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8.10 KB
- 2021-05-06 发布
奉新一中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命题人:
一、单选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A. 磷脂、蛋白质 B. 糖脂、糖蛋白 C. 脂质、蛋白质、无机盐D. 磷脂、蛋白质、核酸
2.赖氨酸的分子式为C6H14N2O2,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1分子赖氨酸和1分子谷氨酸形成的二肽化合物中C、H、O、N原子数依次是( )
A. 11、23、6、3 B. 13、25、7、4 C. 11、21、5、3 D. 9、17、3、3
3.某种蛋白质由两条肽链组成,共含有51个氨基酸,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该蛋白质分子和51个氨基酸分子相比,相对分子质量发生的变化是
A. 减少了882 B. 增加了882 C. 减少了900 D. 没有变化
4.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盐析后的蛋白质肽键断裂,不可恢复
B. 5个不同的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
C. 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D. 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折叠成的空间结构一定相同
5.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化学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①~④表示化合物),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①可以表示蛋白质
B. ②可以表示五碳糖
C. ③表示小分子物质可能是核苷酸
D. ②也可以是细胞膜重要的组成成分,表示磷脂
6.下列描述的事实不能体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的是( )
A. 单细胞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B. 缩手反射的完成离不开多种细胞的协调配合
C. 病毒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D. 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7.下列生物全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 大肠杆菌、蘑菇、眼虫 B. 念珠藻、衣原体、大肠杆菌
C. 酵母菌、发菜、蓝藻 D. 草履虫、立克次氏体、支原体
8.现脱掉某60肽中的2个丙氨酸(相应位置如下图),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相关原子、 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肽键数目减少2个 B. 氢原子数目增加4个
B. C. 氧原子数目增加2个 D. 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
9.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描述正确的有( )项
①酶在过酸、过碱和温度过高条件下均变性失活
②酶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在细胞外或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③酶的催化效率高是通过降低活化能来实现的,而不是提供能量
④自然界中的光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都可以转化为细胞中的ATP
⑤人的心肌细胞中,ATP合成速度远远大于分解速度,从而保证心肌细胞有充足的能量
⑥蓝藻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以及叶绿体
⑦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⑧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水解掉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A. 3 B. 4 C. 5 D. 6
10.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
5 min的现象
再过5 min
滴加清水5 min
①
0.3 g/mL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
②
0.5 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③
1 mol/L KNO3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
④
1 mol/L醋酸溶液
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错误的是 ( )
A. 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
B. 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 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 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11.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共有5种核苷酸 B. 甲、乙、丙三图中都含有腺嘌呤
C. 图乙中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D. 图丙中含有的单糖只能是核糖
1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 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 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 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较易还有基粒
13.人体细胞因某种原因改变了生物膜的分子排列,下列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有( )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核糖体 ④中心体 ⑤高尔基体
⑥内质网 ⑦大液泡 ⑧叶绿体 ⑨溶酶体
A. ①②⑤⑥⑦⑧⑨ B. ①②⑤⑥⑨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③④⑤⑥⑨
14.在蚕豆叶肉细胞中,含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 )
①细胞核 ②线粒体 ③核糖体 ④中心体 ⑤内质网 ⑥叶绿体
A. ①②⑤⑥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⑥ D. ②⑥
15.细胞呼吸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B. 不产生C02 C. 必须在有02条件下进行 D. 形成大量ATP
16.右图一表示人体内氧元素随化合物代谢转移过程,图二表示图一中形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产生的水中的O只
来自于—COOH,水中的H只来自于—NH2
B.若该蛋白质分子具有两条肽链,由200个氨
基酸构成的,则20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成该
蛋白质时分子总量减少了3564
C.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D.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17.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
9mol
12.5mol
15mol
30mol
产生酒精的量
9mol
6.5mol
6mol
12mol
A. a浓度时酵母菌需氧呼吸速率等于厌氧呼吸速率
B. b浓度时酵母菌需氧呼吸速率大于厌氧呼吸速率
C. 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 d浓度时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18.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胞吞进入细胞内
B. 载体的协助可使相应分子或离子扩散变得更快
C. 主动转运时载体蛋白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D. 氧气进入细胞的速率与载体的数量有关
19.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A. NADPH和ATP B. H2O和CO2 C. 五碳化合物和酶 D. 三碳化合物
20.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锡箔覆盖处理后在阳光照射24小时后,将其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本实验证明
(1) 光合作用需要CO2 (2) 光合作用需要光 (3)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4) 光合作用放出氧(5)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 (1)(2) B. (3)(5) C. (2)(5) D. (1)(3)
21.将一棵重约0.2kg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11kg,增加的这10余千克,主要来源于
A. 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B. 土壤中的水 C. 大气中的O2 D. 大气中的CO2
22.科学家研究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如下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光强度超过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速率差异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 曲线 I、II、III表明,光合速率受光强度、温度和CO2浓度的综合影响
