间内安全车前进的距离
第二次相遇时赛车的位移
s=6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