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9.73 KB
- 2021-05-06 发布
第
1
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
3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
.
生态系统的范围
(1)
概念
:
在一定空间中的
与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2)
范围
:
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
它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3)
类型
:
一般可分为
和
两大类。自然生态系统又可
分为
和
。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生物圈
自然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
4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2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
、
、
、
。
(2)
无机环境
:
即非生物的
(
空气、水、无机盐等
)
和
(
光
能
、
热能
)
。
非生物的物质和
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物质
能量
-
5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3)
生物群落
。
绿色植物
化能合成
作用
植食性
寄生
动物
细菌和
真菌
化学能
基石
无机物
有机物
-
6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1
)
某
河流
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
)
(
2)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
)
(3)
杂草和水稻都是生产者。
(
)
(4)
细菌都是分解者
,
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
)
(5)
生产者未必都是植物
,
消费者未必都是动物。
(
)
×
提示
:
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
包括所有生物
、
温度
、
水及阳光等。
√
√
×
提示
: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
,
属于生产者
;
蚯蚓、蜣螂、秃鹫及某些种类的软体动物是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
,
属于分解者。
√
正误
判断
-
7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比较与
联系
-
8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
9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
10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特别提醒
(1)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四个基本成分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生态系统的桥梁
:
生产者、分解者。
(2)
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
,
反之也成立
;
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
,
异养型生物不一定是消费者
,
也可能是分解者。
(3)
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判断关键
:
判断生产者时要注意是否为自养型生物
,
若为自养型生物
,
则为生产者
;
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
,
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
;
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看是否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等转变成无机物
,
即营腐生生活
,
如蚯蚓等。
-
11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易错易混对生态系统中相应成分与生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辨析不清
-
12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考向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
.
关于下图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
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
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图示中包括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光、
CO
2
等
)
、生产者
(
绿色植物
)
、消费者
(
蝉等
)
和分解者
(
细菌
),
它们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
蝉是消费者
,
细菌是分解者
,
二者之间不能构成竞争关系
;
蛇属于四级消费者。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13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2
.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
,
错误的是
(
)
A.
硝化细菌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但是自养生物
B.
蓝藻虽然无叶绿体
,
但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
细菌中既有生产者
,
也有消费者及分解者
D.
大肠杆菌能够分解有机物和合成有机物
,
所以它属于生产者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硝化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但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氨等物质氧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
利用该过程释放的能量合成自身的有机物
,
为自养生物
;
蓝藻是原核生物
,
没有叶绿体
,
但是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
自养型细菌属于生产者
,
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
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
;
生活在动物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属于消费者。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14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
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而形成的营养结构
;
食物网是指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相互
形成更为复杂的网状营养结构。
2
.
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各种生物的
;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
结构。
营养
交错
总和
营养
-
15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3
.
生态系统的成分与食物链和营养级的关系
(
连一连
)
答案
①
—b—
Ⅱ
②
—a—
Ⅴ
③
—d—
Ⅲ
④
—e—
Ⅳ
⑤
—c—
Ⅰ
-
16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1)
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
之间
通过
捕食
关系构成一条
食物链
。
(
)
(2)
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称为第二
营养级
或
次级
消费者。
(
)
(3)
食物网中两种生物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
(4)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
)
√
×
提示
:
植食性动物为第二
营养级
或初级消费者
,
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称为第三
营养级
或
次级
消费者。
×
提示
:
食物网中的两种生物间可能同时存在捕食、竞争等种间关系。
√
正误
判断
-
17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1
.
食物链示例及构成条件
(1)
示例
:A→B→C→D→E
。
(2)
条件
:
①
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
,
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
即最高营养级。中间的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
即示例中
A
一定是生产者。如成语
“
螳螂捕蝉
,
黄雀在后
”
食物链中包含
4
个营养级
,
即树
→
蝉
→
螳螂
→
黄雀。
②
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不会倒转
,
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
③
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寄生生物、腐生生物和阳光等非生物因素
,
即只包含生产者
(
第一营养级
)
和消费者
(
第二营养级及之后各营养级生物
)
。如阳光
→
草
→
兔
→
细菌不是食物链。
④
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
5
个
,
因为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
-
18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2
.
食物网
(1)
图示
-
19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2)
析图
①图示共有
6
条食物链。数食物链规则
:
从没有箭头指向的生物即生产者
A
开始
,
沿箭头方向一直数到最后算一条。②图示中
H
占有第三、第四、第五三个营养级
,
属于次级、三级、四级消费者。对某一动物而言
,
其营养级是不固定的
,
视具体食物链而定。③图示中
B
和
C
的关系
:
竞争和捕食
(
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
,
但
也
会有
竞争
关系
,
应特别注意
)
。④生物种类越多
,
食物链越多
,
食物网越复杂。⑤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的原因
:a.
