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1 MB
- 2021-05-06 发布
高考真题·集中研究
知识能力·深化拓展
术语
思考角度
研磨
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搅拌
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提高反应或溶解速率
水浸
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酸浸
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碱浸
除去油污,溶解酸性氧化物、铝及其氧化物
灼烧
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
煅烧
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
术语
思考角度
调节溶液
的
pH
常用于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
控制温度
根据需要升温或降温,改变反应速率或使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
控制压强
改变速率,影响平衡
使用合适
的催化剂
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趁热过滤
提高纯度,减少结晶损失
冰水洗涤
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有机物洗
涤
(
乙醇
)
减少晶体损失,降低因溶质的溶解而引起的损耗
加热煮沸
排除溶液中溶解的气体
MgO
SiO
2
FeO
、
Fe
2
O
3
CaO
Al
2
O
3
B
2
O
3
30%
~
40%
20%
~
25%
5%
~
15%
2%
~
3%
1%
~
2%
1%
~
2%
解题步骤
解题策略
明确目的找出
“
两料
”
①
仔细阅读题头,明确工艺流程的目的。
②
对照流程找出原料和辅料。
细审流程
分段剖析
①
以核心辅助原料为准,把流程分为原料预处理、核心化学反应、产品分离提纯三个阶段。
②
依据箭头指向,分析每一环节中物质流入和流出的意义、控制反应条件的作用,融通对流程的整体分析。
③
某些暂时琢磨不透的环节,可先
“
淡化处理
”
,不必过多在此占用时间,如在解题过程需要用到此知识,再回头看看。
规范答题
先易后难
①
结合题目要求,充分利用题给信息,分析每问,规范解答。
②
先易后难:确保易拿的分数先拿,最后难拿的题目,再带着问题回看流程进行有针对的分析。
高考题型·分类突破
题型
一
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
加热的目的
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
降温的目的
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了使化学平衡向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典 例
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时的
pH
完全沉淀时的
pH
Mg(OH)
2
9.3
10.8
Fe(OH)
2
7.6
9.6
Fe(OH)
3
2.7
3.7
Al(OH)
3
3.7
4.7
温度
/
℃
40
50
60
70
MgSO
4
的溶解度
/g
30.9
33.4
35.6
36.9
CaSO
4
的溶解度
/g
0.210
0.207
0.201
0.193
解题流程
温度
/
℃
40
50
60
70
MgSO
4
的溶解度
/g
30.9
33.4
35.6
36.9
CaSO
4
的溶解度
/g
0.210
0.207
0.201
0.193
针对训练
题型
二
物质提纯类工艺流程
典 例
物质
V
2
O
5
V
2
O
4
K
2
SO
4
SiO
2
Fe
2
O
3
Al
2
O
3
质量分
数
/%
2.2
~
2.9
2.8
~
3.1
22
~
28
60
~
65
1
~
2
<
1
解题流程
针对训练
备考能力·典题查验
课堂练
——
练熟方法
温度
/
℃
10
30
60
90
浓度
/(
mol
·
L
-
1
)
0.21
0.17
0.14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