C. 曲线I、II、III表明,改变温度和CO2浓度对植物的光饱和点有影响
D. 光强度为0~a时,适当提高CO2浓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有促进作用
23.如图甲、乙所示是渗透作用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前浓度分别用MA、MB,实验后浓度分别用Ma、Mb表示。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乙装置中漏斗的液面上升高度分别为 h1、h2,下列正确的是
A. 若Ma=Mb>MA>MB,则 h1>h2 B. 若h1>h2,MA=MB,则 Mah2,MA=MB,则 Ma>Mb D. 一段时间后,漏斗内外的溶液浓度相等
24.甲、乙、丙图分别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丁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反应速率不再上升是因为受到酶浓度的限制
B. 图乙中,a点到b点的变化是由于酶的空间结构逐渐被破坏
C. 图丙可表示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
D. 如果适当降低温度,则图丁中的M值将保持不变
O2浓度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7
0.7
CO2释放量/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7
0.7
25. 实验小组将等量的某植物种子分别放在不同O2浓度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出容器中O2和CO2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据表分析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O2浓度为0〜3%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B. 有氧呼吸的强度随O2浓度升高而增强
C. 在O2浓度为5%时,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D. 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CO2
26.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和2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 1和2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C. 2和3都能产生大量ATP D. 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27.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哪幅图中“a”点不能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
A. B. C. D.
28.对柱形图的相关含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则b最有可能是蛋白质
B. 若Y表示组成活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d依次是
N、O、H、C
C. 若Y表示初始浓度相同的不同离子一段时间后在培养液中的浓度,则该培养液中培养的植物,其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少于c离子的载体
D. 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则在0.3 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
29.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分化是稳定的,而且一般是不可逆的 ②细胞分化后,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③分化的结果是赋予相同种类的细胞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④一般不会出现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⑤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30.如图表示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按箭头所示方向由a→a或由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在a→b段
C.治疗癌症的途径之一是用药物抑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b→a段
D.细胞中染色体含量的加倍是在a→b段
第II卷(非选择题)简答题
(本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31.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由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图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组成肉毒类毒素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
(2)由上图可知,该片段含有_______种单体,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分子水。
(3)形成该片段化学反应被称为___________,连接两个单体的化学键名称是____________。
(4)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5)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NADPH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
32.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牛的血液),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依据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上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填标号)。
(2)A、E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3)C所示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有________作用。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填标号),该系统的边界为_______。
(4)D图细胞能否作为检测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材料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3.完成下面有关DNA分子的概念图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
34.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二乙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粒体中产生的CO2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点叶绿体中产生的O2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图二中乙~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一中的物质A是______________,物质A进入线粒体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4)在丁点的光照强度时,植物实际光合量是_____________。(用CO2的吸收量来表示)
35.如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是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甲可知,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填数字)表示。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Ⅱ→Ⅰ”)。图中物质B指的是________。
(2)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若曲线②表示番茄吸收Mg2+的速率,曲线不再上升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和________。
试卷答案
1--5.ACABD 6--10CBBAD 11--15.BBBCB 16--20.DBDAC 21--25.DDCCC 26--30.DCBBA
31.(8分) (1). (2). 5 4 (3). 脱水缩合 肽键
(4) 高温改变了肉毒类毒素的空间结构. .(5)升高 还原型辅酶II
32. (8分) (1).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 ACD (2). 核糖体
(3) . 支持和保护 BE 细胞膜 (4) 否 红细胞有颜色,会产生颜色干扰,且牛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DNA和RNA
33.(8分) (1). 脱氧核苷酸 (2). 4种 (3). 磷酸 (4). 脱氧核糖 (5). 碱基
(6). 脱氧核苷酸链 (7). 细胞核 (8). 细胞质
34. .(8分) (1). 由类囊体片层薄膜向叶绿体基质 由线粒体扩散到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 . 部分扩散到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部分通过气孔进入大气 (2) . f、g、h、a 光照强度 (3). 丙酮酸 有氧存在 (4) 12.
35. (8分) (1) 主动运输 物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 ② Ⅱ→Ⅰ 载体蛋白 (2). 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 载体数量 能量