一种绿色植物可以被多种植食性动物所食
;b.
一种植食性动物可吃多种植物
,
也可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捕食对象。
-
20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特别提醒
(1)
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
,
第一营养级必须为生产者。
(2)
消费者级别
=
营养级级别
-1
。
(3)
分解者不占据营养级。
(4)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
(5)
食物链一般不超过
5
个营养级。
(6)
一种
生物
可能
不只
存在于一条食物链上。
(7)
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渠道。
(8)
食物链在一定时间内和进化历程中可以发生变化。
(9)
食物网越复杂
,
最高营养级生物就越能获得持续稳定的能量来源。
-
21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3
.
食物链
(
网
)
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动分析
(1)
处于食物链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
:
一般情况下
,
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减少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都减少
,
即出现连锁反应
,
因为第一营养级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
天敌
”
减少
:“
天敌
”
减少
,
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其数量的增加
,
种内斗争加剧
,
种群密度下降
,
直到趋于稳定
,
但最终结果比原来数量要大。
-
22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3)“
中间
”
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
:
如右图所示食物网中
,
青蛙突然减少
,
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
,
鹰就要过多地捕食兔和食草鸟
,
从而导致兔、食草鸟数量减少。因为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
,
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
(4)
特殊情况
:
在食物网中
,
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
,
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路线分析得出的结果不同时
,
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
23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考向
1
食物链
1
.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
,
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
(
甲、乙、丙、丁
)
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
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
,
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
,
则会引起
(
)
A.
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
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
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
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
,
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
甲的种群数量下降
,
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能量流动的特点
:
单向流动
,
逐级递减
,
所以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为
:
丙
→
甲
→
乙
→
丁。当乙的数量增加时
,
因乙是以甲为食的
,
所以甲由于天敌增加
,
数量就会相应下降
;
由于甲是以丙为食
,
也就是甲是丙的天敌
,
丙的天敌数目减少其数目就增加
;
又由于丁是以乙为食
,
乙的数量增加
,
导致丁因食物充足而数目增加。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24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考向
2
食物网
2
.
右
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
该食物网中至少有
6
条食物链
B.
该食物网中浣熊与蟾蜍只是捕食的关系
C.
蝗虫和老鼠在不同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
若老鼠全部死亡
,
对狼的影响比猫头鹰显著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该食物网
中有
5
条食物链
,A
项错误。该食物网中浣熊与蟾蜍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B
项错误。蝗虫和老鼠在不同食物链中都属于第二营养级
,C
项正确。若老鼠全部死亡
,
对猫头鹰的影响比狼显著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25
-
必备知识
•
梳理
核心重难
•
突破
关键能力
•
提升
3
.
下图中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
c
是自养生物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生态系统的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
c→b→a
B.
种群
b
在第
3~7
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
a
的增加和
c
的减少
C.b
和
a
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一定自然区域内
,a
、
b
、
c
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
,a
和
b
为捕食关系
,
其中
b
为被捕食者
,
又因
c
是自养生物
,
即生产者
,
故该生态系统的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
c→b→a,A
项正确
;
种群
b
在第
3~7
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
a
捕食者数量的增加、
c
食物来源的减少
,B
项正确
;b
和
a
这些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项正确
;
一定自然区域内
,
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26
-
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联系
(1)
由上图
可知
,
非
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
27
-
(2)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
(
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
)
的成分
,
因此
,
可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
从理论上讲
,
消费者
的活动
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
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
,
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4)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的话
,
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
,
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
因此
,
从物质循环角度看
,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
28
-
应用
体验
右
图
是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示意图
,“→”
表示物质的流动方向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
A
是生产者
,B
、
D
、
E
是消费者
B.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A
、
B
、
C
、
D
C.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可表示为
A→D→E→B
D.C
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图中
A
是生产者
,D
、
E
是消费者
,B
是分解者
,C
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
能量
;
B
是分解者
,
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
答案
解析
关闭
D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化学实验2021-05-06 12:39:3915页
- 高考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专题训练2021-05-06 12:10:485页
- 高考一轮复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021-05-06 11:27:206页
-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九章有2021-05-06 11:24:47196页
-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化学反应2021-05-06 10:59:455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5-06 09:23:045页
-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等值线图的判2021-04-29 03:15:149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4-29 03:05:298页
- 高考一轮复习资料 理想变压器模型2021-04-29 02:57:5111页
-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1讲铜2021-04-29 02:49:15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